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第四章-学前教育的课程(李生兰-学前教育学)
第四章学前教育的课程长春光华学院袁玉第一节学前教育课程的界定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学前教育课程是教育原则和教育计划相互作用的结晶,它包括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以及儿童的学习活动;学前教育课程应不断发展和完善,适合儿童发展的需要,并促进儿童的发展。幼儿园课程指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教育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二、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从隐蔽性和显露性两个维度出发,学前教育课程可分为隐蔽课程和公开课程两大类。(一)公开的学前教育课程公开的学前教育课程即显在的、正式的学前教育课程。它包括学前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切教育活动。(二)隐蔽的学前教育课程隐蔽的学前教育课程即潜在的、非正式的学前教育课程。它一般体现在托幼机构和班级的环境中,既包括建筑物、设备、器械、游戏材料、玩具等物质环境,也包括活动室的布置、各种活动区的设立、班级的规章制度等文化环境,此外,还包括保教人员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儿童同伴之间的关系等人际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一、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观点(一)成熟社会化的理论(二)教育训练理论(三)认知发展理论(一)成熟社会化的理论代表人物:埃里克森,格赛尔。重视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认为学前教育应该让儿童内在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和发展,,教育者应为儿童设计一个积极的、充满社会情感的环境,创设开展游戏活动的条件,尤其是要巧妙地布置角色游戏的情境,以促进儿童的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以儿童为中心,注意开放性。(二)教育训练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班杜拉。学前教育是为儿童的教育和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的,必须以最简答、最有效的方式方法,把准备学习的知识、技能、道德观念和社会规则教给儿童。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三)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强调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教育应该贯穿于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这种相互作用往往是自发产生的;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且顺序不变,在每一阶段中,儿童认识环境的方法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儿童发展的动力虽然来自内部,但有赖于儿童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提供适当的环境。二、学前教育课程的拟定(一)制订课程大纲(二)确立课程目标1、确立课程目标的依据:儿童教师学科(1)学科知识(2)教师的态度、行为及个性特征(3)儿童的行为(最为重要)2、目标的特性水平:促进儿童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1)第一种水平是儿童有时候能够主动的参与各种活动,正确地判断事物,控制自己的剩余精力,忘掉自己的失败,仍然有信心去实现自己的愿望。(2)第二种水平是儿童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迅速地、轻松地投入一项新的、不熟悉的活动。(3)第三种水平是儿童总是能够毫不犹豫地、轻松自如地参加各种新的、陌生的活动。3、目标的层次顺序按时间的范围划分,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可分四个层次1)每一个学年的教育目标2)学期教育目标3)一个月或一周的教育目标,也可以是单元活动目标4)幼儿园一日活动,一个活动或一节课的教育目标按教育目标指导的范围来划分,分成四个层次:1)本园的教育目标2)本班的教育目标3)不同活动组的教育目标4)每个个体的教育目标编排课程的形式一、认知发展理论强调:1.给儿童提供直接操作物体的机会2.教室中陈列的活动材料应该是真实的、具体的3.设计的一切活动和计划必须和课程内容紧密联系4.给儿童提供不同难度、不同挑战水平的活动二、教育训练理论1.提出所期望的理想行为是可达到的2.通过引起儿童的一个正确反应来激发儿童的学习行为3.及时、准确、适当地对儿童的学习行为进行强化三、成熟社会化理论1.儿童学习的内容既要符合社会的要求,又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2.不要把儿童置于他们还没有做好学习准备的环境中去3.教室要有轻松、愉快、自由、平等的氛围课程观自评表,测查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课程观。1-6点评分认知发展观教育训练观成熟社会化第三节学前教育课程的方案一、发展儿童认知的课程方案(一)教育目标(1)发展儿童的分类、序列、数量、时空概念等方面的逻辑思维技能;(2)丰富儿童的自然常识社会知识;(3)发展儿童描述事物的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4)培养儿童设计、组织、评价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的能力;(5)提高儿童与别人交往的技能、合作的能力;(6)培养儿童成功地完成任务的毅力;(7)训练儿童心理活动的技能一、发展儿童认知的课程方案(二)教育内容(1)主动学习(2)设计和评价(3)语言表达(4)再现(5)分类(6)序列(7)数概念(8)时间关系(9)空间关系一、发展儿童认知的课程方案(三)教师的作用由于发展儿童认知的课程方案强调儿童的自发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所以,教师在该课程方案的作用就是为儿童投入这种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一,教师要仔细观察儿童,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制定科学的一日活动时间表。第二,教师要合理安排大组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引导儿童与成人、同伴的相互作用。第三,教师要鼓励儿童自由探索材料,使儿童的认知活动从简单、低级的形式向复杂、高级的方向发展,以不断提高儿童的抽象思维水平。三、陶冶儿童情感的课程方案(一)教育目标(1)培养儿童积极的自我意识、自尊心、自信心和良好的心境;(2)增长儿童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经验(3)发展儿童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能力;(4)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培养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5)发展儿童的身体活动技能。三、陶冶儿童情感的课程方案(二)教育内容(1)个性(2)社会性(3)身体运动(4)知觉(5)语言(6)认知三、陶冶儿童情感的课程方案(三)教师的作用陶冶儿童情感的课程方案指出,教师的作用集中反映在与儿童相互作用的质量上。第一,教师是儿童学习的反应者、促进者,观察、评估儿童发展状况,为儿童提供社会化经验和环境。第二,教师是儿童情感的支持者、引导者,帮助儿童认识环境,利用环境,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抑制不良情绪的发展。第三,教师是儿童的伙伴、朋友,与儿童一起游戏,共同活动,对不同的儿童,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相互作用。四、训练儿童行为的课程方案(一)教育目标(1)发展儿童的前阅读技能;(2)发展儿童的前书写技能;(3)发展儿童的前计算技能;(4)发展儿童的前社交技能;(5)发展儿童的艺术创造技能;(6)发展儿童的健康和安全技能。