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04贵广铁路 沪昆客专贵州段风险管理实施暂行办法
1贵广安质〔2011〕34号关于印发《贵广铁路、沪昆客专贵州段风险管理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贵广铁路、沪昆客专贵州段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为进一步加强贵广铁路、沪昆客专贵州段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建立科学有效的识别评估、决策科学、技术应对、安全措施体系,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现将《贵广铁路、沪昆客专贵州段风险管理实施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原发《关于印发贵广铁路风险隧道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贵广安质〔2010〕81号)废止。二〇一一年三月七日贵广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文件2贵广铁路、沪昆客专贵州段风险管理实施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贵广铁路、沪昆客专贵州段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建立科学有效的识别评估、决策科学、技术应对、安全措施体系,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依据铁道部《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10〕16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10〕171号)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技〔2010〕352号)文件相关规定,结合贵广铁路、沪昆客专贵州段实际,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贵广铁路、沪昆客专贵州段安全风险管理范围主要包括:高风险隧道、深水深基坑及大型基坑、高陡边坡、特殊结构桥梁,临近既有线及既有线施工,地质灾害及其他高风险工点。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参建贵广铁路、沪昆客专贵州段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各参建单位须协同合作,共同参与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积极实施风险管理,结合工程实际,认真总结和积累资料,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工程实施动态、有效的风险控制和跟踪处理。3第二章风险管理体系第四条贵广铁路、沪昆客专贵州段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由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组成。各单位按照安全质量管理职责开展风险管理工作。贵广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贵广铁路、沪昆客专贵州段风险评估与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总经理组员:安全质量部、工程管理部、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综合部负责人,现场指挥部负责人,各参建单位现场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贵广铁路、沪昆客专贵州段风险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计阶段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程部,施工阶段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质量部。参建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须设立相应的风险评估与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或委托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的专业机构)进行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第五条公司成立高风险隧道重大技术方案管理小组,以加强对高风险隧道复杂岩溶(暗河)、突水突泥点、断层破碎带等复杂地质地段重大技术方案的管理。管理小组由公司和设计单位人员组成,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公司各副总经理和设计院指挥部(项目部)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公司各部门、段落4指挥部负责人,设计院指挥部(项目部)专业设计负责人组成。技术方案由公司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查,由工程部牵头管理;安全及工程措施由公司分管副总理负责组织审查。公司成立隐患排查整治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分管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公司相关部门、指挥部有关人员组成。牵头部门为公司安质部。公司成立风险管理专家顾问组,其成员由公司相关人员及在路内外的高校、设计单位、科研机构、施工单位及相关管理机构聘请的具有风险管理经验的专家组成,实施办法及组成名单另文公布。第六条参建各方职责一、建设单位1.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专家对勘察设计单位提出的高风险工点及风险等级建议进行论证,确定高风险工点及风险等级。2.将高风险工点的风险控制措施纳入施工图审核的范围,在组织施工图审核时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检查、优化和完善,组织制订风险管理方案;并将风险管理方案、风险控制措施等纳入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将风险管理责任、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费用等纳入相关合同。3.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安全管理体系管到工班、技术管理体系体现在工序、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到检验批的要求,认真编制质量5安全管理体系文件。4.严格开工条件审查,加强过程复查和现场监控。施工组织要求的人员、设备、技术方案、临时设施等必须达标后方可开工,不符合条件的严禁开工;开工后督促施工单位严格做好现场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施工作业指导书和作业卡片组织施工,文明施工,做到事事有流程、事事有标准、事事有责任人,通过深入推进标准化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5.定期巡检监理单位的工作,对重点监控点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水保进行每月定期分析,保证重点监控点工程始终处于可控状态。6.对风险控制工作实施动态管理,加强高风险隧道重大技术方案的管理,已评估并有防范措施的工程风险发生变化的,须立即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研究,确定风险等级,调整风险控制措施。对施工过程中揭示的未纳入设计的重大潜在风险,立即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研究,确定风险等级,补充风险控制措施。7.建立风险预警、响应及信息报送机制。严格执行有关事故报告制度。凡发生等级事故或多次发生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的非等级事故,必须认真组织开展事故分析。二、勘察设计单位1.勘察设计单位是风险防范的主要责任单位,负责组织实施6施工图阶段经评估为高风险和极高风险的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负责对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进行专项超前地质预报设计,查明隧道不良地质及风险源分布,细化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防排水等关键工序的施工要求,完善设计方案并现场指导风险地段重点部位的超前地质探测。2、认真贯彻地质选线、环境选线的原则,加强区域地质勘察和环境调查,从设计源头上规避和降低风险。3.加强现场施工设计配合工作。配齐配强现场设计配合组力量,建立现场快速决策制度;根据施工过程中揭示的实际地质情况,及时调整措施、优化设计。4.