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货币银行学精华知识点总结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精华总结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及其之间关系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但其四个目标存在矛盾冲突,1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的矛盾,为了稳定物价,必要的措施就是紧缩银根,降低通货膨胀率,结果导致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2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即使本国物价稳定,国外发生通货膨胀,导致本国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国际收支不平衡。3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4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5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矛盾。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货币政策;直接信用管制;间接信用工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可观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优点是其对所有存款货币机构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强而有力的,效果明显,收效迅速。缺点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经济的震动太大,其轻微的变动就会带来超额准备金的大量减少,紧缩效果过于剧烈。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很容易引起整个金融体系流动性不足,使整个金融体系面临危机。再贴现政策:优点1.再贴现率的升降会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持有准备金或借入资金的成本,从而影响它们的贷款量和货币供给量2.再贴现政策对调整信贷结构有一定的效果3.再贴现政策具有告示效应4.再贴现政策可以防范金融恐慌缺点1.从控制货币供给量来看,再贴现政策不是一个理想的控制工具2.调整再贴现率的告示效应是相对的,存在出现负面效应的可能3.再贴现政策主要是利用再贴现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利差方向或者利差大小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借款决策公开市场操作:优点1.公开市场操作的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其操作规模大小完全受中央银行自己控制2.公开市场操作可以灵活精巧地进行,用较小的规模和步骤进行操作,可以较为准确地达到政策目标,其操作不会因变动剧烈而带来不良影响3.公开市场操作可以经常性,连续性地微幅调整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伸缩性,是中央银行进行日常性调节的理想工具4.公开市场操作具有较强的可逆转性,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发现错误时,可立即逆向使用该工具,即可纠正其错误,而不致造成过大损失5.公开市场操作可迅速进行缺点1.公开市场操作较为细微,技术性强,政策意图告示作用较弱2.需要以较为发达的有价证券市场为前提存款货币创造条件:1.部分准备金制度2.部分现金提取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1.存款准备金2.超额存款准备金3.现金持有量4.存款数量联系实际,分析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配合运用(一)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配合时必要的(二)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三)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四)与收入政策的协调配合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职能中央银行作为一国调节宏观经济,管理国家金融的特殊机构,是从商业银行分离出来的具有的特征为1不以盈利为目的2与国家关系紧密享有国家法律授予的特权3具有特殊的业务对象,即不予工商企业和个人直接办理业务,只与政府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关系。4各国中央银行的领导人又国家直接任命,普通职员所处位置也特殊。职能:1中央银行是发行银行,有独占一国的货币发行权2是国际的银行。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对国家提供信贷,执行国家货币金融政策代理国家指定金融法规,负责对各类金融机构的监管,代理国家管理黄金外汇储备,在国际关系中代表国家和外国金融机构建立业务联系。3是银行的银行。最后的融资者,集中银行的存款准备,办理个银行的清单,监督管理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职能充当信用中介,变居民的货币收入和积蓄为资本,充当支付中介,创造信用工具。经营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银行经营的动机为了获得利润,安全性指要使银行财产避免风险损失,流动性指能随时应付客户的提取存款的支付能力。三原则既有联系又有矛盾,联系密切。如果没有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就不可能实现,流动性越强,风险越小,安全性越高,但之间存在矛盾,流动性越强,安全性越高的资产盈利越小,反之依然。所以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必须考虑三者关系,权衡利弊。商业银行的业务1负债业务(自有资本,存款业务,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借款,发行金融证券,占用资金)2资产业务(放款业务,投资业务)3中间业务(汇兑业务,信用证业务租赁业务银行卡业务..)影响存款货币创造的因素(派生指数)1原始存款2法定存款准备金3现金漏损率4超额准备率5定期存款准备率金融监管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1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2监管的内容范围过于狭窄3监管的方式手段较为单一4监管成本高5金融机构内部控制,行业自律不健全6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制度存在利益冲突金融市场要素交易对象,交易工具,交易主体金融市场的类型:1.按融资期限划分,可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2种2.按融资工具划分,可分为证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3种3.按交易对象划分,可分为资金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4.按地域范围划分,可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功能:1.聚集和分配资金功能2.资金期限转换功能3.分散与转移风险功能4.信息集散功能货币市场特征1融资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小2融资目的为了解决短期资金周转需要3市场参与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4金融工具具有较强的货币性货币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国库券市场资本市场的特点1期限长2交易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长期资金的需要3资金借贷量大4收益高,风险大。资本市场利息与利息率利率作用利息具有聚集社会资金,调节信贷规模和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稳定物价,调节货币流通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平均利润率;借贷资金供求状况;国家经济政策;物价水平;国家再生产状况;国际利率水平。名义利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实际利率:指在物价不变,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利率市场利率:指由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利率官方利率:指由一国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固定利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不随借贷供求状况而变动的利率浮动利率:指利率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1.