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中国建筑史 --元、明、清建筑
元、明、清建筑(1271—1840)•第一节、城市与宫殿•元、明、清城市规划总体特点:•1、为政治中心服务•2、结合周围地形并利用旧城新建•元大都•建设周期为三十年•特征•1、依托旧城建新城,两城并存。•2、以水为中心的城市格局。•3、城市规划布局合理。•(1)商业布局打破坊市局限,居民分区明确。•(2)完整明确的引水和排水工程。•元大都城设有中心台,是城市东西南北的中心,这在中国城市建筑史上尚属首创。•钟、鼓楼是元朝统治者控制大都的工具之一。《马可·波罗游记》述云:“新都的中央,耸立着一座高楼,上面悬着一口大钟,每夜鸣钟报时。第三次钟响后,任何人都不得在街上行走。除非遇有紧急事务,如孕妇分娩或有人生病,非出外请医生不可者可以例外。但是,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外出的人必须提灯。”“夜间,有三四十人一队的巡逻兵,在街头不断巡逻,随时查看有没有人在宵禁时间——即第三次钟响后——离家外出。被查获者立即逮捕监禁。•元大都北墙为何少开一门•依风水之观点,南属阳,北属阴。元大都是一座规整而对称的城市,如南北两垣均辟开三门的话,因城门南北相对,那么阳气从南门进入大都城后,沿中轴线北行,经皇城、宫城至北墙,气即由中门而泄,乃属不吉之形。为防“气泄”之弊端,由是设计者将北墙改为二门,以实现“挡气”之目的。•元大都北墙只开二门在风水上还有一种含义。我国古人认为:在一至十这几个数字当中,一三五七九五个奇数为阳数,二四六八十五个偶数为阴数,而南为阳,北为阴,故大都南垣取阳,辟建三门,北门就阴,只设二门,此即大都城北墙只开二门之缘由。明、清北京城明:(1)、城区在元大都基础上北面收缩,向南推移。(2)、城市的中轴线加强。清:在明北京城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改动:(1)、充实、调整、改造旧城。(2)、开发西、北郊及南郊园林用地,形成皇家苑囿。•元、明、清宫殿•1、元大内•一、继承和创新•(1)继承:延续宋代宫殿的做法,如角楼,门的布局等。•(2)创新:正朝大明殿和延春阁分设寝殿自成一体,和前朝不同。•二、建筑内容体现了蒙古人的信仰和生活习俗。•2、明北京宫殿•(1)功能齐全,结构严谨。•(2)承袭南京,继续发展。•(3)强化主题,追求“至高无上”的境界。•中轴线、各空间转换有序、局部强化处理•3、清北京宫殿•(1)进一步加强中轴线艺术群体•(2)分区更明显集中,区内布局较自由•(3)在礼制的基础上加浓生活气息•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以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经明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两条次要轴线和中央轴线之间,有斋宫及养心殿,其后即为嫔妃妃居住的东西六宫。北京四合院民居北京四分院是北方院落民居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具有高级文化形态的民居类型北京四合院有大小之分,小的只有一个院,大些的有前院和后院。典型的四合院平面约为正方形,四周建房,以房之后墙为院墙。正房坐北朝南,尺度最大,地位最显;左右为东西两厢,正房与厢房间的庭院是交通、绿化用地和家人的活动场所。庭院南端正个有垂花门,出门,为一东西向的狭长小院,其南的房子称“倒座”,是客房、男佣住房和堆放杂物的地方。院子的大门开在在东南角,在明清人看来。此乃吉利的方向。北京四合院布置图北京四合院中的重要建筑是北面的正房,一般3间,遵守明清朝廷关于“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的规定。正房左右可建耳房,常作书房之用。正房、厢房用“抄手游廊”连接起来,并在廊边设对坐栏杆。经垂花门后使不必露天行走。大点的四合院,在正房之后再接一院,或在一侧再接一院,正房后的房子叫“店照房”。北京四合院符合气候条件:院内采纳阳光,四周房可以遮避寒风。院子方正亲切,院内可置树木、花草、奇石、鱼缸,是家人团聚的极好场所。北京四合院体现传统伦理观念:能区别长幼男女,合乎儒家的秩序。江浙地区民居浙江东阳有大量的明清民居,它们以院落的形式出现,但严谨、规整,左右对称、具有明显的理性。其中较小的,有朝南正房三间、左右两头各两间,东西厢房各一间,称为“九间头”,组成三合院。