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云县茶房乡创先争优工作总结(XXXX年12月10日)
-1-茶党发〔2011〕129号中共茶房乡委员会关于印发《茶房乡2011年度创新争优工作总结暨201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各村民委员会,乡直各单位:现将《茶房乡2011年度创新争优工作总结暨201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请认真贯彻落实。中共茶房乡委员会2011年12月15日-2-茶房乡2011年度创新争优工作总结暨2012年工作要点茶房乡属云南省40个革命老区乡镇之一,乡党委下设5个党总支、35个党支部,有党员979名。自2010年5月份创先争优活动铺开以来,乡党委以“科学促发展,组织强保障”为主题,以“突出主旋律、增强凝聚力、提高执行力”为目标,以“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为重点,紧扣茶房实际,围绕“争创”目标,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实践载体,扎实推进活动开展,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现将2011年度茶房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聚创争合力为使创先争优级活动顺利开展,乡党委从深入调研、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入手,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一是落实领导责任机制。乡党委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创新争优活动办公室,由党委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明确了由书记负总责、党委副书记负责具体抓、活动办公室负责落实的“三负责”制度和乡党委班子成员联系支部、支部委员联系党小组和党员联系群众的“四联系”制度,形成了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是建-3-立目标管理机制。乡党委按照“经济茶乡、和谐茶房、宜居家园”的发展定位,提出了“一区、一中心、四产业”的“114”发展思路(即建设和打造茶房革命老区、云县东南部二级物流中心和茶叶、核桃、畜牧、药材四大产业),确立了“林畜富民做产业、抓实党建强队伍、维护稳定构和谐、突出创新激活力、强化落实重发展”的具体工作要求,提出了“实现每年创建3个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培养100名‘双带’能手和帮扶带动1000户农户致富”的活动目标,让每个支部、每个党员都有目标的引力、定位的压力、追赶的动力。三是强化督促指导机制。要求挂钩联系领导坚持对所联系支部进行一月一指导、一季一点评、点评有记录的督促检查指导制度,指出存在的不足,明确活动努力的方向和下步工作的重点,有效地增强了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紧迫性和责任感。二、围绕中心工作,添创争动力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主动把创先争优活动融入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生动实践中,使创先争优活动体现科学性、时代性、富于创造性,为创先争优活动增添强大动力。(一)突出发展第一要务,推动科学发展。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乡党委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完成中心工作任务紧密结合,整合力量,创新举措,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国发经济稳步增长。全乡预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3亿元,-4-比“十一五”末的1.89亿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4864元,比“十一五”末的3800元增长28%,人均占有粮食360公斤;二是“三个一百”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4万元,占任务数1000万元的104%,完成招商引资300万元,占任务数的100%;完成向上争取资金160万元,占任务数100万元的160%;三是新家园行动计划稳步推进。全乡旧村旧房改造开工建设483户,占任务数482户的100.2%。桥街村大塘子组县级示范点和大村自然村乡级示范点进展顺利,以示范点带动全乡新家园建设的效应得到显现;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成效明显。优化了核桃、茶叶、云药、畜牧业、烤烟、姬松茸、粮食等为农业产业结构,工业、服务业经济健康发展,劳务经济势头强劲,使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有渠道、有支撑。在烤烟产业建设和新家园建设中,党员干部住村蹲点进农家,广大党员积极作为,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二)落实民生第一目标,服务人民群众。按照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民生保障事业的要求,全乡各级党组织突出民生保障这条主线,落实民生第一目标。2011年,乡党委共看望慰问困难党员27人,慰问资金5400元;全乡各级党组织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累计完成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836人,农村养老保险646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10080人次,累计开发公益性岗-5-位16个。全乡共发放低保金246万元,共发放救急夏荒粮食22吨、资金10万元、籽种10吨、抗旱水泥80吨,全乡抗旱救灾工作稳步推进。(三)落实稳定第一责任,构建和谐茶房。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活动深入开展。从讲政治的高度,维护全乡稳定,完善抓稳定的工作构架,落实抓稳定的工作责任,形成抓稳定的工作格局,及时排查、处理、化解不稳定因素及矛盾纠纷,建立健全抓稳定的工作构架和工作信息反馈机制。抓好全乡民主法制建设、信访、普法、安全生产管理,形成全社会维护稳定的工作合力和工作格局。(四)强化党建第一保障,加强基层组织。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全面强化党建第一保障,以抓实党建强队伍为抓手,以巩固和提升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成果为目标,着力推进党建示范点创建,争创先进基层党委。一是抓班子强队伍,增强凝聚力。进一步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目前全乡共设5个党总支、35个党支部,其中5个村党总支下设党支部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便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设置产业协会党支部8个。积极构建以村党组织为主体、专业型党组织为链条、流动党员党组织为补充的新型农村基层党组织覆盖体系,以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选优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强化教育管理,提高班子整体素质-6-和活力,带动党员队伍、干部队伍、群众队伍“三支队伍”建设。二是抓学习强素质,提高创新力。强化学习型组织建设,乡党委制定出台了学习型组织创建实施方案,对学习对象、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等作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强化学习管理、增强学习效果,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本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激情,推动各项工作的创新发展。