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2020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专题第一讲--核心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第一课《核心概念界定与阐释》讲义一、核心概念的界定概念是思维的细胞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把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先读一读例1.北京卷2019年高考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生活中处处有“未完成状态”:赛跑未到终点,大楼尚未竣工,学习没有结业,作品还没完成……有人认为未完成状态使人疲惫、焦虑,难以忍受;有人认为未完成状态使人激昂、奋进,充满期待。关于“未完成状态”,你也一定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所思所感,请根据你的所思所感并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二、核心概念的含义1、区别概念的本义与引申义:登临2、区别概念的比喻义与象征义:沙漠3.区别概念的一般义和新义:4.处理好关系型概念的界定:舍与得三、核心概念的界定和阐释的方法(一)将概念具体化概念是人类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群体事物中提取出的反映其本质属性的思维单位,具有抽象性、模糊性、丰富性等特点。因此考生在写作时,首先要清晰界定概念的内涵,并将之具体化。即用自己的理解去透视概念、分析概念,将模糊的涵义明确化,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概念始终散发、洋溢着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比如对“喧嚣”的理解,喧嚣可以是声音的噪杂和喧闹,还可以是各种生活气息的汇集,是人间烟火、生机勃勃的清明上河图;是火树银花,生机活力;是思想碰撞的百家争鸣声,真相产生前的宏大交响曲;是一个社会逐步开放,允许不同人发出不同声音的有活力逐步向上攀升的社会姿势等。(例文1)喧嚣,还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力量,它表现为面对社会不公、正义缺失时的铁肩担道义的挺身而出。在严政酷刑的秦朝,陈涉在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感慨后一举发动农民起义,一举推翻了秦王朝。俄国人民在面对沙皇政府的残暴统治时,发动了二月革命,推翻了古老的沙利文王朝。在面对关于人类社会如何继续等问题时,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在正义受到威胁时,“喧嚣”是很有必要的,在“喧嚣”之后,是人们的积极思考与努力探索。“喧嚣”是相对于逃避与沉默的具有实实在在的积极行动。就连如今的中国,这种进步意义的“喧嚣”也是存在的,哪个官员又受贿了,哪项政策不好了,哪项制度需要改进了,人们对此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些人为制造的“喧嚣”势必会引起关注从而带动相关问题的解决。我们的社会也会因此往更加和谐美好的明天走去。由是思之,“喧嚣”带来的难道不是进步吗?(例文1)清晰界定核心概念的内涵,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①定义式。即采用下定义的方式对概念进行阐释,这是一种最简洁,最务实的概念阐释方式,有利于直观地把握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其形式一般为××是××或××不是××,有时也可以变形为排比式。比如:(例文2)人心之坚硬,可以是对底线的坚守,对正义的执念,是外力无法摧折的刚劲。是李白挥毫写下“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铁血燕然,落笔成篇;是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铮铮誓言,回荡天际。那份骨子里的坚韧,早已使他们把刚毅不屈的追求奉为人生信条,时时恪守,刻刻遵循。然而,坚硬并不意味着刻薄冷硬,并不意味着要始终凶狠如猛虎,任由寒光毕露的双眼,战栗世界的暖意。我们不愿再看到专制君主的暴戾恣睢,不愿再听到不古人心的日渐冷漠。只是希望,坚硬之余,人心中的柔软可以裹藏尖锐的棱角,温存人性的美好。