较大有正房3间,东西厢房各5间,称“十三间头”,组成三合院。其正、厢房屋全为两层楼房,并有前廊朝向内院。东阳民居中,不乏规模宏大、气宇不凡者。建于明的卢宅,有9进院落,占地9000多m2,房间360间,对称布局、雕绘精美。浙江天井的民居也是很有特色的,其中的天井,不仅符合气候条件的要求,还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福建客家圆楼西晋末年,黄河流域的部分汉人因避战乱南迁,至赣、闽、粤地,被当地人称为“客家”,即“客居异地之人”。闽南龙岩、上柱与永定一带的客家圆楼,是一种聚族而居的堡垒式民居。它夯土筑墙.高度可达5层,直径达70m以上,在中国乃至世界民居中都是一种极为独特的形式。3层楼的圆楼,底层供炊事、贮藏和圈养家畜用,不开窗。上两层住人,向外开窗,内侧则为贯穿全楼的走廊。圆楼中央有平房祠堂,是族人祭祀的地方,也是族人活动的公共场所。圆楼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出于安全需要;二是省材、省料而且坚固,三是有利于抵御福建地区常见的台风,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维系族人的刚自,增强这种“客居异地之人”的内聚力。皇家园林明代花园不发达,主要有皇城西部的西苑。清代苑囿发达,除扩建西苑外,还在京西一带修建圆明园、长春园。并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庄。圆明园以风景点多而获得“万园之园”的美誉,且在建筑形式上有兼容中西的特色。承德避暑山庄与外八庙,把行宫园林与庙宇结合在一起,并在喇嘛庙的建筑中融入汉族建筑的风格。颐和园的前身青漪园,曾两次遭到列强的破坏,慈禧时再修,改名为颐和园。它以万寿山和昆明湖为主体,利用天然地形修建了精美亭园。颐和园景色和治统一,变化万千,规模巨大,雄秀兼得,表现了高超的造园水平。私家园林明中叶以后,私家造园的风气日盛。这些园林大都集中于商业发达的南方,即除北京之外几乎全在苏州、杭州、嘉兴等城市。到了清代,则以扬州为最盛。明清的私家园林是适应官僚、文人、商贾的需要而繁荣起来的。其特点与皇家园林不同,都是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叠石、理水、栽植和修建亭馆、廊轩取得“小中见大”的效果的。明清园林中,以苏州和扬州之园名声最大。苏州的著名园林有明代的拙政园、留园、清代的伯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等。网师园,地处苏州古城东南隅阔家头巷,是苏州最小的园林,却又是最精致的园林,全园面积仅8亩多,被誉为苏州园林之“小园极致”,园内建筑以造型秀丽,精致小巧见长,做到了感觉宽绰而不显局促,主题突出,布局紧凑,小巧玲珑,清秀典雅,成功地运用比例陪衬关系和对比手法,获得较好的艺术效果。拙政园位于苏州,占地面积52000m2,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它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同列为中国四大名园,是苏州园林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全园以水为中心,水面面积约占3/5,主要建筑均临水而筑,四周中以平桥低栏和芦苇小岛相匹配。全园分东、南、西三部分,中部为主园,面积约1.2公顷,园景开阔疏朗,园技精湛,是全园精华所在。拙政园视野开阔,山水相映,一幅缩小的江南水乡的景貌,显示了明代造园自然、明朗、典雅之遗风。宗教建筑明清时,汉、藏、回宗教建筑均有发展。喇嘛教建筑在清代发展快:除北京外,西藏、甘肃、内蒙等蒙藏族聚居的地区喇嘛教建筑尤多。此外。北京的雍和宫、承德的外八庙等,也是成就很高的实例。伊斯兰教建筑在明清已经发展得很具中国特色。基本形式有2种:一种是内地回族礼拜寺;一种是维吾尔族的礼拜寺。新疆香妃墓就是一个典型的伊斯兰教建筑群。吐鲁番城东苏公塔礼拜寺可容千人做礼拜,并有风格独特的砖塔苏公塔相配,无论是技术和艺术,都是值得称道的。香妃墓苏公塔礼拜寺坛庙“坛”,古指平地上以土堆起的高台,是神之场所。筑台而祭是显示隆互和神圣。“庙”是古代祭祀祖宗和土地的建筑。坛庙功能有别,也有交叉之处。天坛是坛庙的代表作,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一个包括祈年殿、穹宇等在内的建筑群。祈年殿是天坛中的重要建筑,平面呈圆形,寓有“天圆”之意。