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人口老龄化: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2.社会老龄化特指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年轻型人口,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老年型人口转变的过程,它导致了老年人口比例增高即社会老龄化1.老龄化指标:≥65岁人口与15岁人口的百分比,≥30%为老龄化。2.老年人口系数:社会中≥60岁或≥65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3.脑卒中: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4.骨性关节炎:是由于关节软骨完整性破坏以及关节边缘软骨下骨板病变,导致关节症状和体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5.心力衰竭: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失常,心脏泵血不能或仅在提高充盈压后才能满足组织、器官的需求,从而导致的复杂病生理过程和临床症候群。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是一组异质性、起源于多功能造血干/祖细胞的克隆异常增殖性疾病,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造血细胞发生形态、结构、功能和细胞遗传学的变化;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包括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异常。7.直立性高血压:指患者在站立或座位时血压突然增高,而在平卧时血压正常。8.前列腺增生症:老年男性常见疾病,由于前列腺的逐渐增大对尿道及膀胱出口产生压迫作用,临床上表现为尿频、尿急、夜间尿次增加和排尿费力,并能导致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结石和血尿等并发症,对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的疾病。9.WHO对老年的定义:老年意味着这样一个生命阶段,与前一阶段相比身心功能的损害日益明显。1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的基础上,伴或不伴冠状动脉功能异常(如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1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严重创伤和感染时,机体炎症反应是一种有效的生理保护机制,但若过度激发或发展,则可形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12.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特指老年人在器官老化和(或)多种慢性疾病基础上,由某种病因激发,短时间内序贯或同时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或系统障碍与衰竭的综合征13.衰老:是指生物体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随时间进展而表现出的形态和功能不断衰退,恶化直至死亡的过程。14.原发性支气管肺癌:90%以上来源于各级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简称肺癌。分为鳞癌,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大细胞癌四大类。15.horner综合征:位于肺尖的肺癌易压迫颈交感神经,引起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面部与胸部无汗或少汗。16.上腔静脉综合征:肿瘤或淋巴结侵犯纵膈压迫上腔静脉所致,表现为头面部和上半身淤血水肿,颈部肿块,颈静脉扩张,患者常主诉领口进行性变紧,可在前胸臂见扩张的静脉侧枝循环。17.副癌综合征;某些肺癌可出现一些不是由肺癌直接作用或转移所引起的肺外表现,可发生在肺癌发现之前或之后。包括内分泌,神经肌肉,结缔组织,血液系统和血管的异常改变。18.类癌综合征:因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过多所致,表现为皮肤潮红或水肿,肠蠕动,胃蠕动增强,腹泻,心动过速,喘息,瘙痒和感觉异常。19.低糖血症: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20.稳定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2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SBP=140mmHg(18.67kpa),DBP《90mmHg,脉压增大(常>80mmHg,10.67kpa),占老年人高血压的60。22.老年人高血压:年龄》60岁的老年人,在未使抗高压药的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测量血压持续升高达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23.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以急性心肌缺血为共同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24.心源性哮喘:为左心衰竭引起的喘息样呼吸困难,由于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引起的发作性气喘,其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可与支气管哮喘相似。哮喘时,伴有频繁咳嗽、咳泡沫样特别是血沫样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心音异常等。25.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外环境中由于微生物入侵引起的肺部炎症,不包括医院内感染,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1、老年病的临床特点①病情隐匿、不典型;②一人多病,患病数随增龄而增加;③并发症发生率高;④疾病进展快、突发易变、猝死发生率高;⑤用药的特殊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多;⑥病史采集困难且参考价值较小;⑦护理有特殊的要求。2、老年病人易发并发症: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水和电解质紊乱.感染.血栓和栓塞.多脏器功能衰竭(MOSF)3、老年人合理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个体化4、老年人用药的基本原则:诊断需明确,严防滥.治疗必须用药时,种类不宜过多.治疗必须用药时,最小有效剂量.肝肾功能不佳,剂量调整,个体化给药.适宜的剂型.及时调整剂量,更换用药或停止用药.勿滥用补药5、老年人糖尿病:60岁以后发病或者60岁以前发病延续到60岁以后。6、老年人糖尿病特点:1.患病率高,多属2型糖尿病。2.起病隐患而症状不典型(多数病人无明显“三多一少,半数以上只有餐后血糖升高)3.并发症多,常以各种并发症首诊4.多同时合并肥胖,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5用药不当极易产生低血糖7、老年糖尿病治疗注意:①大原则同一般成年人;②血糖控制固然重要,减少心脑血管风险和事件,如调脂降压;③治疗重点为避免低血糖,非强化治疗。