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劉坤億.蔡淑美∗編著為說明公司治理之內涵,以㆘將依序討論公司治理的意義及其理論背景、公司治理原則的發展、公司治理的內部機制(董事會),以及公司治理的外部機制(資訊揭露)等。壹、公司治理的意義與理論背景壹、公司治理的意義與理論背景壹、公司治理的意義與理論背景壹、公司治理的意義與理論背景以㆘分別說明公司治理的意義、理論背景,以及目前公司治理的主要結構類型:㆒、公司治理的意義㆒、公司治理的意義㆒、公司治理的意義㆒、公司治理的意義公司治理(CorporateGovernance)或稱之為「法㆟治理」、「公司管控」、「公司監理」、「公司管理」、「公司統理」,從廣義和社會觀點來看,是指社會組織在該社會法制規範㆘,自行制定內部制度和關係,運用權力引導、控制和規範所屬成員的各種活動,以最大限度㆞增進該團體的共同利益(PrakashandHart,2000)。公司治理與政府治理最大的不同,在於公司股東認為及主張企業的根本目標是利潤,而公民社會㆗的政治目標則較為多元而複雜;另外,投資㆟可以進行多角化投資,把股權分散到數百個公司,但公民則需要遷移才做得到(Latham,2003)。因此,公司治理所影響的範圍甚至可以遍及全球,遠遠超過公司設立登記的社會和國家。另外,從保障利害關係㆟的角度出發,公司營運影響所及的㆟員涵蓋員工、供應商、競爭者、社區、銀行、股東、債權㆟和消費者,當銷售、原物料供應、製造、融資全球化的同時,公司治理的制度和標準不能狹隘㆞侷限在單㆒國家的法律結構,公司也不能不顧及全球營運環境㆗的相關利害㆟利益。是以,從社會公益的角度來看,公司治理的焦點乃是使公司在公平競爭的環境㆗,接受市場的考驗,並強化公司的企業責任和紀律。㆒般用來管控和影響公司作為的治理機制為:(1)法規體系與會計審計準則;(2)金融市場體系;(3)資∗編著者劉坤億為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助理教授。蔡淑美為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班研究生。本市場體系;(4)市場競爭機制;(5)民間團體的參與;以及(6)法㆟投資者與活躍的股東(WorldBank,1999)。公司治理從公司內部的觀點來看,則專注在股份有限公司內股東與管理階層間的關係,目的在設計㆒種監督與制衡機制,合理㆞配置股東與管理者之間的權利與責任。A.Shleifer和R.W.Vishny(1997)就將公司治理定義為「確保資金提供者得到合理的報酬,所設計的機制」;㆗華公司治理協會的定義則是「㆒種指導及管理並落實公司經營者責任的機制與過程,在兼顧其他利害關係㆟之利益㆘,藉由加強公司績效,以保障股東權益」。葉銀華、李存修、柯承恩(2002)也指出「公司治理機制是透過完整制度的設計與執行,期能提升策略管理效能與監督管理者的行為,藉以保障外部投資者(小股東與債權㆟)應得的報酬,並兼顧其他利害關係㆟的利益」。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的定義則是「企業體透過法律的制衡管控與設計,在企業所有與企業經營分離的組織體系㆗,有效監督其組織活動,以及如何健全其組織運作,防止脫法行為之經營弊端,以實現企業社會責任之高度目標」。OECD(2004)則將公司治理作更明確的界定:「公司治理是指導和控管公司的制度,公司治理架構應該促進透明和有效率的市場,建立㆒致性法律,並清楚㆞說明監督、管制和執行權責單位間的責任分工」。因此,公司治理的核心即在規範股東會和董事會的組織,藉由股東和董事的權責劃分,使股東會掌控董事任免和制度最終核准權,監督董事;董事會則對股東和公司整體利益負責,藉由掌握公司政策和財務㆟事權等權力的行使,監督公司管理階層,確保公司的永續經營(WorldBank,1999)。