(例文2)②分解式。即将核心概念拆分为具体的字或词,进行分解式阐释。分解式阐释有利于逐个辨析关键概念具体字词,在分解中透彻理解,在理解中整合提炼,从而把握住概念的本质与内涵。比如:(例文3)舍得是一种人生的哲学。舍是一种本领,一种态度,一种境界。舍得舍得,先舍后得;舍在前,得在后,也就是说“舍”与“得”虽是反意却是一物的两面。舍与得是对等的,你先舍,然后才能得。一个人只有施予才能获得,不管是哪一种方式的施予。这就是“舍得”的真意。能“舍”方能“得”。当然,这种“得”更多的是指精神的丰润,境界的升华。舍得之间暗藏玄妙,意境很深,只能靠自个去琢磨,去感悟。③比较式。即引入与核心概念相关或相反的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在比较中见出差别,分出本末,得出结论。比较式契合了近年来材料作文的特点: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概念,在多维的比较中说理论证。近年来很多材料作文都涉及到二元对立或多元互补,即材料中往往同时呈现相反或互补的概念,让考生去比较权衡,辩证说理。比如16年浙江卷的“虚拟与现实”,江苏卷的“个性与创新”,15年上海卷的“坚硬与若软”,四川卷的“老实与聪明”,14年广东卷的“黑白照片与数码照片”,辽宁卷的“星火与灯火”等。具体例子如:(例文4)快与慢都只是人生的一种姿态,两者看似是矛盾的,但其实都是统一与人的意识的。正如北大才女刘媛媛说的:“人是一个多面体。”人可以快,也可以慢,一切皆因时而行。但若不因时而行,一味求快或一味求慢,都将可能走进“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人生困境。一味求快,易受挫折。随着时代的变迁,快节奏的生活成为主流。在“发展产生有道理”的指导下,有些人不顾客观规律,一味求快,反而走入困境。过去我国经济一味追求高速发展,在强调“快”的情况下忽略了“好”,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又如西药讲求见效快,但却给患者带来副作用。这些都是一味求快而导致的恶果。“快”的确能使人迅速适应社会,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一味求快,却是不可取的。一味守慢,易遭淘汰。在当今社会,瞬息万千,总是慢半拍的人可能会因无法适应社会而遭淘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所言,那些进化得慢的鹿会因吃不到高处的树叶而被淘汰。近代的中国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当西方携坚船利炮入侵时,清政府却仍固守传统,不愿变革,落后于世界潮流,只能被动挨打。正是因为清政府的一味守慢,不愿因时而变,才落得人人得以宰割的可悲下场。可见,一味守慢难以适应时势,这样的人或民族难逃厄运。④譬喻式。譬喻式是一种形象化的概念阐释方式,有别于定义式的直白生硬,譬喻式往往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而含蓄地呈现概念的内涵,使说理论证更蕴藉,更有味道。比如:(例文5)诚信是一轮金赤朗耀的圆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的倾向一端;诚信是高山之巅的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诈,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青少年讲诚信,祖国的未来就有了希望;商人讲诚信,祖国的经济就有了提高;高官讲诚信,祖国的发展就有了保障!(二)在具体语境中阐释概念概念的意义是丰富的,但我们一般所理解的概念都是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具有独特性与唯一性。我们阐释分析概念的意义就在于将核心概念从众多可能意义中剥离出来,并赋予它只有在本文语境下才成立的特定意义,这样议论说理才有必要,才有交锋与碰撞。不然,你说你的理解,我说我的诠释,各说各话,讨论是没有价值也持续不下去的。比如对材料作文“中心与边缘”的思考论证一定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因为中心与边缘是相对而言的,此处为中心,别处即为边缘;“朝”为中心,“野”即为边缘;心灵为中心,世俗即为边缘。再比如对“疤痕”的理解,就不局限于疮口或伤口愈合后留下的痕迹,而应从比喻义和象征义两个方面进行外延,在特定的语境下理解“疤痕”。如将“疤痕”理解为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如教训、启发等,还有精神上的“疤痕”,心灵的创伤,历史的疤痕、国家的疤痕,民族的疤痕等,这样的视野就更开阔。