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地理光照与热量的区别
地理:光照与热量的区别在教学中经常提光照、热量是气候的重要要素。对于光照,学生往往误解成热量,认为光和热是相同的,太阳光照多的地方就热,光照少的地方就冷。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光照和热量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一、光照(也称为太阳辐射能,或光能)它的计算方法是日照时数,即白天有太阳辐射的时候,所以光照的多少取决于日照时数及其强度的多少。影响日照时数和强度的因素主要有两点:日照时数与昼夜长短有关以北半球夏半年为例,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白昼越长,日照时数就越多。2日照强度与大气的削弱作用有关降水越少的地区,削弱越少,光照越强;海拔越高的地区空气越稀薄,削弱越少,光照越强;纬度越低的地区,太阳高度角越大,通过大气的路程越短,削弱越少,光照越强;综上所述,光照主要与降水的多少、海拔、纬度和昼夜长短相关二、热量,它的计算方法是白天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减去晚上丧失的能量。我们用积温(气温的累积)来衡量热量的多少,而影响积温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1.白天温度的高低与大气的削弱作用有关白天,削弱越少,地面获得的光照越多,特别是纬度越低的地区,太阳高度角越大,照射的面积越小,单位面积的光能就越强,地面温度升得越高。传给大气的地面辐射就越多,气温就越高。这一点与影响光照的第二点相似,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等。2、晚上温度的高低与大气的保温作用有关:晚上,地面是丧失热量。云越多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还给地面的也越多,热量越丰富。典型例题:为何青藏高原光照丰富但热量不足: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而且降水少,纬度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成为中国光能最丰富的地区;但还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很弱,晚上丧失大量的热量,晚上温度低,一天总体热量就少。当地的民族服装藏袍,为什么藏袍只穿一只袖子?这种习俗与当地的高原气候有密切关系。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藏族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多变的天气。即使是夏季,也是早晨冷,中午热。牧民外出要穿着保暖的藏袍,一到中午,又热得受不了,于是只得穿一只袖子,甚至两只袖子都不穿,围系在腰间。一到傍晚,天气又变冷,两只袖子又都得穿上。西藏牧民有时离家远出,夜宿在外,也常用宽大的衣服来盖体暖身。可见,藏袍一衣多用,也是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日用服饰。
本文标题:地理光照与热量的区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24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