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1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1.2 亚洲和五个地区(区域地理)
第2课时亚洲和五个地区基础梳理1.亚洲地势总特征:地面起伏大,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低重要地形区(1)自然环境世界第一大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洲东西距离最长的洲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①半球且大部分位于②半球位于③西岸,北临④,南临⑤地形和河流世界最高的高原:⑥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高大的山脉:⑦华北平原、伊朗高原、印度河平原等东北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1)自然环境面积最广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东部和南部是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复杂的气候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⑧气候显著,⑨气候分布最广亚洲气候类型(9种)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季风大陆性发达国家: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较快的国家: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三类产业的划分(2)人文环境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亚洲约⑩人,占世界总人口的人口自然增长率:1.4%(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2.2%;最低的大洲是0.0%)多样的地域文化亚洲大小民族个左右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经济发展差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流通、部门36.8亿61%非洲欧洲1000日本农业服务2.五个地区旅游资源丰富(1)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位置:亚洲的东南部范围:半岛、群岛交通:海峡被称为联系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气候热带雨林:马来群岛大部分、马来半岛南部热带季风:中南半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主要农作物粮食:水稻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主要河流:红河、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新加坡华人占77%马来西亚华人占25%中南马来马六甲湄公(2)中东长期的热点地区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两伊战争:伊朗—伊拉克1991年海湾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2003年由发动伊拉克战争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两洋: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红海)三洲:亚洲、非洲、五海:按顺时针方向排列为阿拉伯海、、地中海、黑海、(湖)以色列伊拉克美国欧洲红海里海(2)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三条重要的石油输出运输线经马六甲海峡运往绕非洲南部经苏伊士—西欧、主要产油国:、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匮乏的水资源:气候炎热干燥→河流稀少→河流湖泊水的分配和争夺→引发战争文化差异多数人信仰: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圣城→耶路撒冷日本好望角地中海北美沙特阿位伯伊斯兰教平原:以莱茵河为界,以西为,以东为山地:北部的山,南部的山(3)欧洲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35°N~60°N之间,属于带海陆位置:本区北临洋,西临洋,南临海范围:本区大致分为:北欧、西欧、南欧、中欧四部分海岸线十分曲折,多半岛、岛屿和海湾半岛北部:南部:、、岛屿: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冰岛内海:北部的、南面的、东南面的边缘海:海湾: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深受冰川作用的影响北温北冰大西地中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波罗的海地中海黑海北海比斯开湾西欧平原波德平原斯堪的纳维亚阿尔卑斯(3)欧洲成因气候深受大西洋影响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60°之间,属气候,深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海陆分布西临大西洋,受海洋影响。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地形中部为平原,山脉走向利于海洋温和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和提高冬季的作用东西差异:西部是气候,东部是气候南北差异:北部是气候,南部是气候地区差异温带增加降水气温温带海洋性温带大陆性极地地中海(3)欧洲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地区对外贸易发达:对外贸易最发达的国家为工业分布:西起向东到,北起南部,南至境内河流特点:河网较密,水量充沛且全年流量稳定,河流短小主要河流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山地,注入,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向北流入,它流经德国鲁尔工业区居民以种人为主人口分布:人口稠密区沿着和略成“十”字形人口增长: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洲经济黑海北海白煤矿工业地带最低德国英国波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意大利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各大洲之首↓粮食:生产落后,产量低↓↑环境:开垦草原、砍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种人的故乡位置和范围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西临赤道横穿中部,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自然环境地形:高原为主,称为“”气候人口:6亿多人种:90%以上是黑种人,有“”之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称为“”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原因:殖民主义者长期占领和疯狂掠夺特点: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出路:发展民族工业、多样化农业人口、粮食与环境印度洋大西洋高原大陆热带大陆黑非洲南极以为主北极以为主(5)极地地区冰雪覆盖的地区位置:66°34′N以北,66°34′S以南范围北冰洋大部分及沿岸的亚、欧、北美的北部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气候南极:“白色沙漠”,风库,气候严寒北极:温度、降水量比南极,风比南极动物南极:企鹅北极:地形稍高小北极熊高原海洋问题:南极的鲸及北极的北极熊、海豹、海狮遭到滥捕滥杀措施:签订《南极条约》科学考察:中国的考察站——长城站、、昆仑站、黄河站(5)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宝地资源南极丰富的矿产:煤、铁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无数的海洋生物北极:石油、天然气、煤、铁自然环境: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中山站知识升华1.