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语文上册-7《渔夫的故事》教案-北师大版
18.渔夫的故事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生字、新词,了解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2.初步了解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3.初步学会赏析和有表情地朗读民间故事,注意描述语言的正确运用;4.感受“正能压邪”的道理,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教学重难点重点: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的赏析,体会故事揭示的道理。难点: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清晨即杀掉,以示报复。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不忍杀她,允许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这就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由来,又名《天方夜谭》,它包括了寓言、童话、冒险故事、名人轶事等,主要反映中古时代阿拉伯和亚洲一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其中的一篇《渔夫的故事》。(板书题目)解题:“渔”即打鱼。“天方”指中东阿拉伯地区,“夜谭”即彻夜深谈。“轶(散失)事”即世人不知道的史事。展示并阐释学习目标。二、课前预习检测1.文学知识积累:《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包括寓言、童话、冒险故事、名人轶事等。主要反映中古时期阿拉伯和亚洲一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等。(请一名同学当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一千零一夜》简介)。2.注意下列字的读音。规矩(jǔ)捞(lāo)东西锡箔(xībó)纸2金币(bì)铁叉(chā)倒霉(méi)报仇(chóu)起誓(shì)3.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无意间把所罗门封锁(魔鬼的胆瓶)捞了上来,他救了(魔鬼)一命,而魔鬼却想要(杀死他),最后(渔夫)以他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三、理清课文结构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在朗读课文的时候老师有两个要求,一个是结合预习读准字音,另一个是结合预习,在此走入故事情节,准备复述故事。学生稍作思考、讨论后回答。请同学来复述故事。复述故事的同时幻灯片展示故事情节:开端(1-2):捕鱼捞瓶,好奇开瓶。发展(3-15):放魔出瓶,生死较量。高潮(16-23):诱魔入瓶,斗智斗勇。结局(24-25):扔瓶入海,战胜魔鬼。2.请一组同学为大家表演《渔夫的故事》(课本剧)。教师给予评价,也可让学生给出评价。四、分析人物形象(鲜明的人物性格。)讲解故事中的主人公形象。1.结合课本以及老师在幻灯片中给的句式,小组合作讨论分析人物的性格,小组把讨论的答案派代表写在黑板上。(小组合作讨论)2.请同学结合幻灯片上的句式说说人物。师:带领学生去评价同学们的答案并做整理。明确:渔夫的形象:从容,镇定,聪明……魔鬼的形象:凶恶,狡猾,愚蠢……五、分析描写方法任何一个形象的完美塑造,都离不开精准的描写,在本故事情节的建构中其实有很多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如: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描写。(幻灯片展示)本文在呈现故事情节时,有哪些描写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语言、动作、肖像、心理描写。)31.语言描写:课文中的语言描写运用的最多,前面同学表演课本剧的时候,就是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故事情节。2.动作描写:课堂活动:教师朗读关于描写渔夫和魔鬼的动作,学生借助想象试着做出动作。3.肖像描写:学生找到本文中的肖像描写,全部同学一起齐读,这是对魔鬼的肖像描写。体会这段对魔鬼的肖像描写的句子有什么特点?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4.神态描写:学生找到神态描写,文中的神态描写不是很多,说明学生很善于捕捉。5.心理描写:找到文中的心理描写,教师简单进行讲解。课堂活动:教师创设情境,营造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用心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小结: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渔夫;运用对话描写和外貌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凶残狡猾,卑鄙愚蠢的魔鬼。人物性格鲜明。六、明确主题思想渔夫与魔鬼的斗争,最后以渔夫的胜利告终,寄寓着劳动人民美好的理想和愿望,那么,这则民间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正义的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的势力。对像魔鬼那样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决不能心慈手软。)教师板书:正能压邪。(幻灯片展示)七、课堂练习老师在主题“正能压邪”四个字后面各设置了一个问题,现在同学们可以选择一个字来回答这个字后面的问题。(通过回答问题,检查对这节课的掌握情况)。正:你能准确的读出这些字词吗?桅杆、撬、挪、弥漫。能:这则故事来自哪个国家?出自那本书?(阿拉伯《一千零一夜》)压:《渔夫的故事》广为流传,因为它表达了人们的心声,你认为在人们的心中渔夫和魔鬼分别象征什么吗?(渔夫:正义的代表魔鬼:邪恶的代表)邪:学习完这则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1.正义的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的势力。对像魔鬼那样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决不能心慈手软。2.知恩必报是一条人生之准则,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八、拓展写作4通过学习这则故事,大家非常崇尚渔夫这个人物,大家仿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为渔夫写一个颁奖词。事例简介:2006年的10月14日上午,河南籍飞行员李建英驾驶战机执行空中巡逻,执行例行飞行任务后,在返航途中忽然遇鸽群撞击,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在迫降的过程中不幸身亡。从战机发生险情到坠毁解体,短短的16秒钟,他以忠诚飞完了人生最后的航程。颁奖词: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的飞行生涯,课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吧生命的天平像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给同学3分钟仿照事例为渔夫写颁奖词,完了请同学来朗读一下他为渔夫写的颁奖词。教师给出相应的评价。九、课堂总结总之,本文通过丰富的想象,塑造了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渔夫和凶残卑鄙、狡猾愚蠢的魔鬼两个人物形象,通过记叙渔夫战胜魔鬼的故事,寄寓了“正能压邪”的道理。板书设计故事渔夫救与杀魔鬼渔夫的故事形象勇敢机智自信凶恶狡猾愚蠢寓意正义战胜邪恶作业布置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2.预习《农夫和蛇》导学案中的“预习案”。3.阅读《一千零一夜》,找出歌颂底层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小故事。教学反思1.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是能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揣摩语言是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读出不同句子里众多的“?”“!”的语气,使对话有声有色。在课本剧表演中,曲折的情节和人物鲜明的对话更能激起学生观与赏的兴趣,愉悦中完成了教学任务。拓展写作训练了学生的想象与联想,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使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这是本课所得。52.故事中的大善大恶往往是贴了标签的,学生容易总结和归类。现实生活中的小善小恶容易忽视,或识不透伪善,能熟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而做行却不以为然,同恶势力做斗争的胆略和经验还不足。这是课中应该联系实际所加强的品行善恶的教育。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上册-7《渔夫的故事》教案-北师大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293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