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农村土地流转开题报告
(封面要求:)学号08570116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基于感知风险权衡的农户土地流转意识研究——以天津市滨海新区葛沽镇为例学生姓名专业名称指导教师管理工程系2012年4月8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课题研究立项依据(所选课题的来源、科学意义、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所选课题的来源天津滨海新区是继1993年北京和2005年浦东之后,全国第三个实行开发区综合配套改革的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滨海新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投资热点地址之一。作为带动“环渤海”经济腹地发展的强大引擎,国家赋予滨海新区在制度创新方面先行先试的优先权。这样,新区就能够通过积极创新,主动发掘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制度诉求,进行全方位的制度改革以营造优越的发展环境。天津市于2006年9月递交到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方案》获得了国务院的正式批复,这意味着,天津滨海新区将为中国未来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路径经验。在当前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中土地流转问题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说日益突出的土地问题滞后了建设新农村的进程。党和国家也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土地改革”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表述,并且突出了通过土地改革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主题。在天津滨海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同样也出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其中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2)所选课题的科学意义和目的1)理论意义第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流转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为了提高农村土地流转高效进行,国家相关法律和制度不断调整。从当前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大体从已有的正式制度揭示农地流转面临的问题,在感知风险角度下探讨农户土地流转的并不多见。第二,本研究以心理学理论、营销学等理论和方法,结合目前全国农户土地流转的现实情况,对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农户土地流转的现状、主要困境、影响因素、农民意愿等进行系统的现实调查、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初步对感知风险与农户土流转行为影响进行探讨,丰富了制度经济学研究理论。第三,通过问卷的形式,以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为例,基于感知风险权衡农户土地流转意识,深刻揭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驱动因素,为规范农户土地流转行为提供科学、人性、规范的制度化体系。2)现实意义第一,土地流转是促进农民经济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土地流转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做好土地流转是增加国民经济的关键。第二,土地流转农户感知风险描述了农户在面临从土地流转后失去土地这一行为时所感知到的担心与风险。感知风险与农户的态度、流转决策及信息处理等有存在显著地影响关系。感知风险作为影响农户流转决策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研究中收到了高度重视,并占据了重要位置。第三,本文通过感知风险权衡农户土地流转意识识别,构建合理的农户土地流转制度、完善的农户土地流转政策、创新农地流转方案,从而提高农户土地流转效率,降低农户土地流转的成本,促进土地流转的高效和有序。(3)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第一,理论研究方面。土地利用管理的基本理论主要有土地报酬原理,马克思的地租、地价理论,区位理论。有关土地征用补偿的研究,国外理论主要有既得权说、恩惠说、社会职务说、公共征收说、公平负担说、特别牺牲说等。有关农地流转的研究,国外多使用土地交易这个词汇。表1国外理论研究现状代表性学者研究内容Alchian和Demsetz(1973)对地权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地权稳定性是土地所有者进行长期投资的关键,这些权利受到的限制越多,投资激励就越弱,相应土地产权的稳定性就越低。Jwan0lsonLanjOwu(1999)利用一般租借均衡模型来说明农村土地市场和信息的是否有效。亚当.斯密有关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亚当.斯密认为各个生产资源的所有者都力求将资源用于会产生最大收益之处,因而在竞争之下,每一资源的配置都能保证在各个用途上获得相同的收益率。Bauer(1960)首次将感知风险从心理学领域引入行销理论,用于解释顾客的购买决策与购买行为。Cunningham(1967)首次提出双因素模型,认为感知风险由不确定性发生的可能性与顾客认为不确定性产生后果的严重性的乘积组成。PeterandRyan(1976)将感知风险表示为感知损失和主观概率的函数。认为感知风险由顾客认为事件产生的负面后果及负面后果发生的重要性构成。JacobyandKaplan(1975)提出了多维度模型拓展了感知风险的操作性定义,方便了感知风险的度量,其研究成果对于感知风险的实证研究具有巨大影响。StoneandGronhaug(1993)提出感知风险分为财务风险、社会风险、时间风险、绩效风险、身体风险和心理风险,并且难度彼此相关。财务风险和心理风险直接对总体风险产生影响。并且财务风险、社会风险、时间风险、绩效风险和身体风险通过心理风险对总体风险产生影响。DowlingandStaeling(1004)提出综合感知风险模型,认为综合感知风险模型是对顾客感知风险的归纳。Bettman(1973)提出顾客在选购产品或服务时会感到风险,包括固有风险和操作风险第二,实践研究方面。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基本上都站在被征地者利益的角度上来进行土地征用补偿,其征用制度和补偿标准具有规范性和市场性的特点。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绝大多数的农场土地为私人所有,产权明晰,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和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建设已相当玩完善,土地的交易也像其他商品的交易一样成熟。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第一,理论研究方面。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是农村改革的核心问题。表2国内理论研究现状代表性学者研究内容王宝君(2010)他在《城市边缘区农村城市化问题的对策与研究》提出解决城市边缘区农村城市化问题的对策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解决农村征地及补偿问题、有效解决集体土地及资产管理问题、完善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城市化的管理模式;张蕾、孙国兴、李瑾(2010)他在《天津农村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确立了天津农村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并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天津12个郊区县农村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杨风信他在《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总结了在实践中主要出现了五种土地流转模式包括社会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特色农色带动型、合作社带动型、创意农业带动型;郜立兴(2009)他在《农村城市化中土地问题的思考》指出我们应当结合现在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对现有村庄规划进行调整,将村里多余的宅基地让出来搞工业建设,同时实行合村并居工程程,在城乡结合部实施平房换楼房工程,让农民搬进楼房,把节省出来的土地用于工业建设。