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第四讲:诗佛王维与佛教文化..
第四讲诗佛王维与佛教文化第一节王维的身世与佛教的关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雪溪王维画像雪霁图第一节王维的身世与佛教的关系一,家庭的影响:“十年座下,俯伏受敦”母亲崔氏是佛教徒,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二,禅宗的兴起:开元、天宝年间,神秀初到长安,“王公已下,京邑士庶,竞至礼谒,望尘拜伏,日有万计”;神秀弟子义福于开元十一年,从驾往东都,经蒲、虢二州,刺史及官吏、士女,皆齋幡花迎之。所在途路充塞,礼拜纷纷,瞻望无厌开元二十二年,六祖慧能弟子神会在滑台大云寺设无遮大会,立南宗顿教宗旨,攻击北宗,荡其渐修之道,“南、北二宗,时始判焉”。第一节王维的身世与佛教的关系三,仕途险恶与安史之乱的刺激王维与薛王,与在中宗、睿宗、玄宗三朝任宰相的韦安石一家交谊甚厚,安石之子韦斌娶薛王女平恩公主为妻,对王维也曾大力推挹。他身陷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中,这就成了他坎坷命运的始因。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入朝为相,王维受其汲引任右拾遗。两年后张被贬为荆州长史,从此李林甫权势渐张,王维出朝到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处作判官。这是他受到的另一次打击。安史之乱起,他被叛军所拘,系于洛阳,迫以伪职。两京收复后,又责授太子中允。“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第一节王维的身世与佛教的关系《投道一师兰若宿》:一公栖太白,高顶出云烟。梵流诸壑遍,花雨一峰偏。迹为无心隐,名因立教传。鸟来还语法,客去更安禅。昼涉松路尽,暮投兰若边。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向是云霞里,今成枕席前。岂惟留暂宿,服事将穷年。第二节王维的佛学修养一,不迷信净土《荐福寺光师房花药诗序》说:“心舍于有、无,眼界于色、空,皆幻也;离,亦幻也。至人者,不舍幻而过于色空、有无之际。故目可尘也,而心未始同;心不世也,而身未尝物。”二,不执着外境认识到万法尽在自心,也就不应执着外境。这就是惠能的无相、无着、无住的无为无碍思想。《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如是睹阴界,何方置我人。碍有固为主,趣空宁舍宾。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因爱果生病,从贪始觉贫。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四达竟何遣,万殊安可尘。胡生但高枕,寂寞与谁邻。战胜不谋食,理齐甘负薪。子若未始异,讵论疏与亲。第二节王维的佛学修养三,儒释调和孔宣父日;“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可者适意,不可者不适意也。君子以布仁施义、活国济仁为适意,纵其道不行,亦无意为不适意也。苟身、心相离,理、事俱如,则何往而不适?此近于不易。愿足下思可不可之旨,以种类俱生、无行作以为大依,无守默以为绝尘,以不动为出世也。第三节王维诗歌创作与佛学影响一,以内心的自我解脱来克服现世苦难:《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穷。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蕸丛。无庸客昭世,衰鬓日如蓬。顽疏暗人事,僻陋远天聰。微物纵可采,其谁为至公。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此诗开头慨叹“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对朝廷遗弃贤才有所讽刺,最后归结到“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表达了作者的归隐思想。第三节王维诗歌创作与佛学影响《冬日游览》步出城东门,试骋千里目。青山横苍林,赤日团平陆。渭北走邯郸,关东出函谷。秦地万方会,来朝九州牧。鸡鸣咸阳中,冠盖相追逐。丞相过列侯,群公饯光禄。相如方老病,独归茂陵宿。此诗开始写都城繁华,揭露冠盖征逐的腐败,最后笔锋转到“相如方老病,独归茂陵宿”,徒然伤叹自己老病无能。第三节王维诗歌创作与佛学影响二,以一念净心来对待外境,在诗中表现一种“空”、“寂”、“闲”的境界《淇上即事田园》: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拓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闲《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雛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空第三节王维诗歌创作与佛学影响三,表达悟得禅趣而体验到的怡悦心情《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饭覆釜山僧》:晚知清静理,日与人群疏。将候远山僧,先期扫敝庐。果从云峰里,顾我莲蒿居。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燃灯昼欲尽,鸣磐夜方初。已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第三节王维诗歌创作与佛学影响《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起句极超,忽谓不知山中有寺也。迨深入云峰,于古木森丛、人迹罕到之区,忽闻钟声而始知之。四句一气盘旋,灭尽针线之迹。”“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着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清赵殿成第三节王维诗歌创作与佛学影响王维的诗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好写白云。白云无心,最具禅意诗僧皎然就说过:“逸民对云效高致,禅子逢云增道意。白云遇物无偏颇,自是人心见同异。”王维《归辋川作》:“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第三节王维诗歌创作与佛学影响王维诗句写到“白云”的还有:“羡君栖隐处,遥望白云端”。“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城郭遥相望,唯应见白云。”“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不向东山去,日令春草深。”“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卑栖却得性,每与白云归”“归鞍白云外,缭绕出前山。”“君向终南山,心知白云外。”“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第三节王维诗歌创作与佛学影响四,王维山水诗在意境创造上的飞跃六朝时期僧侣中早有乐住山林的传统,当时的山水文学多与避世心理的表现相关。但禅宗任运随缘,并不在朝市与山林间强做区别。它贯彻佛法平等的原则,认为法身遍一切境,因此可以从“万物色相,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等各种自然现象中悟解禅理。这样,自然山水不仅仅是超离现实的逋逃薮,它的存在还包含着宇宙与人生的真谛。王维山水诗境界:生气,整体,融合。“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本文标题:第四讲:诗佛王维与佛教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224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