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中职计算机专业体系构建报告
1《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研究报告苏州市相城中等专业学校周波一、研究背景当前,我国现代化课程体系构建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教育部提出要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这其中大约有很大部分要由中等职业教育来承担培养任务,这为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十几个百分点,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今后,我国城镇化速度将明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课程体系构建、市政、园林、商业及社区服务、交通旅游等方面需要数以千万计的技能人才,这必将带动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的巨大需求。在政策具备、市场成熟的条件下,如何推动我校的职业教育更好的发展,把握市场需求是第一位。通过走出去与企业进行交谈,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来对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模式进行改进,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是本次研究的目的。学校将与北大青鸟公司合作,大力实施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和现代化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相城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对计算机人才的客观要求加快了职业的分化和综合,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和人的终身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开发优质课程产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带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研究过程(一)研究的主要阶段1.准备阶段:2007年2月到4月,成立课题组,收集相关材料,邀请专家指导,进行课题立项的可行性研究,确定课题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制定研究计划和研究策略。2.实施第一阶段: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开展调查研究,实施课题方案。3.课题中期总结:2009年9月。4.实施第二阶段: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研究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5.总结阶段:2010年10月,撰写结题报告,并进行成果鉴定。(二)、研究主要内容2中等职业教育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将严重制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发展。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计算机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如:(1)课程教学模式问题;(2)全面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问题;(3)专业目标与人才规格问题;(4)课程体系结构问题。2、中职计算机专业定位。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课程体系构建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计算机专业知识,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和应用操作人员。3、中职生的职业岗位。可根据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计算机相关职业的从业要求,以及计算机技术所涉及的应用领域等主面确定中职生的职业岗位。4、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就业,而且就业后还具有发展潜力具体来说,要求中职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1)社会适应能力,(2)胜任某一工作的专业能力。(3)能赚钱、会生活、有发展等等。而如何是培养一名优秀的学生则是教育中第一件大事。三、研究成果(一)形成中职计算机专业现状的调查报告1、调查目的无论是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新课程改革实施要求来看,还是从改变教育现状和体现学校育人宗旨上来看,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都具有着现实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选取苏州市相城职业教育中心校的部分在校生,苏州市相城区部分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构建科学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提供依据。2、调查基本情况a.相城地区经济情况2009年工业增加值36.3亿元、销售收入179.2亿元、利税17.6亿元,分别增长28.4%、35.9%、30.8%和53.8%,销售收入和利税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5个和21.3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6.76亿千瓦时,增长16.7%。相城区经济正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就业情况B.劳动市场供需情况3当前市场对计算机人才正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据统计,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百万,但国内学历教育目前只能提供5~6万人。根据国家人力资源部门的统计,近几年的人才市场分析,需求量最大的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约占总需求的23%左右,许多企业不得不聘用一些相近专业的毕业生。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目前,我国每年需要计算机专业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人才28万人,初级人才46万人。但是,目前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中初级人才却是少于中级人才的。C.企业研究反馈在受访企业中,具有中职、中专学历的人才主要集中从事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方面的工作,而在技术开发、企业管理岗位基本由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担任。而在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岗位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主要是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特别是在销售岗位上,企业对员工要求更多的是专业技能以外的部分,包括:服务态度、商业礼仪、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等。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很重视,建议加强德育课和职业指导课的力度。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上,很多单位提出少而精的问题,很多学校开始的课程很多,而学生却根本不能掌握。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加大核心课程的教学力度,确保学生在该专业上的核心能力能够达标。并且也要注重专业的延伸性,现在企业需求的人才又是复合型的,能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譬如计算机平面设计不能让学生仅学会一些图形图像软件的操作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了解和电脑美术设计相关的美术基础知识,作为企业并不需要会操作,不会创意的员工3、调查结果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相城区及周边苏锡常地区需求量最大的岗位是软件开发人员、软件测试人员、网络系统管理员、销售维修人员。从所需人才需具备的技术来看,编程语言需求量最大的是和网络相关的编程语言如asp.net、java等,数据库是SQLserver、Orcale等。