马晓河(2002)他在《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认为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业人口离开了土地,从供给上为土地流转拓宽了发展空间。而家庭承包制按人口均分或按劳动力均分的土地分配机制又很难为大部分以农业经营为主的家庭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这从需求方面为土地流转奠定了基础。此外,我国加入WTO使农业面临着国际竞争,以及农村出现的土地粗放经营、闲置等各种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也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了客观要求。史清华(2005)他在《农户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认为,引起农村土地流转加速的深层次原因是土地要素利用比较效率下降。徐旭(2002)他根据诺斯的“行为主体对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就会推动制度变迁”的结论,从土地流转的几个不同利益主体出发,阐述了诱导土地流转发生的四个因素。一是农民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二是村组集体通过支持土地流转顺利实现其要完成上级政府部门的各项任务和促进集体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目标。三是政策促进土地流转的意愿比较强烈。四是工商业主投资农业生产往往选择效益较高的开发项目。钱忠好(2002)他在《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残缺与重建研究》中指出,由于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明晰性、排他性、安全性、可转让性,而且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责任、利益缺乏对称性,造成了土地流转可行性受到限制。廉高坡(2005)他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优化选择》中认为,相关立法不完善的制度缺陷、有关规定的自相矛盾、太片面、太笼统、缺乏操作性,导致了相应土地产权关系的模糊,增加了社会成本,制约了土地效益的提升。第二,实践研究方面。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先试点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方案。该方案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使得原来相对分数、占地较多的农民住宅用地相对集中。将通过置换节约出来的土地转用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等其他用途,最终实现项目区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的。2.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预期目标(1)基本内容中英文摘要引言1绪论1.1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1.1.3研究目的1.2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2相关概念的界定和主要的研究理论2.1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及特征2.2研究的理论基础2.2.1感知风险的概念内涵及理论模型2.2.2感知风险构成纬度研究2.2.3感知风险相关理论的研究描述2.3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3天津市滨海新区葛沽镇为例:农村土地流转现状3.1天津市滨海新区葛沽镇概况3.2天津市滨海新区葛沽镇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3.2.1农地流转规模3.2.2农户土地流转意愿3.2.3农户土地流转政策支持4实证研究4.1调研设计与样本选择4.1.1调研对象确定4.1.2调研流程的整体设计4.1.3样本选择4.2正式调研与样本回收情况4.2.1正式调研前准备4.2.2正式问卷发放4.2.3正式问卷回收4.3软件选择与统计分析4.3.1软件选择4.3.2描述性统计分析4.3.3验证性因子分析5数据结果与分析5.1有效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及评价5.2感知风险权衡的农户土地流转影响因素分析6基于感知风险权衡的农户土地流转对策设计6.1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做好土地流转工作6.2制定地方土地流转的实施办法和政策制度6.3搞好土地流转的管理与服务工作6.4大力培养农村土地市场,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流转机制6.5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把握原则6.6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预期目标根据调查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土地流转的现状以及发展状况,了解掌握农户对土地流转政策实施的意愿而形成的感知风险。探究风险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探索优化符合农户意愿的天津市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能够使天津农村土地流转政策顺利实施的建设性意见,使土地流转能够顺利进行。3.课题的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1)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回顾法、内容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本研究通过对EBSCOhost全文数据库、Emerald电子期刊数据库等英文数据库和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维普期刊等中文数据库的经典学术期刊进行扫描、梳理有关“感知风险”、“感知价值”、“农户满意”、“流转意愿”等有关研究,获得了100多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以其全面掌握这些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与评述,从而为本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利用正式测量问卷分别对本研究界定的土地流转农户基本抽样框进行抽样调研,通过实地调研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运用SPSS19.0对调研获得的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施描述性统计分析(用于正式调研后对有效样本进行的描述性分析和评价)、验证性因子分析(用于在正式调研后对模型及其构成维度、量表信度和效度的检验)。(2)技术路线4.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
本文标题:农村土地流转开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181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