三是抓制度强保障,提高战斗力。建立完善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无职党员设岗制度等党建工作制度,制定出台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文件,明确“四议两公开”对象、工作程序等内容,在全乡全面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用制度保障党建工作的创新。如文茂村党总支认真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开展工作,解决了三桥路通达工程示范路建设工程的遗留的矛盾问题,使工程顺利竣工;南满村南满路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成1.4公里的通畅路。2011年,各村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开展工作26次,解决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26件。四抓作风强服务,提高执行力。大力推进“两卡一薄”民情联系网络建设(民情联系卡、党群联心卡、民情记录簿),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整合力量做好发展服务队、文化宣传队、维稳工作队、党建工作队四个流动服务队建设,运用“一线”工-7-作法,展现出领导在一线服务、队伍在一线工作、干部在一线成长、党性在一线锻炼、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实践、创先争优在一线体现的生动局面。突出做好农民服务站(点)建设工作,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编织服务群众网络。三、创新实践载体,激创争活力2011年,乡党委精心设计创先争优活动载体,创新活动方式,激发创先争优的活力。(一)民情恳谈活动,架通党群连心桥。为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拓宽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渠道,乡党委制定了民情联络制度,全面推行“党群连心卡”和“民情联系卡”,深化民情恳谈活动,明确乡级机关干部职工和村“两委”干部为民情联络员,村民小组长、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成员、新农村联合互助组“联长”、农村党员为民情员,并向群众发放了印有民情联络员的姓名、所在单位及职务、联系电话等内容的“党群联心卡”和“民情联系卡”,形成乡领导班子成员包村、乡村干部包组、农村党员干部联户的直接包联责任机制。明确每一民情联络员每月到民情联系点不少于4次,每月驻村工作不少于15天,民情联络员必须熟知所联系村组的基本情况、不稳定因素、弱势群体、突出问题,必须经常走访矛盾重点户、生活困难户、经济特色户、老党员户,做到群众有问题反映、发生纠纷、出现信访、生活有困难必到。民情联络员收集到所-8-联系村、组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意见建议,记入《民情记录簿》后逐级报村乡研究解决,乡村两级定期召开民情分析会议,对群众反映问题及时研究,给予解决和答复。全乡145名乡村党员干部分别联系了16个村、210个村民小组,做到了党群、干群联系全覆盖。(二)党员公开承诺,铺筑党群共富路。为提升农村党员活力,乡党委制定完善了农村党员“双带”承诺制度、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党员评星挂牌制度,明确党员责任,完善党员关爱,发挥党员作用。一是加大党员教育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农村党员参加创业、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党员综合素质,增强党员“双带”本领,实现每年培训500名农村党员的目标,培养了一批农村发展的带头人。二是依托“一体两会”和新农村联合互助组,以“党员挂强人,强人挂党员”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作用,积极向农村党员创业提供帮助,优先向农村党员提供创业贷款和政策扶持,为农村党员创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引进、技术指导、市场营销等各类服务,千方百计帮助党员解决没技术、缺资金、少信息等创业难题。大力培养党员创业示范户、建设党员创业示范村组、组建党员创业联合体,鼓励扶持农村党员引领群众创业致富。三是完善农村党员民主评议,结合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和深入开展“忠心献给党,诚心献给人民,爱心献给社会,-9-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党员”评比活动,采取党内评议占权重60%,党外评议(居住地村民小组村民会议或户代表会议)占权重40%,党内与党外相结合的办法评议党员,使党员在居住地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激发了党员队伍活力。2011年,乡党委在云县电视台作出公开承诺,全乡共有35个党支部,768名党员作出公开承诺,均得到上级党组织点评。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均能够按年初的承诺事项抓好落实。(三)转变服务方式,织就便民服务网。围绕“三个一百”目标任务、新家园行动计划和烤烟产业建设,以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活动为切入点,运用“一线”工作法,不断提高行政效能,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为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服务群众效率,在乡级依托茶房、桥街两个农村街场分片区建立2个农民服务站,全乡16个村每村建立1个农民服务点。片区农民服务站抽调乡级机关站所干部组成,设群众信息服务、民政服务、审批事项服务、信访法律服务、农村发展服务等5个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变群众分头跑为干部集中办,群众进一道门即可办完所需办理事务,对于需到县以上部门办理的事项由农民服务站收集登记后代为办理;实行街天定时工作制,逢两个街场赶集日集中办公,保障每周有2天集中服务时间,群众借赶集机会即可一并办理所需办理的各类事务,遇有-10-所需办理急事可直接与农民服务站联系,由服务站协调相关部门给予及时办理。村级农民服务点由村“两委”干部轮流值班,直接为群众办理属村级职权范围内的各类事项,对需到乡级以上办理的事项由村干部收集登记后集中到乡农民服务站或相关站所代为办理,群众不出门即可办理所需办理事务。(四)组建流动服务分队,拓宽农村发展渠道。为有效服务“三农”工作,促进农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各阶段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任务和群众所需所盼,组建产业建设服务队、党建维稳服务队、项目工程服务队、文卫宣传服务队等4个流动服务分队,每个服务分队由一名乡党委、政府领导带队,抽调相关专业人员和机关干部组成,定期不定期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和项目点开展服务。同时,在16个村建立了党员服务队伍,有效解决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筹资筹劳发动难以及农村弱势群体生产、生活难等问题,使群众的需求能及时解决,农村发展稳定的任务能及时落实。(五)推行佩戴党徽上岗,亮明党员身份。为杜绝党员队伍中出现“谁是党员不知道,困难时候难找到,危急时刻少见到”的隐形现象,我们对全乡广大党员实行佩戴党徽
本文标题:云县茶房乡创先争优工作总结(XXXX年12月10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71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