平均利润率2.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3.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4.国际利率水平5.预期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6.汇率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认识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各职能:⑴价值尺度⑵流通手段⑶贮藏手段⑷支付手段⑸世界货币基本职能: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格雷欣法则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情况下,实际价格较高的货币(良币)必然会被融化收藏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格低的货币则充斥市场,就所谓的劣币去除良币。信用和信用形式信用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信用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际信用,消费信用信用基本特征:具有到期归还和支付利息2个特征。现代信用形式的种类及特点: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商业信用特点: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厂商2.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3.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的动态一致银行信用的特点:1.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的主体不同2.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3.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4.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需求变化不同国家信用的特点:1.国家信用包括国内信用和国外信用2.国家信用的产生与国家财政直接相关3.国家信用所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政府的各项支出消费信用的特点:1.扩大需求,提高消费,刺激经济发展,缓解消费者有限的购买力与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矛盾2.是有利的促销手段,可开拓销售市场,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3.给经济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容易造成需求膨胀国际信用特点:国际信用是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上发生的借贷行为商业信用的局限性:1.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厂商资本数量的限制2.商业信用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通过最终贷款人和最终借款人直接结合来融通资金,其间不存在任何金融中介机构的融资方式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指最终贷款人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来完成向最终借款人融出自己的过程直接融资优点:1.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2.筹资的成本较低而投资收益较大缺点:1.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多2.直接融资使用的金融工具其流通性较间接融资的要弱,兑现能力较低3.直接融资的风险较大间接融资优点:1.灵活方便2.安全性高3.提高了金融的规模经济缺点:1.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被割断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对企业生产的关注与筹资者对使用资金的压力和约束力2.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收取一定费用增加了筹资的成本。信用工具特点1偿还性2流动性3收益性4风险性短期信用工具商业票据国库券支票信用卡长期信用工具公债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货币供求与均衡货币层次的划分,依据和和层次:货币层次的划分是依据货币的流动性通常划分为M0=流通中现金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M2=M1+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商业银行储蓄存款M3=M2+其他金融机构存款M4=M3+LL为流动性资产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m=P*Q\V)通货膨胀定义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将持续上涨的现象。成因直接原因,货币的供给过多,深层原因1需求拉上(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消费需求膨胀)2成本推动(工资推动,利润推动)3结构因素(经济结构,部门结构失调)其他原因(供给不足,预期不当,体制转轨)后果1引起国民收入的再分配2破坏正常的生产和商品流动3导致金融领域的混乱影响国际收支平衡4损害政府威信,使政局不稳对策1实行紧缩政策(货币紧缩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公开市场业务,紧缩财政策,增加税收,压缩支出,缩小财政赤字)2实现工资物价管制3实行供应政策4发行国债5保持经济低速增长6进行货币改革7国际紧缩政策小知识点票据:具有一定格式并可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本票:是由出票人对收款人发出的发出的在一定期间内支付一定金额的债务凭证汇票:是出票人要求受票人在一定期间内向收款人支付的一定金额的债务凭证金融机构体系构成:现代金融机构体系通常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由以经营信贷业务为主的银行和以提供各类融资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共同构成的系统。商业银行的功能:资金融通功能调控功能股票的定义: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入股凭证并借以活期股息收入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特征:1.无期性2.参与性3.流动性4.风险性5.收益性股票分类:1.普通股和优先股2.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债券定义:是债务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承诺按约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并在特定日期偿还本金的书面债务凭证债券特点:1.期限性2.安全性3.流动性4.收益性股票与债券异同点:同包括都具有流动性,收益性,都有一般有价证券的共性。异包括持有者权利不同,期限不同,收益稳定性不同,分配和清偿顺序不同货币市场:指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期限在一年以内融资活动的交易市场,又称短期资金市场或短期金融市场同业拆借:指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其他机构之间进行短期临时性资金拆出拆入的市场票据贴现:指持票人需要资金时,将其持有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经过背书转让给商业银行并贴付利息,商业银行从票面金额中扣除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以贴现过的票据作抵押的一种放款行为转贴现:贴现银行需要资金时,持未到期的票据向其他银行办理贴现的一种行为差额清算服务,提供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清算服务,跨国支付服务。
本文标题:货币银行学精华知识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242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