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北京旧城四合院更新设计论文
北京旧城四合院更新设计论文摘要:由理想和低限两种情景方案,可以通过改变回迁率,从而演变出更多种小部分外迁方式的方案。通过这种情景模拟的方法得到的准确数据,可以给四合院的更新改造设计提供直接控制指标与依据,从而达到降低人口密度,提高居民居住质量,改善居住环境的最终目的。正文:北京四合院是北京城市文化的代表,是我国北方最具民族特色的历史传统建筑,现在仍然大面积占据着北京中心城区。因此,在我国快速发展和城市建筑迅速更新的浪潮中,围绕北京四合院该如何保护和改造更新一直存在争论。1、研究背景为了更好地发展北京旧城,北京市政府在总体规划中提出了疏解中心城人口与功能的政策。在这样的前提下,《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和《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相继出台,并提出降低居住人口密度是改善四合院居住条件的首要任务,也是保护规划实施的关键。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其中有关人口规模规划“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其中旧城居住人口“控制在110万人左右”。在城镇人口引导与分布中“严格控制中心城人口规模,进一步疏解旧城人口,合理调整中心城的人口分布”。《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在居住人口规划中,根据居住人口的现状调查结果,将居住院落的人口密度共划分为五级。保护规划中需要降低IV级、V级住宅的居住人口密度,使其至少达到Ⅲ级以上标准,以改善居住条件。保护规划中需要降低IV级、V级住宅的居住人口密度,使其至少达到Ⅲ级以上标准,以改善居住条件。2、现状分析2.1研究范围及其历史沿革本次研究范围是北京市大栅栏历史文化保护区中位于延寿街东侧,耀武胡同与茶儿胡同之间的29、30、31、32、33、34、35号等7四合院所在的区域。大栅栏地区是北京旧城中重要的历史街区,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商业街,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至今已有570多年历史。清代末及民国以来,成为北京综合性的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解放后,大栅栏仍是北京最繁华最具传统特色的商业街,至今保留着瑞蚨祥绸布店、同仁堂药店、张一元茶庄、亨得利钟表店、庆乐戏院等京城百年老字号。大栅栏的部分区域仍基本保持着原有街区胡同的空间特色,并有较多的历史遗存。其中很多遗存反映了从金中都、元大都到明清两代北京城变迁的部分历史痕迹。2.2数据分析2.2.1人口密度分析根据现场调研及有关部门所提供的资料,对研究范围内的7个院落进行了数据整理、分析。29-35号院落合计的人口密度级别是Ⅳ级,这类院落属于拥挤型,不适于居民居住生活;其中,31号、33号院落为私人产权,若除去这两个院落,其它院落合计的人口密度级别将达到Ⅴ级,这类院落属于特挤型,居民的生活环境极差。以30号院为例,院落的住宅用地面积为498.91㎡,居住人口为9人,人均住宅面积为8.05㎡/人,人口密度级别是Ⅴ级。院落间人口密度的落差很大,其中31号院落的人均住宅面积为76.75m2/人,33号院落的人均住宅面积更高达81.73㎡/人,人口密度级别为I级,居住环境质量较高。33号院落的人均住宅面积是30号院落的约10倍,院落间居民的生活环境差别较大。在实际调研的过程中,作者发现有很多四合院用于出租,院内实际居住人口较多,但在册人口较少。由于出租屋内的人口流动性比较大,所以上面的数据都是根据在册人口统计的,有些院落内的实际人口密度还要大,居民生活质量不高。但是由于较低的房租,仍然吸引了不少低收入者。2.2.2家庭结构分析根据现场调研情况,将基地内家庭构成分为四类:类型Ⅰ:两位老人独居:生活条件尚可,儿女有能力外出买房居住。类型Ⅱ:老人与已婚儿女居住:一间房屋被分成几户,密度大人口多,第三代成年后又会带来新的居住问题。类型Ⅲ:夫妻二人+未成年儿女:多数生活条件不佳,居住空间小,又无能力搬出,少数家庭经济条件好,能够满足两室一厅厨卫完整的格局,此类型出现明显的分化。类型Ⅳ:夫妻二人和待婚子女:此类可以看成第二类的衍生一代,成年子女无力搬出到达适婚年龄却无力结婚。可以看出,调查7个院落,共54户,家中有老人的占总数的7成以上,说明整个区域人口偏老龄化,四合院对老人的吸引力远强于年青人;院落里已婚夫妇占少数,且家中很少有小孩,存在断代现象,预示着整个区域人口将出现负增长。更新规划中应坚持可持续设计理念,注意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既能满足当前老年人居住活动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的生活工作需求。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得看出研究范围内人口密度过大、家庭结构严重老龄化、居民生活质量较低等问题。3、人口疏散的新探索——情景模拟3.1简述情景模拟改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居住条件,首先要降低居住人口密度。