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佛山市产业社区治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黄勇916
1佛山市产业社区治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根据老师修改要求,把题目进行修改)摘要(摘要已根据正文内容修改)社区是我国城市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它是连接社会和个人的桥梁与纽带。党十八大三中全会的深化改革决定一文指出: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同时,“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与传统城市化区别在于,新型城市化是在人和资源和谐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了适应我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探索适应当前城市发展特点的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成为当前社区治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同时,广东省产业发展正走转型升级之路,如何将城市升级和产业转型有机结合起来,做好治理工作是一个社会研究的课题。佛山是广东第三大城市,城市化程度较高,早在1999年率先在全国推进社区建设工作,且取得一定成绩,佛山通过把产业转型与城市升级相结合,创新性地发展了产业社区,把“产城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调查佛山产业社区的治理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和原因,思考相关的对策,为产业社区建设和治理提供有益的经验。本文在分析治理理论对社区治理理论和对国内外社区治理理论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佛山多个产业社区的治理现状进行调查。本文是在实地调研、走访社区,开展了政府、社会管理者和居民等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等调研活动,同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社会管理专家研究佛山产业对社区建设、管理的影响,得出产业社区是社区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同时,通过分析产业社区治理现状,剖析治理的特色、存在问题以及其问题产生的原因,思考相关改善治理社区工作的对策。本文通过研究产业社区的现状和运作情况,其中较具治理特色的有以政府引导的瀚天科技城产业社区和以企业主导的广东金谷·光电产业社区,瀚天科技城产业社区创新性通过“会站分离”治理体制的方法,把居委会从原来以行政性职能为主回归到居民自治的根本上,采用社区工作站为社区居民提供各项行政性的服务。广东金谷·光电产业社区则采取贴身式的五星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政府行政服务、家居管理服务、治理环境卫生等服务。分析两个不同治理主体的产业社区中的政府、企业(物管公司)和居民在社区治理中这三要素的区别,得出三要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居民在产业社区治理的作用,社区才能健康有序地运转。产业社区是一种新型的社区,兼顾工业园和社区的功能,其治理现状处于探索适合自己社区治理的方式方法,在取得一些成就和治理特色外,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府行政2与社区自治欠缺有益的互动,治理行政化依然存在;二是社区自治运行缺乏资金及支配自主性和市民的积极参与;三是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和公共服务不到位;四是社区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比较薄弱。针对产业社区治理出现的问题,笔者深入剖析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包括几方面原因:一是政府行政与社区自治欠缺有益的互动,治理行政化依然存在;二是产业社区人员层次多样,部分高端人才未发挥积极参与作用;三是产业社区以服务产业为主,公共服务及配套设施有待加强;四是缺少对社区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引导和支持,其发展较慢。笔者通过借鉴国内外的产业社区成功的治理经验,包括新加坡裕廊工业区、苏州昆山工业园、东莞松山湖科技园区等,思考完善佛山产业社区治理工作,提出几点对策:一是坚持政府推动、多元共治的工作方法;二是积极调动居民积极性,探索产业社区自治有效实现形式,完善治理的协商机制;三是整合社区资源,重点完善“生活圈”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政府大力扶持社会组织,激发社区组织的活力。产业社区是产业升级和城市化发展的有机体,要创新社区治理工作,建设新型社区,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我们的任务是要找到一条符合佛山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产业社区治理的创新之路。本文从两个不同治理主体的产业社区出发,分析其形成、治理现状和运行情况,是对社区治理研究的一种新尝试和探索研究。关键词:产业社区、治理现状、对策3目录摘要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研究背景2.研究目的3.研究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1.国外的研究现状评述2.国内的研究现状评述(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思路1.研究对象2.研究方法3.研究思路(四)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1.创新之处2.不足的地方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社区概念2.产业社区概念3.社区治理概念(二)本研究的理论研究1.治理理论三、佛山市产业社区治理的现状分析(一)佛山市产业社区产生的内外因1.佛山市产业社区是产业和社区融合发展的产物2.佛山市城市转型升级是产业社区产生的外在因素(二)佛山市产业社区的产生和治理现状1.产业社区的形成2.佛山市产业社区治理现状及其运作(1)以政府引导的产业社区治理现状及运作(2)以企业主导的产业社区治理现状及运作3.佛山市产业社区治理的特色(1)政府主导的居委会模式4(2)市场主导的物业管理模式(3)社会主导的业主委员会模式(4)产业社区治理是实现政府、社会自治组织与居民的共同治理体现(三)佛山产业社区对社区治理的影响和启发1.促进产业升级,为治理奠定坚实的物质和财力基础2.促进以产带城,为治理提供多元化主体共治的重要保障3.促进同城融入,为治理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四、佛山市产业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一)佛山市产业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1.社区治理行政化倾向依然存在2.社区自治运行缺乏资金及支配自主性和市民的积极参与3.整体服务水平不高或公共服务不到位4.社区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比较薄弱(二)佛山市产业社区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政府在产业社区治理中角色定位不够清晰2.产业社区人员层次多样,部分高端人才未发挥积极参与作用3.产业社区以服务产业为主,公共服务及配套设施有待加强4.