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薛法根
检查预习机械师、洗澡水、玫瑰花、逆时针四个四字词语师:有人说了这样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并且说这个观点也是一个真理。是这样吗?没人有疑问吗?真的没人有疑问吗?师:真理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你们一个问号都没有,真理怎么这么快就诞生了呢?敢于怀疑别人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是发现真理必不可缺的精神!没有经过质疑的真理不一定就是真理,而可能是——生:歪理、谬论。师:对啊!所以,你对题目有疑问吗?生质疑师:你们这么想、这么问就迈出了发现真理的第一步!打开课文,快速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是如何解释这个观点的含义的?师:司空见惯理解吗?生回答师:生活中哪些事情你们已经司空见惯了?生回答师:一天又过去了。从来没有想过这流过去的时间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些现象都是司空见惯的。你们对“司空见惯”的理解是就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有谁想过“司空见惯”这个词语怎么来的?为什么叫“司空”“见惯”呢?师:我们对于熟悉的事物常常失去好奇心、探究欲,也就没有问号了!“司空”是古代的一个官职,专门掌管建设工程,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部长。相传唐代司空李绅请卸任的和州刺史、大诗人刘禹锡喝酒。酒席上叫歌妓劝酒,并歌舞助兴,极尽奢华。刘禹锡就写了一首诗:“高髻云环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这原是一首讽刺官员花天酒地奢侈生活的诗,后来就有了“司空见惯”这个成语。明白了吧?师:不问不知道——生:一问吓一跳。师:你吓什么呀?那叫——问了才知道!问号才能变成感叹号。这里的“?”和“!”分别表示什么?指导生回答师: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但是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生回答师:这才是你的理解,你的观点。说得多好啊!新鲜,简单!把一个真理说得那么通俗易懂、简单明了,让人耳目一新。一起再读一读这个语句。(齐读)师:那么作者是用哪些事例来证明这是一个真理呢?请你默读课文2-6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中的事例。生: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花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师: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快速默读课文,发现相同点。师:同学们再想一想,每个事例中的发现问题、反复实验、得出结论,相当于我们平时写一件事的——生:起因,经过,结果。师:对啊!一般写事情,哪一部分要写得具体、详细些?生:经过。师:那么,在这三个事例中呢?生:起因和结果写得比较具体,经过写得比较简单。师:至于怎么实验?怎么研究的?一个字都没有写。这是为什么呢?生:为了突出真理是在问号之后诞生的。没有问题就没有结论。师:对啊!作者选取这些事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要说明“真理”与“问号”之间的关系,没有问号就没有真理的诞生!师:既然三个事例基本上是相同的,为什么要写三个,写一个,或者两个不行吗?生:写一个事例,别人以为那是偶然发生的。生:一个事例不可信,有两个事例就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了。师:一个是偶然的,两个叫什么?生:必然!师:没这么快!出现了一个,又出现了一个……生:无独有偶!师:对啦!只有一个事例那叫“孤证”!三个事例不是多余的吗?生:俗话说“事不过三”,有三个了那肯定是真的了,不会再是假的了。师: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这样的说法,也是人们普遍的看法。中国人证明观点要用中国人的办法!师:作者说完三个事例觉得还不够,又作了一个总结。谁来读一读?生:(朗读)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师:“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是什么样的人?生:坚持不懈、追根求源、锲而不舍的人。师:文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生:洗澡水的漩涡、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是发现;石蕊试纸是发明。师:发现和发明有什么不同?生回答师:对啊!发明是一种创造,而做出重大科学贡献的创造才称得上“成就”。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语表明了科学贡献的层次和大小。一起读一读这个语句。生:(齐读)师:经过事例论证,最后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请你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生:(自由朗读后,一生读倒数第二自然段)师:这一段告诉你,“发现真理”难不难?生:不难!师:何以见得?生:“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说明要发现真理并不像我们说的那么难。生:只要……就,这个句子也说明发现这里其实不太难。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师:这一段告诉你,“发现真理”容易不容易?生:不容易。“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就是发现真理的能力很难具备的、“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只能给”师:倒数第二段说发现真理不难,最后一段又说发现真理不易,矛盾吗?师:作者最后下了这样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结论,他想干什么呀?师:一般人都认为科学发现是科学家历经千辛万苦的结果,是望尘莫及、敬而远之的。但是作者说其实科学发现并不难,你听了会——生:(接话)觉得自己也能发现真理。师:说并不难,就会增强我们探索真理的信心!让我们充满激情地加入科学探索的行列。可是,正当我们满怀豪情的时候,他又说,科学发现并不易,让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不会盲目和冲动。科学发现并不难,也不易,这就是辩证地看问题,这本身也是一个真理!生:(齐读最后两段)师:这篇文章作者先提出了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师:再用的三个事例——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花的变色,睡觉时眼睛的转动。师:证明科学发现需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师:最后告诉我们,科学发现中的“偶然机遇”属于那些——生:有准备的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师:观点、事例、结论,这是一篇简单议论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阅读这样的议论文就是要把握“观点、事例、结论”这三个要点。敢于怀疑,善于发问,勇于探索,才能最终发现真理。陶行知先生说:真理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一百个问号,最重要的是——生:第一个问号!师:这是不是一个真理呢?有待你课后去用事实来证明!
本文标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薛法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54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