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议论文:要有思想的“含金量”――议论文段落写作训练
议论文:要有思想的“含金量”——议论文段落写作训练议论文三类主要段落样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议论文段落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思考不深入,思想缺乏“含金量”。•“是什么”的段落,对“关键词”缺乏必要的阐释;•“为什么”的段落,材料与观点不能很好地统一,用例技巧单一,说理方式单一;•“怎么做”的段落,泛泛而谈,没有条理;•段落写作出发点:读懂材料选准角度•重点讨论如何写出议论文思想的“含金量”。请看作文题。•南极的企鹅是种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可以在水中游嬉,也能在陆上行走。然而,南极大地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棱,它们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在将要上岸之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也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U形线。•这种沉潜是为了蓄势,蓄势是积聚破水而出的力量,是为了勃发。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企鹅的沉潜蓄势腾空勃发的原理一定能给你一些人生哲理的启示。•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所蕴涵哲理的理解,选取恰当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写好段落的前提是读懂材料。请大家谈谈,这则材料如何理解?•文字意思:沉潜蓄势腾空勃发的原理•关系:•立意:辨析•语段一、不管是做学业还是干事业,总离不开沉潜,也就是有理想,有方向,坚持不懈,懂得沉潜的人,才有日后破茧而出的飞跃。•——摘自学生作文《沉潜后飞跃》•语段二、蓄而不勃是浪费,为蓄而蓄是愚昧。如果说只蓄不勃可惜,那么不蓄而妄勃就是可笑。勃蓄合一,乃成功之道。•——摘自学生作文《勃蓄合一》•语段三、企鹅潜水是蓄势,破水而出是勃发;雄鹰低飞是蓄势,直冲云霄是勃发;猎豹下蹲是蓄势,果断出击是勃发。蓄势,是力量的积聚,是勃发前必要的准备。它是一种低姿态进入,高姿态出去的形式,体现出一种深度和底蕴……由蓄势到勃发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懂得蓄势,抓住机遇,往往能勃然而发,到达理想的目的地。•——摘自学生作文《蓄势待发》•语段四、为什么有人蓄势却未能勃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人将“蓄势”理解为长久压抑,自耗内力。其实,蓄势虽然要向下沉潜,虽然要压抑蛰伏,但这不是蓄势的全部内涵,沉潜中在等待机遇,蛰伏时在积攒能力,沉寂中在寻求突破,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昂然勃发——这种勃发是向上的,是激昂的,是蓄势的土壤开出的美丽花朵。•—摘自学生作文《蓄势未必勃发,不蓄势定难勃发》•语段五:孤单不是孤僻、孤冷、孤傲,不是旁若无人的自恃清高,也不是心灵封闭的孤芳自赏。我们追求的孤单,应当是超凡脱俗的豁达、心如止水的意境。孤单者须有云消气度松柏精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浮躁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孤单是修身明志的心灵空调。——摘自赵剑平《守住孤单》(《人民日报》2009年3月21日07版)•语段六:所谓“憋”,依我管见,至少有熬、悟、磨三层意思。•先说“熬”。艺术创作中的“熬”,不是无意义的重复劳动,消耗时光;也不是一味地死熬、傻熬、硬熬;而是“熬”中有“悟”,“熬”中有进。通常是在经过长时间的苦思冥想后,突然开悟、醒悟,恍然大悟,创作灵感如同春潮滚动,汹涌澎湃,好的作品,传世佳作,往往就会在这时候问世。•——摘自陈鲁民《好东西是“憋”出来的》(《文汇报》2008年12月30日•语段五、语段六在诠释概念“孤单”“熬”的时候,用了“不是……也不是……应当是(而是)……”这一句式,先排除与自己观点相悖的内容,再进一步明确概念范围,这样写论域更准确,因而论点立得更稳。作文练习•题目•有人说坚持做同一件事,坚持10年就能够成功,坚持20年就能够创造出奇迹。而事实上,绝大部分人同一件事做了一辈子,依旧平凡无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为什么”的段落样式:•观点材料统一论证灵活•语段七:蓄势是一种收敛与自省,为的是创造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绝响,勃发出属于生命的灿烂光华。从大戈壁到达健陀罗,六十八岁的法显用信仰的力量征服了天山山脉,他蓄势,清澈的信念让她徒步跨越了兴都库什山,他蓄势,不妥协的使命感让他敛起了欲望的裙摆,穿越了生命的绝境。他最终到达,他的竹杖芒鞋成为了历史的灿烂千阳,他清癯的面庞成为了宗教史上永恒的烛照,勃发出人类历史上泣鬼神的绝响。•——摘自学生作文《蓄势:勃发前的准备》•语段八:蓄势是一种收敛与自省,为的是创造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绝响,勃发出属于生命的灿烂光华。