8、糖化血红蛋白与平均血糖水平的关系:9、老年糖尿病常用的降糖药:.磺脲类.双胍类.格列酮类.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TD).非磺脲类.二甲双胍:10、老年人高血压:年龄65岁.未使用任何抗高血压药物.血压持续或非同日三次以上.体循环动脉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1、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systolichypertension,ISH)较多见血压的波动范围大.直立性低血压较常见.并发症多且多种疾病共存.假性高血压12、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1.小剂量开始:任何药物都应从小剂量开始以减少不良反应,如果对单一药物有较好反应,但血压未能达标,应当增加该药物的剂量或联合用药2.合理联合: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血压,不良反应减至最低。通常宜加用小剂量的二种或两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目的是使几种药物都使用小剂量,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3.避免频繁换药:不要频繁更换药物,但如果患者耐受性差,或用药4-6周后疗效反应很差,可换用另一种药物;4.24小时平稳降压:尽可能使用一天一次的具有24小时降压疗效的长效药物5.个体化治疗:兼顾并存的相关疾病及其他危险因素。13、消化系统的增龄变化(age-associatedchange):随着年龄增加消化系统从结构到功能发生的一系列衰老(aging)与退化(degeneration)。使老年人对营养物质的摄取、消化、吸收及利用造成一定的影响。14、老化机制指在正常状况下生物发育成熟后,随年龄增加,自身机能减退,内环境稳定能力与应激能力下降,结构、组分逐步退行性变,趋向死亡,不可逆转的现象。15、消化不良(dyspepsia)是指一组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餐后上腹饱胀和早饱感的症候群,可伴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或呕吐等。16、老年消化不良特殊性①器质性消化不良为主;②消化不良与胰腺老化关系:从病因和症状来看,胰腺老化并不是老年人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老年人饮食相对较少,胰腺外分泌储备功能减退通常不足以引起症状;在饮食负荷增加或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可适当补充胰酶制剂。③老年人消化功能耐受性低17、消化系统增龄性改变对消化吸收的影响.有一定影响,但健康老年人一般不会出现消化不良及营养缺乏.患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感染或消化系统疾病如肝病、慢性A性胃炎,则更容易出现.老年人出现消化不良,首先考虑疾病因素而不要轻易归咎于老化.老年人出现营养不良首先考虑摄取是否充足或疾病因素而不是老化引起的消化吸收减退18、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19、老年性心绞痛临床表现特点:不典型,常以气急、胸闷、软弱无力、疲惫为首发症状。诊断依据:①典型发作症状体征,服药反应,年龄和其他因素;②发作不典型,观察硝酸甘油/发作时心电图;③仍不确诊的多次复查,动态心电图监测。20、急性心肌梗死: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临床表现为持久性的胸骨后剧痛,发热,WBC/血清心肌酶升高,心电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衰,属冠心病严重类型。病理:①左冠动脉状主干闭塞:左心室广泛梗死.②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左室梗死.③右冠状动脉闭塞:左室(右优势型)、右房-右室梗死,*附:根据冠状动脉分支的走向及分布的位置,不难推测其营养心脏的部位。1)右房、右室:由右冠状动脉供血。2)左室:其血液供应50%来自于左前降支,主要供应左室前壁和室间隔,30%来自回旋支,主要供应左室侧壁和后壁,20%来自右冠状动脉(右优势型),供应范围包括左室下壁(膈面)、后壁和室间隔。但左优势型时这些部位由左旋支供血,均衡型时左右冠脉同时供血。3)室间隔:前上2/3由前降支供血,后下1/3由后降支供血。4)传导系统:窦房结的血液60%由右冠状动脉供给,40%由左旋支供给;房室结的血液90%由右冠状动脉供给,10%由左旋支供给;右束支及左前分支由前降支供血,左后分支由左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双重供血,所以,临床上左后分支发生传导阻滞较少见。左束支主干由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多源供血。21、老年人心梗的特点:1疼痛症状不典型2以休克、心衰、脑循环衰竭和胃肠道症状为首发3原有基础疾病突出4与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存——心脑综合症5早期极易发生严重并发症6部位心梗,再发梗死和多部位同时发生梗死率高诊断:①缺血性胸痛②心电变化③血清心肌标记物的升高/降低3条中2条即可诊断。22、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特点:①症状不典型,发病隐匿②不明原因的胆固醇升高,高血压,心律失常,伴有限制性心肌病③心血管表现:50%呼吸困难,25%胸痛④精神症状:60%表现抑郁5.极小部分体重下降⑥老年人对粘液性水肿昏迷更敏感表现精神状态迅速进行性恶化,僵硬,昏迷伴低钠低糖。23、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特点临床表现:常缺乏震颤、眼征、皮肤湿润,怕热等.典型症状–淡漠型甲亢体征:甲状腺肿大Ⅲ度者少见,结节性肿大多见,突眼更少见.不典型者缺少特征性表现,以心血管异常首发,心律失常多见.胃肠道症状常见:腹泻、便秘、恶心呕吐、食欲下降24、老年甲状腺动能特点:1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下降2.TGAb和TPOAb阳性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25老年人围手术期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有哪些?①ASA评价状态:III或IV;②外科操作:急诊手术或大手术;③伴随疾病:心肺疾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④机体状态:1-4梅脱;⑤营养状态:不良,白蛋白3.5g/L,贫血;⑥居住方式:独居,无儿女陪伴;⑦起居方式:卧床不起。26简述老年痴呆症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区别?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老年期痴呆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认知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老年疾病,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而不是特指一种疾病或神经病理过程。老年期痴呆按不同病因可以分为:(1)变性病所致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路
本文标题:老年医学复习重点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530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