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实际情况,优化隧道初期支护设计,加强隧道初期支护的刚度和强度,加强超前小导管和拱架等支护措施的设计,加强锁脚锚杆(管)的设置。5.落实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完善高风险隧道的施工防灾应急预案,必要的声光报警、应急通讯、疏散标志、应急照明、逃生通道、应急排水和逃生装备等系统以及环境监测应纳入专项设计。6.指定专人负责隧道水文地质的调查、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工作;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分析评估成果的正确性负责。三、施工单位1.施工单位是风险控制的实施主体,应建立决策管理体系,强化资源配置和组织管理。局级指挥部要成立局级督导组,及时7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其上级管理单位应成立巡视组,定期检查督导,解决问题,分析原因。2.施工单位局级指挥部必须指定1名领导负责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确保数据真实,分析认真,反馈及时。对有高风险隧道及隧道相对集中的标段,还应成立局级安全质量包保组。3.要按合同要求、投标承诺配备隧道专业、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和机械设备。施工现场采用架子队管理模式,隧道架子队九大员必须由从事过隧道施工的人员担任。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等关键工序要由专业化队伍施作。4.要按照风险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局指挥部、项目部风险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安全风险管理人员,配置专用风险监测设备,对工程风险实施有效监测和管理。并编制高风险工点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经局指挥部技术负责人审定后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建设单位批准。5.按照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和作业标准,组建专业队伍和专业作业班组,配置相应机械设备,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并派专职安全风险管理人员现场监督。6.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对所在标段范围内的高风险工点逐一进行分析,逐条细化风险控制措施,编制风险管理实施细则,并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审定后,纳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8风险管理实施细则应包括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规程等支持性文件,风险管理机构及职责划分、人员安排、培训,现场警示、标识规划,设备器具及材料准备,现场设施布置,作业指导书清单,监控、量测及预警方案,应急预案及演练安排,过程及追溯性文件格式和要求等。7.明确每个高风险工点的具体责任人,落实责任制,制定施工安全分级管理和安全隐患分级督办制度。对参与高风险工点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针对性的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和风险防范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8.建立危险源辩识、分析、分级制度,进行动态管理。必须将有关风险控制措施、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向作业队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进行详细说明,并监督作业人员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作业标准施工。9.建立以指挥长为组长的高风险重大施工技术方案决策机制。成立专家组常驻工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建立由局指总工程师组织的重大技术方案编制审核机制,并报设计和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强化施工组织(方案)及安全预案编制,加强逃生应急演练。10.建立风险预警、响应及信息报送机制。四、监理单位1.监理单位是风险防范及控制的检查单位。应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建立分级督办制度。92.应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风险识别和评价,对风险监测方案、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作业指导书、作业标准和专业架子队组成及培训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实施全程监理。3.指定专人负责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帷幕(径向)注浆、开挖支护等关键工序的旁站监理,对安全保证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现场存在问题按建设管理程序处置,确保施工现场严格按设计文件落实到位。4.按公司《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实施办法》做好超前地质预报监理工作。对高风险隧道超前地质钻孔的实施情况实行日报制度,超前炮孔的实施情况要记录到监理日记中,并实行月报制度,以规避和化解施工风险,及时掌握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情况。5.建立风险预警、响应及信息报送机制。第三章风险评估与识别第七条风险评估与管理应贯穿于设计和施工全过程,各参建单位必须根据地质、施工环境和条件对风险工程实施动态、有效的风险控制和跟踪处理。第八条在初步设计阶段,勘察设计单位应对高风险工点的风险因素作进一步识别,须调整风险等级的应及时向公司提出建议;应按照确定的风险等级,系统制订与之匹配的风险控制措施,因此产生的工程费用纳入初步设计概算。10在施工设计中要进一步完善风险控制措施,提出风险防范注意事项。及时提交包括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防范注意事项的勘察设计文件。第九条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施工单位是施工阶段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实施主体,其他各参建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实施风险管理。1.本阶段开展以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为重点,注重环境风险,兼顾质量、工期、投资控制(成本控制)等风险管理,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任务、目的和要求,针对贵广铁路、沪昆客专贵州段各标段不同的工程技术特点,确定评估与管理对象、目标和方法。2.施工阶段应根据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结果,依据施工地质、资源配置及实施方案进行再评估,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着重于施工管理、措施评价和落实。3.施工单位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对承担任务范围内的高风险工点逐一进行分析,逐条细化风险控制措施,并编制风险管理实施细则。风险管理实施细则经监理单位审查、公司审定后,纳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第十条公司管辖的高风险隧道工点1.贵广铁路:太阳庄隧道、油竹山隧道、斗篷山隧道、三都隧道、岩山隧道、天平山隧道、胡山隧道、坪山隧道,高天隧道穿越暗河段、团寨隧道穿越刘家庄断层溶蚀段及东科岭隧道11DK553+700~DK554+800段按Ⅰ级风险隧道进行管理;李家院隧道、平寨隧道、大寨隧道、羊甲隧道、同马山隧道、高兴隧道、百乐坡隧道、黄岗隧道、洛香隧道、高青隧道、金宝顶隧道、其岭隧道、田坝岭隧道、宝峰山隧道、东科山隧道、蒋家隧道、两安隧道、大岐山隧道、两广隧道、北岭山隧道、佛山隧道等21座隧道按Ⅱ级风险进行管理。2.沪昆客专贵州段:哪嗙隧道、大独山隧道、岗乌隧道、高家屯隧道、斗磨隧道等5座隧道按Ⅰ级风险隧道进行管理;栋梁坡隧道、格冲隧道、沙坪隧道、茅坪山隧道、白岩脚隧道、丫口寨隧道、捧古隧道、大茶山隧道、刘家庄隧道、
本文标题:04贵广铁路 沪昆客专贵州段风险管理实施暂行办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29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