降低四合院的人口密度是改善四合院环境,提高居民质量的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考虑到实际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所以我们给出了2种情景模式。按照《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2020)》提出的北京旧城人口疏散要求,旧城人口从165万降至110万,也就是需要迁出旧城内约35%的人口,要求在15年内完成的。如果在进行方案设计时采用上述数据作为控制指标,相当于通过一次改造完成15年内的人口疏解任务,是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所以拟定的理想模式的迁出率为35%~40%。但由于居住范围内的居民结构、院落产权复杂,人口疏散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限定底限模式的迁出率为15%~20%。这两种情景回迁率都较大,保留了地区内一定数量的原住民,属于小部分外迁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延续旧城的文化内涵,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居民生活环境。3.2理想模式在理想模式中,按照迁出率为35%~40%进行人口疏散,并在整体上将人口密度降低到了Ⅲ级,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15.74㎡。以现状最为恶劣的30号院为例,在院落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居住人数从62人降低至37人,人均居住面积从8.05㎡增加至13.03㎡,给四合院的更新改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行性。改善后的四合院基本上恢复了原始形态,最大程度的扩展了院落空间,在院落中增加了绿化面积,改善了生活环境。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尽量恢复原有院落结构,并且保证每户居民都有卧室、起居、厨房,尽量增设卫生间。3.3低限模式设计中的7个院落,建筑密度由81.3%下调为78.9%,有了较小范围的下降;在平衡研究范围内人口密度的同时,降低高密度院落的居住人口数量。居民人数由161人调整到137人,居民人均面积从12.25㎡上升至14.04㎡。改善后的四合院拆掉了所有的临时建筑,扩大了院落公共空间,增加了绿化面积,更解决了部分房间的采光问题。但是,由于个别院落存在二层建筑,为了保持院落原貌,予以保留,采光问题没有得到全部解决。4、总结理想模式可以针对私人产权院落较多且有比较多的居民同意搬迁的情况。这类情况可以比较明显的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有利于四合院传统院落形态的恢复。这种方案更有利于将四合院长期存在的问题一步到位的解决,提高传统四合院对居民的吸引力。低限模式主要针对大部分居民不愿搬迁,或者因产权复杂搬迁不便的情况。对院落进行较小程度的整理,尽可能多的保留现状建筑,对院落中的临时建筑进行清理,还原原有的院落空间。这种方案主要解决近期人口疏散问题,并可以针对将来可能出现人口迁出情况,进一步拓展院落空间,恢复传统院落形态,做到逐步疏散人口的目的。由理想和低限两种情景方案,可以通过改变回迁率,从而演变出更多种小部分外迁方式的方案。通过这种情景模拟的方法得到的准确数据,可以给四合院的更新改造设计提供直接控制指标与依据,从而达到降低人口密度,提高居民居住质量,改善居住环境的最终目的。参考文献:[1]汤羽扬,刘昭祎.人口疏解情景下的北京旧城四合院居住条件改善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11,(4).[2]单霁翔主编,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编.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3]马炳坚编著.北京四合院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4]陈刚,朱嘉广主编.胡同——四合院[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5]赵秀池,刘欣葵著.北京中心城人口疏解与新城发展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6]刘世能,单红松,常泽鲲著.旧城改造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7]赵秀池,刘欣葵.北京中心城人口与功能疏散的国际经验借鉴[J].商业时代,2010,(32).[8]民进东城区委.文保区的旧城人口疏解难题[J].北京观察,2010,(9).[9]李楠,冯斐菲,汤羽扬.北京旧城胡同现状调研报告(2005~2006年)[J].北京规划建设,2007,(4).[10]马仲良.国外大城市如何调控人口[J].中国社会工作,2011,(21).
本文标题:北京旧城四合院更新设计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521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