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医诊断学》的学习体会
《中医诊断学》的学习体会内科----梁金池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诊法、诊病、辨证和病案四大部分。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是个有机整体。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部病变能够反映于外。这就是说,外部的疾病表现可以反映内在疾病的本质。所以,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往往通过病人的自我感觉和医生观察到的病人的一些外在表现来推断病人内部的病理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以表知里……以诊则不失矣”,认为外在变化可以反映体内病变。《灵枢·外揣篇》则提得更为明确:“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应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认为体表的变化会正确地反映出内在的病变。这种“以表知里”的诊法理论,至今仍在临床上发挥巨大作用。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有三: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整体审察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诊断疾病时的整体观念,是指要考虑整个人体(内)与自然环境(外),或称“审察内外”。诊法合参是指将望、闻、问、切四诊并用,全面收集辨证论治所需要的各方面资料。病证结合是诊断要明确所患疾病及所属证候,把辨病与辨证结合起来。通过辨别病证,认识疾病的本质,即所谓“辨证求因”。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诊察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对症状和体征不明显的患者,借助于实验诊断或仪器检测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直接到间接、从定性到定量,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特别是研制、引用了一些用于诊断的仪器,如脉象仪、舌诊仪、腹诊仪等,使部分诊断手段得以客观化;在运用声学、光学、电学、磁学等知识和生物医学工程、电子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等方面使中医远程诊断得以实现,以上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获得了一些新苗头。中医诊断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体运用,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还有诊断的分析思维。因此,学习中医诊断学必须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本文标题:《中医诊断学》的学习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651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