东晋僧人法显,为求法取经竟在六十多岁时踏上西行之路,共游历将近30个国家,首尾经历14年。其间,法显十余年如一日,刻苦学习梵书、梵语,每天抄写经典,苦心孤诣地蓄势终于勃发出人类历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响,在海上走了三年才回到中国的他,不仅翻译了多部佛教典籍,还撰写了佛学著作《佛国记》。试想,没有十多年的蓄势之功,年逾古稀的他会有如此惊人的勃发吗?•——学生作文《蓄势:勃发前的准备》升格文•一般说来,单个用例不如组合(古今中外)用例;单向用例不如正反对比用例;陈旧事例不如新颖事例;平面用例不如层递用例。•语段九:要勃发,先蓄势。这样的处世智慧随处可见。撰写《三都赋》的左思在世人的鄙夷中,在陆机的嘲笑下矢志不渝,整整花费十年终于创作成功,让世人甘拜下风,慨叹不已。十年的蓄势换来千古绝唱,世人的钦佩。•——摘自学生作文《蓄势而后勃发》•语段十:要勃发,先蓄势。不少古人明了这样的处世智慧。撰写《三都赋》的左思在世人的鄙夷中,在陆机的嘲笑下矢志不渝,收集大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的资料,闭门谢客,昼夜冥思苦想,常常是好久才推敲出一个满意的句子。十年的蓄势终于赢得创作成功,让世人甘拜下风,慨叹不已。遗憾的是,尽管人人都想勃发,但并非人人都愿蓄势。南北朝时期的江淹,曾名倾一时,可步入官场后,他的心思多花在迎来送往,应和酬答上,读书少了,动笔少了,懒得在文学上蓄势了,最终文思枯竭,只落得个“江郎才尽”的可悲结局。懂得蓄势的左思使“洛阳纸贵”,不愿蓄势的江淹却“泯然众人”,这诚如庄子所说:“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没有“宿舂粮““三月聚粮”的蓄势,哪里会有“适百里”与“适千里”的勃发!•——学生作文《蓄势而后勃发》升格文•说理的方式还应力求形象而富于变化。•语段十一:苍鹰击殿,必先急剧攀升;狮子搏兔,必先俯身曲腿;暴风雨的来临,必先有暗流涌动、压抑的前夜。若得利箭出,必先弓满月。没有蓄势,凭什么勃发?•蓄势之于勃发,就如同拂晓的薄雾之于太阳升起。勃发必以蓄势为前提,否则发而无力,事半功倍。比如跆拳道的脚法,每踩一步,必先屈膝;每踢一脚,必是屈膝提腿,转腰后的凌厉横踢。世界跆拳道锦标赛的冠军之所以能成为冠军,在于他们的蓄力,蓄势得当:往往看似正常微微屈膝,便是他们凶猛进攻的前兆。如果没有那曲腿,没有那隐蔽且快速的蓄势,那么勃发的攻击与夺冠都是浮云。•——摘自学生作文《蓄势方能勃发》“怎么做”的段落,泛泛而谈,没有条理•正反比较法,运用的是“证伪思维”或“排除思维”。•请先看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中写“怎样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怎么做)的段落结构。•三种错误的做法:•因为“怕”而“不敢进门”的是“孱头”;由于“怒”而“放一把火”的是“昏蛋”;由于“慕”而“大吸其剩下的鸦片”的是“废物”。•正确的做法:拿来主义。“他占有,挑选”、对“鱼翅”“吃掉”,对“鸦片”“送到药房”去,对“烟枪和烟灯”“除了送一点到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毁掉”请“各自走散为是”。对“姨太太”•语段:交友之道关键是取友。世间尽管有“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的交友取友之道,但取友毕竟是取优,故不可等闲视之、草率取之。自古至今,为人称颂的取友之道,“慢热型”的居多。这种慢热型,往往是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初次见面,就亲热得不得了,未必是真友、至友,很可能是遇上了“见面熟”。这种“见面熟”式的朋友,当你遇到挫折,甚至将要掉进深渊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拉住你;当你一帆风顺,甚至头脑发热有点得意忘形而误入歧途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指引你。取友,就是要智可以砥砺,行可以辅弼,有了错误可以指正。司马迁在《史记·汲郑列传》中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这“六个一”,全在人生的关节点,道出了取友的最佳点。所以,对贫贱之交、生死之交,不仅终生不可忘,而且要始终一契之。•—节选自张保振《交友之道》(《人民日报》2009年)•语段:所积蓄的力量的厚度决定勃发的高度。有的人浅尝辄止,忍受了片刻的沉默,便被周遭的叨扰所动摇,缺乏耐力与恒心,所取得的成功只能差强人意;而有的人则咬紧牙关,不为短途的美景所迷惑,不断积蓄力量,最终到达“一览众山小”境界。•——节选自学生作文《蓄势才能勃发》•语段:蓄势了不要急于勃发,不必一瞬间花光所有的蓄积,在勃发中检验,在勃发中调整很必要。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又好又快”似乎很受热捧。“速成班”市场广阔,“50天提高150分”是教学参考书百试百灵的噱头,经济建设也力求好了再快一点。可是,为勃发做准备的蓄势真的少不了时间的沉淀,缺不了专注的打磨,容不了急功近利的干扰!憨憨的企鹅都明白在适当的深度才张开双翼,我们有时却反被“精明误”,过早的迫切的飞跃,迎来的却是重重一摔!因此,激动人心渴望已久的勃发之前学会蓄势,忍得痛苦,享受勃发是人生的胜者,生活的哲人的行为。
本文标题:议论文:要有思想的“含金量”――议论文段落写作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58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