顶部以内、外二圈檐柱和金柱支撑,直径约24m.连台在内全高38m,内有极为精美的圆形藻井。天坛的主题是赞颂至高无上之“天”。建筑群的面积比紫禁城大几倍,建筑密度都小得多,大都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下。所以如此无非是让进入坛区之人产生崇敬天神之感。天坛与祈年殿的设计运用了多种象征手法。祈年殿作为祈谷丰收场所,多处使用与农业节历有关的数字,如用12根外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用12根内柱,象征一年12个月;用内外共24根柱,象征一年24个节气;用4根“龙金柱”代表一年4季等。祈年殿圜丘穹宇北京天坛祈年殿大祀殿初为三重檐,上檐青色表示天,中檐黄色表示地,下檐绿色表示万物。嘉靖时,改大祀殿称祈谷坛,降为雩(yú)祭(求雨、求丰年)之所,另设圜丘为祭天之坛,形成今天所见的平面布置。在城北增设地坛,实行天地分祭。嘉靖时,建朝日坛及夕月坛分别位于北京东郊和西郊。清乾隆时,改建天坛,加大圜丘尺寸,重新雕琢全部地面、台基、栏干石作;祈谷坛易名祈年殿,三重檐不同色改为一律青色。这一改使祈年殿获得纯净统一的色调,更为庄重鲜明。现存祈年殿是雷火焚毁后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建,殿高38米,是一座有鎏金宝顶的三重檐的圆形大殿。全部重量都依靠28根巨大的楠木柱支撑着。殿内地面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上面有天然的龙凤花纹,与殿顶中央的盘龙藻井遥遥相对。穹宇穹宇原是放置皇天上帝牌位的地方,高19米多,直径15.6米。结构与祈年殿基本相同,是单檐蓝瓦,殿顶也有鎏金宝顶,殿下也有台基和汉白玉的栏杆。在皇穹宇的外面,有一道圆形磨砖对缝的围墙,门向南开,这就是回音壁。穹宇圜丘圜丘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石坛每层周围都有汉白玉栏杆和栏板。坛面、台阶、栏杆所用石块全是九的倍数,据说,这是象征九重天。明孝陵•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钟山)南麓,茅山西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于此。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北京十三陵明清时期排列有序、相对集中•陵墓本身由方形变为圆形,称为“宝顶”,坟丘以宝城圈成。•取消寝宫,一改西汉以来寝庙结合的制度,扩大祭殿(上宫),并设左右配殿。•陵园围墙改方形为长方形,在陵园内明确有四进:首为陵门(又称大金门或大京门)、碑亭、神道(含石刻);次为殿门(又称文武方门)、主殿和配殿;再次为内红门、方城和明楼;最后为宝顶和宝城,四周围以女强。•神道石刻成组排列,次序井然:首为动物12对(6立6蹲)、石人4对(文臣武将各2),面面相对。朱元璋对陵寝制度的改革朱元璋明代帝陵形制(长陵)明十三陵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北十公里天寿山南麓,是明朝最大的陵墓群。陵区范围约四十多公里,东、西、北三面群山耸立,重峦叠嶂,如拱似屏。南面为蟒山、虎峪山相峙扼守,大宫门坐落在两山之间,为陵区的门户。整个陵区得天独厚,雄伟壮观。从明成祖朱棣选为陵址开始,一直到明朝灭亡,历经二百余年,陵园经过不断修建,成为一座规模宏大、建筑完美的陵墓建筑群。清东陵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完整且保存最完好的皇家陵墓群,占地面积2500平方公里,规模为清朝三大陵区(关外三陵、东陵、西陵)之冠。始建于清顺治18年(1661年),营建时间达247年。整个陵区以昌瑞山为界,以北称后龙,是龙脉来源;以南称前圈,在青山环护下,建造了5座皇帝陵、4座皇后陵、5座妃园寝,1座公主园寝,共葬有清朝帝、后、妃等161人。清西陵清西陵是清朝入关后建造的两大皇家陵墓群之一,占地8300公顷,共建有4座皇帝陵、3座皇后陵、3座妃园寝、2座王爷园寝、1座公主园寝、1座阿哥园寝,共计14座陵寝,埋葬了清朝帝、后、妃等共80人。1995年12月2
本文标题:中国建筑史 --元、明、清建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202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