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及原因分析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及原因分析摘要: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了越来越多的高技能实用人才,高职教育的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而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极大地影响了毕业生的质量。本文分析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原因,旨在引导高职学生的学习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原因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139-02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服务等一线工作岗位培养层次高、技能熟练的操作型和实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显得愈发重要。然而,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生源质量受到一定的质疑,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褒贬不一,高职院校教育中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呈现的状态和风貌,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意识、学习习惯等,成为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一)学习动力不足在高考之前,考上大学是学生最大的学习动力,而在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很大一部分学生会觉得自己没有考上本科是因为学习能力不行,也就失去了继续升学的想法和学习目标,没有升学压力和学习目标,自然也就没有了学习动力。另外,大学学习、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社会竞争和就业的压力,对所学的专业和前途的迷茫,“学习无用论”和社会上的一些不正常现象等,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二)学习主动性不够中学阶段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大学教学的内容逐步趋向专业化,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对于刚刚步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都发生巨大变化,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律性和自学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制定详细、系统的学习计划。有一部分学生即使制定了计划,也没有能够按照计划实施下去。尽管学生主观上有学习的需求,但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方面过多地依赖老师,把学习局限于课堂上,整个学习过程离不开老师的监督。(三)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高职院校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拥有了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老师不再布置如山如海的作业,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明显减少。课前没有预习,课中不做笔记,课后也不复习,不会主动对学习的专业和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标仅仅是通过考试,取得毕业证书,业余时间都用来上网、娱乐、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不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氛围又反过来影响学习,容易导致恶性循环。(四)学习态度不端正高职学生对未来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问题,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很多学生都有迟到、旷课、早退、课上玩手机、睡觉、聊天的经历,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实际,喜欢投机取巧,课上不做笔记,课后不写作业,只打游戏,考试前就等着老师划范围,舞弊行为在高职学生中也较为常见,有的甚至不参加期末考试,这些现象都助长了学生平时不学习的不良风气。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原因分析(一)学生本身的原因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本来就差,对学习缺乏满足感和成就感,面对高考的失利,思想上容易背上沉重的包袱,导致学习信心不足,否定自我,在高职院校的学习过程中一旦受挫,就会迷惘困惑,容易放弃,甚至自暴自弃,更谈不上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了。面对社会上对高职院校的负面评价,总认为再怎么学也不如本科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自卑情绪,失去了学习的动力。面对将来的就业,部分学生感到过分焦虑和迷茫,有些学生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上课期间就开始从商或在社会上从事兼职工作;有些学生对学习的意义认识不足,只学自己认为有用的知识,如利用上课时间来背英语单词。调查表明,脆弱、过度焦虑等负面情绪都造成了学生学习动力的丧失[1]。另外,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稳定性差,依赖性强,缺乏自律性,而大学的学习主要靠自主,加上就读高职只是为了一张文凭或出于家长的要求,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又抵制不了网络、恋爱、娱乐活动等的诱惑,就把学业束之高阁了。(二)高职院校的原因高职院校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影响学生学习现状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素质亟待提高。高职院校都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而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对教师有着很高的期望。教师素质的不足和陈旧的教学活动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制约因素,导致学生学习质量的下降[2]。二是学生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指导。进入大学校门,学生从心理上觉得刚刚摆脱高考的压力,思想上逐渐松懈,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考虑过自己“来学校以后学什么、毕业离校能做什么”,没有形成新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这时候,学校没有及时对新手进行入学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制定自己在校期间的短期、中期、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没有向学生阐明本专业在行业中的情况,就业方向和岗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课程、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的操作技能,没有指导学生通过什么途径去逐步建立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拓展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不清,学习目标不明。第三,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3],课程体系不够合理,课程内容脱离实际岗位,教学偏重理论,实践教学简单甚至流于形式,这些都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第四,高职院校“严进宽出”的培养机制,导致学习氛围不足,部分高职学生从学长学姐那里获悉学校对待学生的态度――只要不犯严重的错误,即使有多门课程不及格,还能拿到毕业证书,所以也就放松了学习上面的要求。(三)家庭和社会原因现在的高职学生都是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和从小以自我为中心习惯的养成使得学生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作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使学生的依赖性很强,在奉献精神、承担责任、抗挫折和打击的能力很差,反映在学习上,表现为遇到难题容易气馁,难以扎实地去钻研学问。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不道德现象不断侵蚀着高职学生,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社会上流行的“一切向钱看”、“我爸是李刚”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深深地影响着高职学生,他们要么抱着获得一纸文凭态度,要么把精力放在“打工”、“兼职”上,从而忽略了学习。要改善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应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入手,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转变学习观念,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参考文献:[1]龚建国,李莹.影响高职学生学习效果原因调查与分析[J].职教论坛,2005,12(下):57-60.[2]赵艳君.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3,(2):72-73.[3]马俊娟,王静坤.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青春岁月,2012,(11):109.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及研究对策》(课题编号:2012SJB880020)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卢军锋(1979―),男,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研究。
本文标题: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及原因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255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