(例文6)疤痕是一种警示的力量,是一种无声的鞭挞,于一个民族的成长更显重要。一个世纪以前的八国联军之火,瞬间让圆明园化为乌有,而今天的圆明园遗址矗立于斯,像中国的一道无声而有力的疤痕,在吟唱着亘古悲歌,警示中华民族记住耻辱,勇辟未来。如若重建圆明园,中国的历史图谱里将失却一个重要的坐标,人们心中必会失却一角耻辱而沦为忘却。疤痕让人铭记,让人振作。文革后的众多反思文学,伤痕文学,同样在中国的精神家园里保存了振聋发聩的警鸣。如巴金的赤诚之作《随想录》,无畏地剜出民族的症结与时代的痼疾,成为文人界的一座不朽丰碑。正因其正视疤痕,剖析疤痕,才能让文字力透纸背,声震千秋。(三)与时俱进,创新地阐释概念对概念的阐释,我们不能局限于平常化、浅层化的理解,也不能满足于平庸化的解释,要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另辟蹊径,由浅入深,只有这样立论才能新颖别致,给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明之感。那么如何才能创新地阐释概念呢?首先是立足时代,发掘概念的时代新意。比如“回归田园”,在古代是一些文人在志不得伸的情况下的一种无奈逃避或一种策略性的“终南捷径”,而现代则是人们追求高品质健康生活、寻找灵魂栖居地的一种主动回归。其次是反弹琵琶,翻出新意。比如“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平肩、庸手放在现代的语境下不是平庸无力,而是自觉担责。“担道义”何尝是英雄豪杰、伟人贤者的专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平民的肩膀也能或多或少的分担一点,哪怕是为自己的成长和幸福承担责任。平就是平凡,庸就是普通,平庸就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自己喝着稀饭就着咸菜也要关注一下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在国难当头也要振臂高呼不能做亡国奴,在国家强盛时也要为祖国喝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人在国家大事面前有热情,不麻木。“庸手犹当勉著文章”降低了自我过高定位所带来的负累和压力,意在强调,无论你资质平庸还是天资聪颖,都应该勤勉地“著文章”。再次,由表层义到深层义。表层义人人看得到,深层义则需要一番思索探究。比如“仪式”,很多考生知道“仪式”的秩序与形式,知道“仪式”的要求与规范,却不能深入思考“仪式”的深层含义。其实“仪式”的背后是庄重与严肃,是纪念与传承,是铭记与祭奠,是责任与承诺,是延续纽带,是牢记使命。(例文7)在社会中生活的我们,与责任二字息息相关,法律意义与道德层面上的皆有之。每个人都无法脱离这层束缚,但这正证明了,即使是卑微的人身上也蕴含着巨大的潜能,平凡如我们,也能担其力所能及的社会道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想起了聂树斌案中奔波十一年只为了洗清无辜人的冤屈的副局长,虽然因此丢失了工作,但他并不后悔;我想起了《感动中国》中留学归来的精英放弃了无数人艳羡的工作,而将青春奉献给山村支教;我想起了在那纷乱的抗战年间,梅兰芳拒给日本人演戏而蓄须明志。支撑这些人的是什么?不是为名为利,而是凭那心中奔涌的满腔热血,凭他们永不熄灭的生命热情与浓厚的社会责任意识。他们是大时代中凝练的民族魂与气魄,是大时代中的缩影。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不会知道这些人,但他们凭那平肩亦担道义,却是铮铮立于这天地之间。(四)有针对性地阐释概念阐释概念时,心中要有指向,有针对,不能平淡地、走过场式的分析。因为概念的内涵是丰富的,而阐释概念是为论证观点服务的,因此所有对概念的阐释和理解都要指向观点,指向现实。首先这是基于材料作文现实性、生活性的特点而言的,指向现实,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与认识,引导学生关注时代、思考生活已经成了所有高考作文出题人的共识[4]。因此,考生在分析概念时,一定要心中有现实,心中有指向,只有这样,对概念的理解才会有针对性,才会深入,才会分析透彻、切中要害。比如“中国式”针对的是快速发展中整个中国呈现出来的一些普遍性问题;“
本文标题:2020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专题第一讲--核心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225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