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第7讲--如何把握记叙文的段落层次和概括段意
第1页共4页第七讲如何把握记叙文的段落层次和概括段意姓名:一、技法详讲1.怎样划分记叙文的段落或层次根据记叙文组织材料方法的不同,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划分段落、层次。(1)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划分所谓“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是指文章由“总起、分述、总结”三个部分组成。先是一个短小的开头总起下文,或是下文分述内容的起因,或是下文分述内容的总说,一般用概括的语言表现。接下来是分说。分说有两种情况,一是并列式的分说,彼此之间互相并列,没有明显的时间推移痕迹,如一个人的几个不同侧面,一件事的几个方面,同一中心下的几件不同的事。二是连贯式的分说,彼此之间有比较明显的时间推移,如事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连续几天内的不同事情等。不管是哪种形式,都由一个个片断组成,短小精悍,各自独立又服从于同一条主线。分说的几个片断之间,可用小标题表示,又可用空格显示,也可像普通分段那样,但有较明显的跳跃性。文章的结尾,又是总说,可以是开头呼应,也可以作总结性结尾。例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开头部分先用闻一多自己的两句话概括他的“说和做”的原则,中间部分分别用具体的事例说明闻一多如何履行他的这两个原则,结尾部分又以总结性的话概括闻一多是“口的巨人”,是“行的高标”,收束全文。首尾呼应,层次分明。(2)按时间先后的顺序划分这类文章在行文上往往有明显的标志时间的词句,找出这些词语有助于正确划分段落层次,如初中课文《老山界》交代时间的词语有:下午、天黑了、半夜里、黎明的时候、下午两点多钟。根据这些词语,结合课文内容,很容易将文章分成三大部分:①决定翻越老山界,做好翻山准备;②一昼夜翻越老山界的经过;②翻山后感想。其中第二大段又可按时间顺序分为四个小层次。(3)按地点的转移(即空间位置的变换)划分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根据地点的转换,可把课文分为两大段:①在自家百草园时的自在生活;②在三味书屋的求学生活。(4)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划分主要是文学作品中的小说和戏剧,如《丑小鸭》,可按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情节发展来划分段落。(5)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文章若以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理清这条线索,也就找到了划分段落的钥匙。2.如何概括段意要准确地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中每一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没有中心句的,要在理清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贯穿全段的中心意思,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1)摘句法即摘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一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来概括段意。(2)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十分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3)联合法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记叙性的语段虽有中心句,但是它表达的并非作者的真意,这时就不能用摘取中心句的方法来概括段意,而是需要我们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拨云见日,作出正确的表述。3.如何对文章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概括第2页共4页(1)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①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②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2)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3)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4)标题追溯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5)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助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主要内容。二、例题详解掌心化雪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②她丑得名副其实,肤黑牙突,大嘴暴睛,神情怪异,好像还没发育好的类人猿,又像《西游记》里被孙悟空打死的那个鲇鱼怪。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她,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也只给她漂亮的妹妹。她从来都生活在被忽略的角落。③在学校,丑女孩更是备受歧视,坐在最后面,守着孤独的世界。有一回,班里最靓的女生和她在狭窄的走廊遇上,一脸鄙夷,小心翼翼地挨着墙走,生怕被她碰着,哪怕是衣角。丑女孩满怀愤懑,又无处诉说,回家躺在黑暗里咬牙切齿,酝酿复仇——她要买瓶硫酸,送给同班的靓女;甚至妹妹也要“变丑”,逼着父母学会一视同仁。④不是没有犹豫。她一直善良,碰见走失的猫狗都会照顾。于是,她蒙着纱巾,遮盖住丑陋的面孔,去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老师。哪怕对方有丁点厌恶。都足以把她推下悬崖。⑤老师眼神明净,声音柔和,鼓励她解下纱巾。她踌躇地照做了。老师微笑着起身,走过来,轻轻拥抱住她。那一刻,陌生温暖的怀抱,化解了她身上的戾气,让她莫名落泪。从此,丑女孩一改阴郁仇视的眼神,微笑的她最终被父母、同学接受。