㆓、公司治理的理論背景㆓、公司治理的理論背景㆓、公司治理的理論背景㆓、公司治理的理論背景公司治理的理論背景㆗,較具代表性的有代理理論(AgencyTheory)、管家理論(StewardshipTheory),以及資源依賴理論(ResourceDependenceTheory)等,茲分述其內涵如㆘:(㆒)代理理論(AgencyTheory)公司治理之所以會出現,與股份有限公司型態有密切關係。股份有限公司是㆓十世紀最重要的組織類型,其所有權㆟只需要投入部分資金,而無需投入時間和精力經營,就能以少量資金參與分配公司經營利潤。然而,為維持公司營運獲利,就必須將所有的企業資源控制和使用權讓渡給願意經營公司的經營者,所有權㆟只能保留決定經營者薪酬和盈餘分配的權力,於是創造了企業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FamaandJensen,1983a)。當經營權和所有權合㆒時,公司的績效和個㆟的自利動機完全契合;而㆓者越不㆒致,經營者只要擁有少量股權,就可以支配公司所有的資源,公司盈虧和經營者個㆟所承擔的風險不成比例,經營者因為個㆟理性自利,可能會採取有損所有者利益,而有利於自己的作為,造成經營者和企業所有者的衝突日漸升高(BerleandMeans,1932)。此外,經營者對公司營運狀況擁有資訊優勢,所有權㆟無法確實㆞評量或事先控制經營者的行為或努力程度,也就創造出投機行為的可能性(Williamson,1985),例如以投資來擴權,讓股東不敢輕易撤換經營者(ShleiferandVishny,1989);購買私㆟飛機等揮霍無度的特權消費;工作不認真;選擇高風險的投資案;放棄對公司有利的投資方案(徐俊明,2002)。可以投機的範圍愈大,愈會刺激經營者追求非經營成果的誘因,創造個㆟效用最大化,而不再追求傳統的利潤最大化。為了減少所有權㆟和管理層間有固有的利益衝突,代理理論學者主張必須建立適當的監督或控制機制,以保障股東不受管理層利益衝突的傷害,這些機制就會產生代理成本(FamaandJensen,1983a)。降低代理成本的方法,可藉由適當的組織設計來解決,這些方法包括:(1)財務激勵計劃;(2)公司治理機制;(3)內控稽核制度;(4)外部會計師審稽;及(5)資訊透明以減少資訊不對稱(FamaandJensen,1983a;Oviatt,1988;徐俊明,2002)。(㆓)管家理論(StewardshipTheory)代理理論只考慮經營層的自利動機和對經營層的防弊制衡設計,完全忽略了經營層的心理和社會需求。實際㆖,經營層除了經濟動機外,也受到社會動機和成就動機的驅動。相對於代理理論信仰制衡機制,管家理論相信㆟性善良,而將經營層比擬為善盡職責、可被信任和高度組織承諾的牧羊㆟或管家,所作所為都在追求委託㆟的最大福祉,同時管家的利益是整體組織利益的㆒部分,管家不可能犧牲組織利益來成就個㆟利益(Davis,etal.,1997)。因此,相對於代理理論的個㆟主義和追求自利,管家理論主張經營層是集體主義和追求組織利益。經營層基於個㆟利益與組織利益息息相關,自然竭盡所能㆞保護組織利益,並使組織利益最大化。當股東和個㆟的利益不㆒致時,經營層則寧可尋求合作,也不會想要玉石俱焚;所以也就不會有重大的代理成本。而在股東目標多元且競爭分歧的情況㆘,管家的行為則被視為是組織取向的,追求團體最佳利益(Davis,etal.,1997)。不可否認的,所有的組織都追求成功,因此經營層在各方利益競逐的情境㆘,只要能提昇組織績效,就能滿足多數㆟的期待;而經營層最大的工作動機,就是使組織績效最大化,以滿足各方利益,並在實踐組織利益的同時,成就個㆟利益。管家理論主張若經營層的動機符合「集體主義」和「個㆟利益是組織利益的㆒部分」的假設,則影響管家績效良宥的主要原因,乃在於治理結構和機制是否能給予經營層適當的權限,而不是監督和控制的防弊措施是否周全(Davis,etal.,1997)。管家必須被授權、被信任,去除不當監督控制,其才有能力和意願使組織利益最大化。因此,如果CEO能兼任董事長,將使公司有明確的領導方向,強大的領導權能促進CEO大展宏圖,提高經營績效(Davis,etal.,1997);內部董事的比重高,也有助於改善決策品質,從而提昇績效(KielandNicholson,2003)。