缺少对社区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引导和支持,其发展较慢五、改进和完善佛山产业社区治理工作的对策(一)坚持政府推动、多元共治的工作方法(二)整合社区资源,重点完善“生活圈”和服务体系(三)探索产业社区自治有效实现形式,完善治理的协商机制(四)政府协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六、结语参考文献附录致谢5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研究背景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重点强调了社会领域制度创新工作,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社区是我国城市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同时与之相配合的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也在进行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城市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变化,社会结构中的国家、市场、社区等渐渐分化,主要体现在:一是随着由原有单一的计划经济时代,逐步演化和发展出众多新的多元经济结构并存的新时代,中国的社会阶层分化与原来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即城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是随着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房地产业的兴起和住房商品化的发展,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特别是居住空间结构发生急剧的变化;三是随着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城市社会空间机构的变化,城市社区逐渐成为我国城市非常重要的社会组织单元,从某种程度上说,对与社区建设与治理的研究几乎可以看成与经济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所有这些变化汇集到一起的结果,使得城市社会管理的复杂程度、难度、广度等进一步加大。这些变化经过总结和比较发现,可以看出都趋向集中在城市社会组织管理在空间上的最小单位——社区。党十八大三中全会的深化改革决定一文指出: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同时,“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与传统城市化区别在于,新型城市化是在人和资源和谐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了适应我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探索适应当前城市发展特点的城市社区建设和治理新模式,以便实现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公平化、城市治理中的民众幸福感提升等目标。因此,结合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的现实情况,研究社区治理的情况对社会建设、社会治理都是非常必要。佛山正在进行城市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也进行调整升级,产业社区的出现是将产业与社区有机融合,产业和社区都得到全面发展,加快城市化的发展。而产业社区属于新兴社区,其治理方式有别于以往居委会管理、物业管理公司管理的社区,产业社区努力探索社区共治的发展模式。因此,研究佛山产业社区治理现状有助于城市升级发展,产业转型提升,促进城市化快速发展。2.研究目的随着城市社会管理的复杂性、难度和广度的逐渐增大,城市社区治理的研究是社会转型期的一个新课题,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佛山是广东第三大城市,城市6化程度较高,同时也存在部分的农村地区,而且,佛山早在1999年率先推进社区建设工作,且取得一定成绩,佛山借助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的契机,发展了产业社区,从中探索出独特的产业社区治理的方式、方法。本文通过佛山产业对社区形成新模式——产业社区,研究产业社区治理的现状,得出产业社区治理的特色和优点,同时分析产业社区治理的问题,剖析其原因,探索产业社区以产城人相结合的新治理方式。3.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从理论研究层面看,社区在我国是一个“舶来品”,上世纪30年代才引入中国,但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停滞状态,真正开展社会治理研究也就是最近20多年的事情,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但要做好城市社区治理,首先就要在理论过程上弄清楚什么是社区的本质及其相关的理论。在主体多元化时代和新型城市化建设大背景下,探讨合理配置社区治理中的权利和资源,规范不同城市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力和义务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城市社区治理理论体系的完善,为更进一步开展城市社区治理对策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2)现实意义从实践操作层面看,社区概念与理论研究在我国引入较晚,社区治理建设实践就更迟。直到1999年民政部才在北京、上海等16个城市的26个城区确定了“社区建设实验区”,200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社区建设才在全国各大城市逐渐得到了实践与推行,佛山亦成为全国首批社区建设实验区,现已发展了十多年,其社区建设起步早、起点高,成绩也较突出,佛山被誉为全国制造业重镇,产业升级发展,促成了以“产城人”相结合的产业社区发展的新路径,产业社区的核心在于其发展思路跳出了“就产业论产业”的桎梏,不仅注重产业的升级转型,而且还将其与城市升级和城乡统筹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社区的新模式,研究佛山产业社区治理现状,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思考,为社区治理方式方法提供可借鉴、学习的经验,这是佛山社区建设、治理的一大优势。(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完善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的内容)1.国外的研究现状评述现代意义的社区研究发源于西欧,在美国得到重大的发展,并流行于西方发达国家,之后在发展中国家得以传播、借鉴、学习。自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西方国家进入了大规模的城市化时代,社区及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逐渐开始。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裴迪南德·滕尼斯出版了《共同体与社会》一书,开创了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西方社区的先河,标志着社区理论的诞生。1921年美国芝加哥学派在分析社区区位的基础上,着眼于把社区作为一种空间现象或区域单位来研究,创立了人文区位理论模式。该学派立足于芝加7哥都市化进程,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类型的社区及其变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式将社区视为一种社会活动的空间单位,注重研究空间结构、空间组织及社会区位互动,尤其重视对都市空间组织和城市成长中的区位的研究。关注地理、生态、人口等地域环境和文化观念、习俗、语言等人文社会因素,对社区区位的研究十分接近客观实际。到了20世纪40年代,著名的英国社会学家马林诺斯基和布朗是功能主义理论模式的代表人物,提出了社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和分析方法,他们将社区看作由各种相互联系、彼此依赖的部分所组成的整体,各部分对整体起一定的作用,发挥一定的功能。1953,美国学者弗洛伊德·亨特出版的《社区权力结构》与1961年罗伯特·达尔出
本文标题:佛山市产业社区治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黄勇91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59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