⑥只需一个拥抱,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月,乃至一生。⑦平凡如我们,都需要这样的爱,相互鼓舞慰藉。⑧记得有一次,我去医院看眼睛,被点了药水之后,刚才熟悉的世界陡然陷入黑暗。身外一片人声扰攘,脚步杂乱,我却战战兢兢不敢举步,恍惚只觉面前横亘万丈深渊。幸好有只手伸过来,轻轻把我送到长椅上坐定。这只陌生的手让我渐渐安心。心情坦然。⑨我的先生只是市井小人物,但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深入骨髓。他每月工资少得可怜,从不肯乱花一分钱,但是身上总是带着硬币,施与沿途乞讨的老人。有一天,我们结伴回家,他看到一位老人在秋风中双手抱膝,脑袋低垂到胸前,瑟瑟颤抖,马上掏出零钱,又拉着我走到附近一家小吃店,买了几个热包子,放到老人面前。他做这一切都很自然,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羞愧自己能力不够,无法盖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⑩这个世界流行的是强者和超人,渺小如蝼蚁、脆弱似玻璃的小人物,更需要洞察幽微的眼睛,需要有力的手,带他们走出窘境。假如你碰到黑暗里挣扎的人,请不要背过身去,伸出一只手,就能给对方一个春天,让一颗心慢慢复苏。即使对方并不知道你是谁,也会一直记得你掌心的温度。⑩不以善小而不为。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轻轻的鼓励,都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蜂飞蝶舞、第3页共4页水绿山蓝。因为现实如此冰冷坚硬,人心更要柔软,好比掌心化雪,滴滴晶莹。1.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三则小故事,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2.第⑨段中“我”的先生当时为什么“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3分)3.读完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掌心化雪”的含义的理解。【参考答案】1.(1)心理老师给丑女孩温暖的拥抱,从此改变了她的人生。(2)“我”在医院滴眼药水暂时失明时得到了热心人的搀扶。(3)“我”的先生真诚地施与路边乞讨的老人。2.因为他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觉得帮助可怜的乞讨老人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他“并不骄矜自喜”;因为他觉得自已能力有限,无法给予更多更好的帮助,所以“觉得羞愧”。3.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温暖的手,用火热的心帮助别人走出困境,融化冰冷的现实。(意思正确即可)【解题思路】材料是一个“分一总”式结构的记叙文。第l题就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层次的把握。只不过本题难度较低,题目并没要求考生划分全文的结构,只要求概括分叙部分的大意,并且还指出了有“三个故事”。通读全文,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是一篇带议论色彩的记叙文,文章通过讲述三个故事,表达了一个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就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注意到,这三个故事都是为了说明这个中心思想的。所以在概括故事大意的时候,我们就要联系这个中心。第一个故事的概括可以用“摘句法”,故事的中心句就藏在第⑤段,“陌生温暖的怀抱,化解了她身上的戾气”。第二个故事就需要用“概述法”。第三个故事则需要用联合法。解答第2题时需要读懂文章,理解这是作者为说明中心思想而做的一个例证。对于“我的先生”“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可以分作两部分来回答。“反而觉得羞愧”的原因,很容易找到,就是接在后面的一句话:“羞愧自己能力不够,无法盖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并不骄矜自喜”的原因可以从本段的第一句话中发现:“只是市井小人物,但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深入骨髓。”第3题其实就是考查学生对全文中心思想的理解。不同的是,文题将中心思想的关键词句“掌心化雪”提了出来,学生只需回答对“掌心化雪”的理解即可。很明显,答案藏在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中。三、专题精练手帕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你还记得这些手帕吗?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吗?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镍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第4页共4页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十岁那年特意订制的。看,上面还印着字呢——‘爱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8年了,一眨眼的工夫。”她轻轻叹息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象,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我们这一代,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因为爱着,所以记得。1.母亲回忆了哪两件有关手帕的事?(2分)2.结合文中对母亲的描写,谈谈母亲的性格。(2分)3.母亲对往事如数家珍,而“我”却不记得了,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4.你对“我们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3分)
本文标题:第7讲--如何把握记叙文的段落层次和概括段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178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