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10-淮安“十二五”规划发展研究
1关于淮安“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和发展战略的初步思考中共淮安市委研究室(2010年9月)“十二五”时期是淮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科学谋划淮安“十二五”发展,必须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准确把握淮安发展的新特征,研究新形势,制订新目标,提出新举措,推动经济社会更加全面、更加协调、更可持续发展。在前一阶段开展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淮安“十二五”的发展作了初步的思考。一、关于淮安“十二五”时期发展面临形势和所处阶段的初步认识科学编制好“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准确地把握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形势。应该说,“十二五”时期淮安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国际环境看,全球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淮安既迎来了承接新一轮国内外产业加速转移的难得机遇,也面临着金融危机对欠发达地区影响滞后效应逐步显现,推行低碳经济对经济发展要求2进一步提高的重大挑战。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期,淮安既拥有着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科技进步日益加快、体制机制更趋完善的有利条件,也承受着资源、生态、环境等发展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的巨大压力。从区域环境看,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加速实施,既为淮安加快借港出海、扩大对外开放拓展了外部空间,也对我们应对更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提出了严峻考验。从自身情况看,经过多年的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积累,淮安既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也突出存在经济总量较小、产业层次较低、发展不够平衡等现实矛盾和不足。“十二五”时期,将是淮安经济社会发展大跨越、综合实力大提升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是淮安全面小康社会建成期。按照省委省政府“两个率先”的发展要求,淮安要于2015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战“十二五”、全面达小康是引领淮安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这一时期,是淮安综合实力赶超期。目前,淮安已进入了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外向化提升互动并进的发展快车道。“十二五”期间,必须紧紧围绕解决好发展不足、发展不够、发展不快的问题,坚持跨越式发展不动摇,不断提升我市经济实力,尽快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这一时3期,是淮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期。转方式调结构是“十二五”的发展主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弯道加速、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三个明显提升,即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二次产业中占比有明显提升、现代服务业在三产中占比有明显提升、经济开放度和外向度有明显提升。这一时期,是淮安城市发展加速期。“十二五”期间,淮安中心城市建设面临着实施经过新一轮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和承办2014年省运会两大机遇,我们要高举这两面大旗,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着力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努力把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做优做美。这一时期,是淮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期。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更加注重和谐社会建设,是加快“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必须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与自然更加融合,社会环境更加和谐有序。二、关于淮安“十二五”时期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的初步设想(一)初步思路根据对淮安“十二五”发展形势和发展阶段的基本研判,我们初步考虑,淮安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4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流通、繁荣大文化、开发大旅游等“五大建设”,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生态立市、科技兴市、借港出海、城乡统筹等五大战略,为全面建成小康淮安,加快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二)初定目标依据长三角地区发展总体规划、省委省政府对淮安的发展定位和淮安的发展实际,我们初步考虑,“十二五”时期淮安发展的战略定位是: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江苏新兴先进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基地、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三、关于淮安“十二五”时期发展主要举措和重点工作的初步研究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解放思想来破解难题,通过改革创新来加快发展,通过创先争优来进位赶超,具体做到“六个不动摇”:一是坚持又好又快发展不动摇,把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统一起来,一手抓总量扩张,加大项目推进和有效投入力度,一手抓发展方式转变,围绕靠扩大开放、靠科技创新、靠人才支撑的“三靠”策略,全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互动并进。二是坚持借港出海、扩大开放不动摇,5抢抓用好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等重大发展机遇,着力拓展对外开放通道,不断提升台资集聚水平,加速形成台资集聚新高地。三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动摇,围绕建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加快特色城市化建设,全面提升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推动县城建成各具特色和富有竞争力的中等城市,建成一批示范镇、卫星镇和特色镇,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梯次辐射的城乡一体化格局。四是坚持发展为民理念不动摇,把富民作为工作的第一目标,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以开放的理念繁荣发展社会事业,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更好的改革发展成果。五是坚持生态环保优先不动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加快重点生态环境项目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生态市。六是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不动摇,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面加强执政能力、先进性和党风廉政建设,为建设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美丽富庶新淮安提供坚强保障。围绕淮安“十二五”时期发展的初步设想和主要举措,我们应集中力量,集聚资源,突出抓好一些事关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的重点工作:一是着力打造三大千亿元产业基地。瞄准“十二五”末特钢、电子信息、盐化工新材料三大产业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目标,以淮钢特钢、振达钢管为依托,重点发展壮大特钢棒材产业链,加快特6钢产业的高端化、规模化步伐,力争成为全省最大的特钢产业基地;以富士康(淮安)、达方电子等企业为龙头,扩大产品门类,打造苏北最大的IT产业基地;充分利用淮安岩盐资源优势,以盐、碱为基础,以盐化工园区为载体,以化工新材料为主导方向,努力打造中国“新盐都”。二是放大台资高地集聚效应。继续强化对台招商,深化台资集聚内涵,大力引进产业层次高、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高、产出效益高的台资项目,引进与我市现有台资企业和优势产业相配套的项目,鼓励和引导在淮台资企业增资扩产、做大做强,争取终端产品制造、研发基地、总部经济向淮安迁移,提升台资集聚水平。三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淮安建成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按照“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的思路,坚持“组团相间、生态相连”,全力推进生态新城区、清河新区、楚州新区、清浦新城等片区建设,推动“三淮”空间实质性一体化。同时,坚持差别发展、以特取胜,推动县城建成各具特色和富有竞争力的中等城市,建成一批示范镇、卫星镇和特色镇。四是深入开展“新四城”创建。以创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为新的起点,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健康城市、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和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让淮安的“天更蓝、水更清、人民生活更美好”。7五是积极争创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区。借鉴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国内生态城市建设经验,以低碳生态理念建设淮安生态新城,积极推进生态绿化工程,发展绿色交通,推广节能减排、新能源利用,走大家规划、名家设计、富家开发之路,努力把生态新城建设成为生态相连、组团相间的城市特色展示区,提升淮安城市核心竞争力。六是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崛起。瞄准“苏北十强”目标,坚持把工业化作为县乡经济快速崛起的关键之举,把开发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和村创业点作为县乡发展工业的主战场,引导各县抓好具有地方特色的大项目、大产业,以特色产业群和特色产业带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力争2-3个县(区)进入苏北十强行列。七是全力构筑开放大通道。抓住用好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快铁路、航空、公路、航道、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推进连淮、淮扬镇、宿淮铁路建设,积极争取建设徐淮沪铁路,完成盐河航道“五改三”工程,加快淮安机场衔接道路建设,进一步拉近我市与连云港、南京、上海等城市时空距离,形成现代化、大容量的综合交通走廊。八是精心办好十八届省运会。珍惜省第十八届运动会由我市和徐州市联合举办的重要机遇,高举省运会这一来之不易的大旗,高水平建设场馆设施,推动淮安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新水平,向全省人民奉献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体育盛会。九是建8成华东生态休闲最佳目的地。围绕“运河之都,名人故里,美食之乡、生态家园”的形象定位,重点发展市区名人名城运河之都综合接待旅游区、盱眙山水名胜生态美食旅游区、洪泽悬湖渔乡百里古堤大湖风光旅游区、金湖鱼米之乡休闲度假旅游区和涟水千古酒乡生态休闲旅游区等五大板块,建设西游记文化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美食文化旅游产品、生态观光旅游产品四大精品,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城市功能和形象的提升,促进城市的整体转型,加快全国知名旅游城市建设步伐。
本文标题:10-淮安“十二五”规划发展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45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