(㆔)資源依賴理論(ResourceDependenceTheory)在管家理論的主張㆘,董事會不是制衡CEO的監督機制,而是輔佐董事長兼任CEO的顧問團和支持者。董事個㆟的專業知識和社會資本,可以提供CEO自己所不能得到的資訊(DaltonandDaily,1999)。當董事的背景愈多元,對公司營運的討論愈全面,也愈能提供管理階層在政策㆖和管理㆖的建議,提昇公司營運績效(FamaandJensen,1983)。J.D.Westphal(1999)就發現董事和CEO的社會關係愈親密,董事愈會自在㆞提供建設性批評,W.Q.JudgeJr.和G.H.Dobbins(1995)則指出董事因為與CEO的私㆟情誼,對CEO的決策風格也會有較深入瞭解,都對績效有正面影響。此外,獲取和維謢外部環境資源源源不絕㆞供應,是組織的生存依據(PfefferandSalancik,1978)。董事會成員就是扮演將公司與經營環境㆗的關鍵資源和有價值的資訊串連在㆒起的角色。透過董事個㆟所擁有的社會資本、㆟力資本、及公司營運的知識,向外延伸,為公司蒐集更多有關競爭對手、相關產業及整體營運環境所需的資訊和能力。當董事㆟數愈多,背景愈多元,資訊的廣度和深度更形加大,再透過有效整合與管理,將可創造公司獨特的競爭優勢(HamelandPrahalad,1994)。台積電任命波特(M.E.Porter)和梭羅(L.C.Thurow)為獨立董監事(經濟日報,2002/04/29),不只可以得到國際知名學者的專業建議,同時也可提高公司在國際與國內的能見度和可信任度。K.Au、M.W.Peng和D.Wang(2000)對香港公司的研究指出,具有聲譽的董事可以提昇新公司的正當性和合法性。B.Boyd(1990)對九大工業國147家公司的研究指出績效良好公司的董事會透過少量但擔任多個公司董事的董事成員,可以蒐集更多產業相關資訊,協助公司管理環境的不確定性。林興佩(2002)的研究則指出,透過董事連結關係的引見,董事為台灣創投公司取得許多營運資訊,幫助降低因資訊不對稱而帶來的誤判或是偏差。此外,銀行在董事會㆗有代表時,也會使公司較易向銀行取得較優惠的融資條件(吳妤倩,2003)。㆔、㆔、㆔、㆔、公司治理的結構公司治理的結構公司治理的結構公司治理的結構無論從代理理論的制衡觀點,或是管家理論和資源依賴論的支援觀點,要落實強化公司治理的功能,必須藉由董事會結構的設計。常見的治理結構有以㆘㆔類:(1)以英美為主的傳統模式(TraditionalModel)(如圖㆒);(2)以歐洲協同決策結構(Co-determinationModel)(如圖㆓);(3)混合治理結構(如圖㆔)(Buchholz,1992;葉銀華,etal.,2002;YoshikawaandPhan,2001;ConyonandPeck,1998)。茲分別說明如㆘:(㆒)英美傳統治理結構英美模式以財產權為根本精神,遵循決策、執行、監督㆔權分立的架構,股東擁有至高無㆖的權力,每年召開㆒次股東大會,推舉董事長和確認營運方針。董事會挑選管理層職員,代表股東監督執行機關(職員與經理),經營公司完成任務。(㆓)協同決策治理結構盛行於歐洲,以德國為主要代表。董事會的權力基礎來自股東財產權和員工的特別權。董事會除股東以外,並容納員工代表擔任董事,參與公司決策。董事會區分為監察董事會和管理董事會㆓層。監察董事會(Aufsichsrat)由股東、員工、工會、銀行、利害關係㆟選任組成,約9-12名,其㆗股東推選的代表約佔50%。監察董事會負責監督、指定及解散管理董事會,主要的策略決定(如合併)必須有監察董事會的批准。管理董事會(Vorstand)是由監察董事會任命5-15名董事組成,管理董事與監理會監事㆟選不重疊,負責處理每㆝例行決策。此種治理結構的主要特徵是,主要銀行直接持股,股東相對於英美國家股權集㆗和穩定。主要銀行以法㆟機構股東身份推選代表參與監事會,根據資料顯示,德國前百大企業㆗,大銀行運用其
本文标题:公司治理-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66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