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第1章-我国物流业发展概述
第1章我国物流业发展概述学习目标:●了解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阶段●理解我国现阶段物流业发展状况和当前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掌握我国物流布局的现状及物流园布局基本原则●了解物流经济地理的概念●掌握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方法引例:步入工作岗位的小张小张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某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取得硕士学位,经过公开考试,他被录用到沿海某省商务厅物流推进办公室工作。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这份工作的取得对小张而言可谓幸运,于是他踌躇满志地前去报到上班。上班一周后的某天,处长把他叫去问寒问暖一番后,给他布置了工作任务,要他围绕关于该省建设临港到岸商品交易市场这一主题进行调研。小张接受了任务回到办公室后开始了思索,领导叫我搞调研,可这个省的经济发展情况怎么样?生产力布局如何?物流基础现状如何?建设临港商品交易市场的条件和障碍有哪些?等等问题自己一点儿也理不出头绪。那应该从哪里着手工作、如何全面分析这个省的生产力布局现状呢?他想起了在学校学习过的物流经济地理,那门课程对他今天的工作很有指导,或许现在该用上了。思考:小张在学校学过的物流经济地理课程对他今天的调研工作有帮助吗?他应当从物流经济地理课程中汲取哪些内容?1.1我国物流业的产生与发展物流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物流”一词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军事应用。当时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企业为了把产品顺利销售出去而进行的一系列运输、仓储、包装等活动,使用的是PhysicalDistribution一词,直译为“物资分配”、“物资调运”、“配送”,日本将其定译为“物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后勤组织运用了一套科学方法,成功地将各种战略物资及时准确地送至全球各地,为美军实施全球化战略提供了保障,这套方法在军事上被称为Logistics(后勤[ləu'dʒistiks])。战后,这套后勤补给的方法经发展,运用在企业的采购、生产与销售的业务流程中,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50年代到70年代期间,人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物流,是与商品销售有关的物流活动,是流通过程中的商品实体运动。因此通常采用的仍是PhysicalDistribution一词。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将PhysicalDistribution改为Logistics,其理由是因为PhysicalDistribution的领域较狭窄,Logistics的概念则较宽广、连贯、整体,logistics最终成为物流的代名词。其含义是:现代物流企业的经营战略应像军队中的后勤部那样,为用户提供百分百的物流服务,服务水平要达到军队中后勤部的管理水平。对物流的定义,学者们出于不同的侧重点(企业、工程、管理)有各种不同的提法,一般来说归纳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物流”,仅指作为商品的物质资料的空间运动过程,属于流通领域的范畴。广义的“物流”,则还包括物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过程。即物流既发生在流通领域,又包含在生产领域之内。我们研究的是广义的物流。“物流”泛指物质资料实体在进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在空间有目的性的(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实体流动过程。它联结生产和消费,使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促进生产不断发展,满足社会生产、消费的需要。2001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进行了修订:“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Logistics与PhysicalDistribution的不同,在于Logistics已突破了商品流通的范围,把物流活动扩大到生产领域。物流已不仅仅从产品出厂开始,而是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直到废旧物品回收等整个物理性的流通过程。这是因为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大型的制造商往往把成品零部件的生产任务,包给其他专业性制造商,自己只是把这些零部件进行组装,而这些专业性制造商可能位于世界上劳动力比较便宜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不但与流通系统维持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生产系统也产生了密切的关系。这样,将物流、商流和生产三个方面边结在一起,就能产生更高的效率和效益。现代物流的发展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又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日益突出,是全球信息化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部门之一,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不仅是物流业在GDP中占有较大的份额,而且还体现在抗御经济危机的能力上。物流服务属于第三产业,物流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1.1.1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阶段1.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初步认识与产业起步1978年以后,随着经济的改革和市场的开放,我国开始发展物流业。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工商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市场的开放极大地拉动了生产,促进了投资与消费,工商企业从生产与销售环节获取的利润大幅增长,物流领域的成本与利润因此被暂时忽略,物流概念引入后,也没有立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从物流的运营管理来看,80年代,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流通领域仍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生产、运输、仓储、销售等都是由国家控制,企业在物流过程中没有一个经营自主的空间,物资不能按市场规律有效流动,所以此阶段内我国经济领域中没有物流的概念,更缺乏有关物流理论的研究。1981年,在物资部专业刊物《物资经济研究通讯》上刊登了由北京物资学院王之泰教授撰写的《物流浅谈》一文。文章较为系统地讲述了物流的概念、物流的管理、物流的结构以及物流信息等,第一次较为完整地将物流概念介绍并引入国内。从那以后,在我国的报刊、杂志、词典以及论著中开始出现物流一词。这一阶段我国物流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以传统储运业态为主,物流只是作为生产与流通的附属环节,绝大多数物流业务由工商企业自营,不进行独立管理与核算,国家也没有建立有关物流的专门统计制度。物流产业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大环境中刚刚起步,自身的发展前景和它对经济社会的重要作用还没有被充分认识。2.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产业的自发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企业产权关系日益明晰,生产、流通等企业开始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这一时期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社会需求推动的自发发展为主,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交通运输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十分突出,全社会物流运行成本居高不下,物流社会化进程已经开始,第三方物流市场初具形态。