(二)教育内容(1)前阅读技能(2)前书写技能(3)前计算技能(4)前社交技能(5)艺术创造技能(6)健康和安全技能四、训练儿童行为的课程方案(三)教师的作用一方面,表现在组织儿童进行活动的程序安排上:教师判断儿童在某方面的操作水平,为儿童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评估儿童的操作水平,使儿童达到特定的操作水平,逐步提高学习材料的难度使儿童向更高操作水平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还体现在正确运用社会性表扬上,这有四种表现形式:(1)一般性表扬(2)描述性表扬(3)表扬邻座儿童(4)暂时离开集体★第四节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一、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原则(一)承认儿童的权利(二)反映民族特色(三)面向世界(四)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五)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第四节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二、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全面性启蒙性社会性发展性灵活性(一)全面性为什么:1、是实现托幼机构教育任务的需要2、是儿童整体发展的需要3、是世界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发展的需要怎么做:1、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要全面2、每一方面的发展要均衡(二)启蒙性为什么:1、学前教育的性质决定的(起始阶段)2、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决定的3、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怎么做:1、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2、选择儿童必要的和有效的学习内容(三)社会性为什么:1、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地理环境、气候等都都能增长儿童的知识2、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环境也是独特的内容3、社会生活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内容怎么办:1、联系幼儿生活的自然与社会2、内容选择注意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四)发展性怎么办:1、课程内容不断更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2、内容要不断扩展扩宽,以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如何做:1、课程内容的选择注重时代性、丰富性2、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五)灵活性为什么:1、不同的托幼机构课程内容不应完全一致(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条件)2、不同的教育对象,课程内容也应调整(不同人、不同班级、不同幼儿园)怎么办:1、教师要根据一日生活常规,随机应变。(挖掘教育价值)2、善于利用偶发事件作为随机教育的素材3、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学科内容,灵活选择。三、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策略儿童学习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操作、游戏、模仿、交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为不同的儿童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当班级儿童改变时,儿童的兴趣、爱好、能力、需要也会随之而变化,课程的策略就要做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反映儿童的学习状况,与儿童个体发展的水平相适应,促进儿童个体的成长发展。其次,要为儿童不断提供新的学习机会,鼓励儿童的自发活动、自由游戏,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发展自我。再次,要为儿童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和材料,发展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的自我意识,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培养儿童体育运动技能、自我保护技能和社会交往技能。最后,要鼓励儿童参加大组活动;同时也尊重每个儿童,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参与游戏、活动,还是放松、休息;允许儿童在众多的活动中自由选择,为儿童提供自选活动的材料和时间。此外,还要兼顾特殊儿童的需要,施与不同的课程策略四、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实施(一)开始环节的指导1.兴趣导入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学活动的内容以及要操作的活动材料决定。借助新奇的玩具、材料、学具、教师生动夸张的语言及行为表演等外部因素借助他们内在参与态度和情感的激发2.游戏导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小游戏语言游戏、音乐游戏、手指游戏、建构游戏等3.情境导入创设情境导入学习主题可以是真实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是教师预设的相关情境4.问题导入利用巧妙设计的问题引发幼儿的学习愿望,可以帮助他们尽快导入到新的学习主题(二)展开环节的指导1.注意观察,及时捕捉教学契机抓住幼儿身上出现的稍纵即逝的困惑、冲突、疑问、语言、动作等信息。2.善于提问,推进教学进程前置式的问题、后置式的问题;设问、反问、追问;启发开放的问题、简单封闭的问题。3.积极回应,激发互动教师对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反应,可以即时回应也可让其稍微等待(三)结束环节的指导1.注意教学过程结束的策略教师用语言结束教学活动。可以简单总结教学内容,归纳学习的关键经验,明确告诉课堂教学活动结束。教师用行动结束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带领幼儿做游戏,或引导他们在收拾玩具、整理场地的活动中结束教学活动。2.做好延伸活动教学的结束阶段,教师要将于本次活动相关的延伸活动嘱咐给幼儿,有的活动就是在延伸互动中结束,且需要让幼儿在课后甚至家中去完成。3.及时做好教学评价自评、他评第五节学前教育课程的评价学前教育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教师评价课程的形式主要有两种:评价儿童的发展、评价课程的所有环节。★一、评价儿童的发展首先,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来评价儿童。(直接与儿童谈话,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其次,教师应对儿童多进行纵向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儿童,今天与昨天比较)再次,教师应对儿童少进行横向评价。(不应反复把儿童和同伴、常规进行比较)二、评价课程的所有环节评价课程目标制定是否适宜评价课程内容的确定是否适合孩子的发展评价课程形式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有计划性、稳定性,又偶发性、灵活性。了解评价的作用:(一)评价应有利于改进和发展课程(二)评价中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三)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四)评价应客观真实了解课程评价的原则:(一)评价应有利于改进和发展课程(二)评价中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三)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四)评价应客观真实主要内容性格概述及维度123气质类型和性格类型
本文标题:第四章-学前教育的课程(李生兰-学前教育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47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