亚洲主要地理分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位置示意地形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区,如关东平原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主要地形区:湄公河平原三大地形区:北部喜马拉雅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主要地形区:天山、帕米尔高原、图兰平原、哈萨克丘陵气候季风气候显著;东部为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高温;主要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热带季风气候(6月~9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10月~次年5月为旱季,盛行东北季风)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大河东流;东部岛屿、半岛河流短促;主要有长江、黄河、鸭绿江、图们江等大河南流,上游侵蚀作用显著,水能丰富;下游沉积多平原;主要有湄公河、红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两大河流:印度河和恒河,源自喜马拉雅山,分别注入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多内流河:主要有锡尔河、阿姆河、乌拉尔河;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强化专练1.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分析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3)乙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温泉两万余处,请说出其主要成因。(4)图中丙国A、B、C、D四地中,地带性土壤呈酸性的是地。解析本题以区域图为切入点,考查亚洲有关的地理知识和综合思维能力。根据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可分析西部与中、东部地形与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结合海陆位置与地形可分析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在板块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带来大量地热资源;A、B、C、D四地位于我国,南方土壤呈酸性。答案(1)西部地形平坦,多为平原,以耕地为主;中、东部多丘陵、山地,以草地、林地为主。(2)人口和城市多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3)乙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众多的火山活动带来大量的地热资源。(4)C2.中东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理特征比较中东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区域定位地形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尼罗河谷地、河口三角洲、两河流域高原为主,“高原大陆”。主要地形区: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非高原、东非裂谷带、刚果盆地气候炎热干燥。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炎热多雨,有“热带大陆”之称河流湖泊河流少,水量小。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死海除刚果河外,其他河流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刚果河、赞比西河、尼日尔河、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经济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经济以出口石油为主,人均收入高;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主要出口矿石、森林、畜产品和热带经济作物;主要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2.下组图分别为非洲“某地区的自然景观图”、“景观分布及气候图”。读图回答(1)~(3)题。(1)图①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最可能出现在图②中的何处()A.甲B.乙C.丙D.丁(2)图②中面临沙漠化威胁最大的地区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3)图③反映的是图①中何地的气候状况()A.ⅠB.ⅡC.ⅢD.都不是解析(1)甲处由南向北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和热带荒漠带,与图①的自然景观变化相同。(2)图②中甲和乙所示地区是撒哈拉沙漠地区,沙漠化威胁最大。(3)图③中气温终年较高,最高出现在4月,降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反映的是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与Ⅱ反映的气候状况相同。答案(1)A(2)A(3)B考向调研考向一欧洲西部与南极大洲【例1】(2009·浙江文综)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4)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判断依据是什么?解析(1)只有极圈以内的地区才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这是由黄赤交角的存在决定的,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地球上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出现了极昼和极夜现象。(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面向广阔的大西洋,常年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加上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而乙地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虽临海,但海域面积小,对它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因此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3)该地区第四纪主要的外力作用表现为冰川和流水的侵蚀作用。主要表现为峡湾海岸、冰碛湖群、冰碛平原以及河谷等。(4)从图上信息可以判断,该地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波的尼亚湾沿岸,因为这里地形平坦广阔,城市密集,铁路、公路和海运交通便利。答案(1)66.5°N及其以北地区。原因:黄赤交角为23.5°,地球公转导致昼夜交替消失。(2)甲地: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西临大西洋,盛行西风,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迎风坡,暖流经过。乙地: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相对较少,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较大。背风坡,海域面积小,海洋水汽较少。(3)冰川作用、流水作用。西部海岸线曲折,多峡湾;湖泊广布,东部形成冰碛湖群;河流平行状排列,湖泊多位于河流中上游。(4)主要分布在波的尼亚湾沿岸地区。理由:主要城市分布在海湾沿岸地区;铁路和公路环绕海湾分布;众多河流的下游;地形平坦。【预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B、C、D为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的代号是。(2)A、B、C、D四处科学考察站中,离北京最近的是。(3)E地夏季的气候特点是,F地冬季的气候特点是。解析读清题目中的南极洲图是解答本题的基础。读图可知,图中A、B、C、D四个科考站分别为中国的长城站、中山站、美国的阿蒙森—斯科特站、位于南极半岛上的某一科考站,四站中,A、C、D均位于西半球,只有B与北京同处东半球,故离北京最近的是B。图中E位于新西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影响,全年温和,降水均匀;处澳大利亚西南一隅,属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当地冬季时F地气候特点表现为温和多雨。答案(1)A(2)B(3)全年温和,降水均匀温和多雨考向二西欧、非洲南部及南美洲【例2】
本文标题:201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1.2 亚洲和五个地区(区域地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41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