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文档 > 中国文学史第一编第五章屈原与楚辞(非袁本)
一楚文化与楚辞:(地域文化说)1斑澜浓郁的楚文化:楚地“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常足。”“信巫觋,重淫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汉书·地理志》)大学语文先秦文学(3)2个性鲜明的楚辞:较强的个体意识,激烈动荡的情感,奇幻而华丽的表现形式。如《涉江》《采菱》《劳商》《九辩》《九歌》《薤露》《阳春》《白雪》等。《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一楚文化与楚辞大学语文先秦文学(3)——《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一楚文化与楚辞大学语文先秦文学(3)——二屈原:1理想主义的悲剧人生。2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二屈原大学语文先秦文学(3)——3宏伟的抒情诗篇——《离骚》: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临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二屈原大学语文先秦文学(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二屈原大学语文先秦文学(3)——4其他作品:⑴《九章》:涉及屈原生活中具体的片断,以纪实为主。《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二屈原大学语文先秦文学(3)——《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二屈原大学语文先秦文学(3)——⑵《天问》:奇文。就自然、历史、社会以及有关的神话传说,一口气提出一百七十二个问题。“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鲁迅《摩罗诗力说》)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闇闇,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二屈原大学语文先秦文学(3)——⑶《招魂》:按楚风俗招楚怀王之魂。先言东南西北四方以及天上、幽都的可怕,劝魂不可留居;次则竭力铺陈楚国宫廷的富丽奢华,以招魂归来。“……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二屈原大学语文先秦文学(3)——⑷《九歌》:共十一篇,是一组祭神所用的乐歌。《东皇太一》、《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河殇》、《礼魂》。二屈原大学语文先秦文学(3)——《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二屈原大学语文先秦文学(3)——《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茝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女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揖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褋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二屈原大学语文先秦文学(3)——《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澹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二屈原大学语文先秦文学(3)——《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遥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二屈原大学语文先秦文学(3)——5艺术价值:⑴鲜明的个性特征。⑵强烈而激荡的感情表达。⑶唯美的艺术表现。二屈原大学语文先秦文学(3)——三宋玉与《九辩》:借悲秋抒发“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塑造出一个坎坷不遇、憔悴自怜的才士形象。奠定大学语文中悲秋的主要传统。是楚辞与汉赋的桥梁。三宋玉与九辩大学语文先秦文学(3)——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恍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寞而无声。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三宋玉与九辩大学语文先秦文学(3)——
本文标题:中国文学史第一编第五章屈原与楚辞(非袁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110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