国内开始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物流企业,大多物流企业是由原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商业企业或工业企业等改造重组而来。有少数物流企业建立在物流理论上,根据物流运作规律进行组织与管理。中外运、中海、中储等一批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在我国逐步完善的物流发展环境中逐渐崭露头角。1994年,我国第一个民间资本创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宝供物流公司成立,此后,大田、华宇、传化等一大批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民营物流企业相继成立。这些大型国有和民营物流企业很快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主导和中坚力量,为物流产业整合和市场培育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总体规模仍然较小,总体实力不强。3.21世纪初以来——全面开放环境中的有序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物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在参与全球竞争的过程中,开始逐渐步入有序发展期。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是入世为我国物流业带来了新的理念,井诱发了更高层次的需求,物流也开始受到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的普遍重视,并成为各方投资者高度关注的领域,在产业规划、市场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经营等各方面均体现出广泛的参与热情,并取得了长足发展。近年来,我国物流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不仅规模上突飞猛进,在内涵上也有了新的内容。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在物流业中被广泛应用;建立了为电子商务服务的物流企业;绿色物流、农业物流、第四方物流、第五方物流等纷纷崛起。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发展对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了我国物流业与世界物流业的合作与交流,使我国物流业发展开始走向国际化、全球化。1.1.2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目前,中国已建成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开始起步,配送中心稳步发展,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得到加强。但从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来讲,中国的物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现代物流业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我国现阶段物流发展状况1.社会物流需求规模持续增加,增势更加平稳。物流规模是从量的角度反映物流业的发展水平,第三方物流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物流量快速增长。2011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为74.7万亿元,同比增长13.7%。在社会物流总额中,工业品物流总额为67.9万亿元,比重最大,同比增长14.3%。总体来看,社会物流总额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且增长势头更加趋于平稳。2.社会物流总成本逐年趋缓,但占GDP的比重仍处于高位。物流质量主要由物流时间、物流费用和物流效率来衡量。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预计为7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6%。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稳中有降,由2005年的18.3%下降到2010年的18%左右,表明我国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率有所提高。这说明中国物流业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物流质量总体水平比较低,我国物流运作水平是粗放的,经济增长付出的物流成本太高,物流效率有待改善。2011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7万亿元,同比增长18.5%。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一是受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2010年四季度以来,国内汽、柴油价格先后四次上调;二是受贷款利率上调以及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影响。2011年以来央行3次上调贷款利率水平,直接提高了企业资金使用的成本;三是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阶段,物流需求总体规模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和较快增速。3.社会物流增加值的幅度高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物流业的发展不仅保证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物流需要,也直接创造了巨大产出。2010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为2.7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16.7%;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2011年上半年,我国物流业实现增加值为14360亿元,同比增长14.2%;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6%。这说明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4.物流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但投资规模还相对较小,滞后于物流需求的增长。2011年上半年,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3285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额为9097亿元,同比增长13.4%。随着“四万亿”投资刺激政策的逐步淡出,运输业投资增幅逐步趋于常态增长,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更多地向物流仓储设施倾斜,以利于物流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物流网络的形成。知识链接:“四万亿”投资计划2008年11月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会议指出,经初步匡算,实施这十项措施所涉及的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需投资4万亿元。“四万亿”总额中,中央拟安排1.18万亿元左右,其余的近3万亿需要地方和社会投资。基本上是中央投资以接近1:4的杠杆比例带动全社会四万亿的投资总额。“四万亿”投资方向及额度分配投资领域投资额(亿元)占比(%)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7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37009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1800045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4001生态环境方面的投资35008.75自主创新结构调整16004灾后的恢复重建、重灾区1000025(二)我国物流业的特点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见端倪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
本文标题:第1章-我国物流业发展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281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