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美]弗罗斯特教学目标•1、了解弗罗斯特的诗歌。•2、了解诗歌中象征手法的作用。•3、理解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他当过纺织工人、教员、记者、经营过农场,办过私立学校,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朴实无华,却又细致含蓄,耐人寻味。他的著名诗集有《少年的意志》《波士顿以北》等。诗作名篇有《白桦树》、《修墙》。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未选择的路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shèzúzhùlì涉足伫立qīqīzújìlùjìng萋萋足迹路径伫立:长时间站立。萋萋:草长得茂盛的样子。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极目:用尽目力(远望)。幽寂:幽静寂寞。路径:道路。延续: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往事:过去的事情。回顾:回过头来看。朗读体验•根据刚才的范读,同学们齐读这首诗。•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未选择的路两条路两条路从黄色的森林分出很少足迹未经污染消失在丛林深处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一条一条一条一条延绵无尽人迹更少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就这首诗设计一个问题,帮助大家正确理解这首诗。学习这首诗,你希望知道什么请以“我从——中感受到——”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你的阅读成果(可以是一个字眼、一个词、一句诗、一节诗、全诗)(可以写心情、动作、画面、声音、情景、色彩,或诗的结构、情感、手法等)如:我从“伫立”中感受到诗人久久踌躇,无法选择的心态。讨论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表现手法?请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深入朗读分组朗读。注意感情色彩。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纸船》明(表面)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统摄全篇。路表面:自然界的道路实际:暗示人生之路象征↘说说下列事物象征什么?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已经作出了选择,为什么着重写未选择呢?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第一节第二节第三、四节这样写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能让人思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两条路选择的路未选择的路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于是对未选择的路产生怀恋向往,这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李白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卢照邻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王勃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激情朗读•全体同学带有感情地齐读。作业:一、根据你对道路的理解和选择,运用象征手法,写一篇诗歌《路》,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你也具有诗人一样的才情。二、课外阅读弗罗斯特的代表作《少年的意志》、《白桦树》。
本文标题:未选择的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664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