平面设计类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3DMAX等需求最为旺盛。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编程能力、数据库知识这两个方面的技能要求较高。很多单位表示更希望聘用有过实际项目经验的人才,另外,综合素质也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面临的新问题是层出不穷的,原有的知识未必能够完全得到发挥,更多依靠学生综合能力。(二)确认目前存在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4地解决,将严重制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发展。主要问题如下:1.课程教学模式问题(1)“中心论”问题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特征是: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居主导地位,教学以课堂教授为主,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教”重于“学”;②教育价值取向不是受社会需求和市场驱动,而是教育系统内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评价;③教学注重理论性、系统性和学科性等,缺乏结合工程实际的背景以及实例,实践能力薄弱。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早在2000年工作会议上指出:“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从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为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心论”的本质在于体现教育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需求的使命,以及顺应市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生的价值取向。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和伙伴。(2)产教结合问题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中反映出的理论脱离实际、教学内容游离于工程背景之外、学生缺乏工程实践、职业能力薄弱等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解决好产教结合问题。计算机及应用专业面向应用层面,必须通过学校与产业界的密切联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即插即用”型人才。2.全面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问题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在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上过于狭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在教学模式上,应试教育烙印很深,过多地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不够紧密,不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职业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它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能力;二是关键能力,指那些与具体的职业和专业无直接关系,但对于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能力,如职业道德、意志品质、学习能力、计划与组织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这些综合职业能力应当在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与落实。3.专业目标与人才规格问题5(1)缺乏“大科技概念”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个问题,即专业教育目标的指向过于狭窄。它所带来的问题,一是在专业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的关系上,容易导致简单对应的“实用化”处理;二是在课程体系结构上,容易导致浓厚的“学科化”倾向。当今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技术的相互交叉与相互融合,即国际上倡导的“大科技概念”,因此必须对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专业取向进行改造与重组。“(2)“目标互斥”问题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经常面临“目标多元化”问题,例如,改革中的“改革、稳定和发展”的问题;多元目标往往是互斥目标。我校的计算机专业面临的情况亦如此,体现出事物的复杂性与需求的多样性。(3)人才规格定位问题在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人才规格上,与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之间缺乏密切联系,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缺乏职业性特征,未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针对性和办学特色。4.课程体系结构问题(1)“结构僵化”问题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指出:“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灵活的学习制度”。建立灵活的学习制度,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构建柔性课程体系结构。在飞速发展的技术和瞬息变化的市场面前,目前的课程体系结构是无法满足其要求的。(2)“学科化”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先是在职业教育中提出“非学科化”,进而在工程教育领域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科技发展所呈现出的知识爆炸、学科交叉、技术融合的新态势。在这个问题上,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与许多专业相比,面临的挑战显得更为严峻。因此,突破传统的课程设置学科化的束缚,改造和组建新的课程体系结构势在必行。(三)明确中职计算机专业定位与职业岗位中职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基本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养;具有人口、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及相关岗位的职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立业创业能力等。根据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计算机相关职业的从业要求,以及计算机技术所涉及的应用领域,可以将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业务工作领域确定为:1.计算机公司职员计算机及相关软硬件产品公司的销售、储运工作;系统集成工程项目市场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工程实施人员;软硬件产品的售前、售后客户服务工作;软硬件产品技术咨询工作;软件编码工作;用户初级技术培训、操作培训工作。2.制造业技术工人制造企业中的技术工人,从事计算机操作或计算机控制机器设备的操作、测试、维修工作;计算机及其相关产品制造企业中的销售人员;企业生产线技术工人,包括装配工、焊接工、工艺员、质检员、调试员、维护工等。3.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计算机机房和微机室的操作、管理与维护等工作;办公室计算机操作岗位,如:报表处理、打字、文印等工作;具备计算机操作基础的工作岗位,如电脑控制设备操作等工作;娱乐服务场所的计算机管理与维护工作;计算机设备及外部设备维修工作;计算机网络系统维护工作。四、研究成效(一)培养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包括了贯穿于劳动者职业生涯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职业能力的内涵正在被重新结构化,它不再只是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代名词,态度、敬业精神、协作精神和行为评价等开始进入能力课程体系构
本文标题:中职计算机专业体系构建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188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