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交底记录市政施管-8编号:001工程名称马安经济适用房市政道路配套BT工程承包单位惠州市建设集团建筑工程公司交底方深圳华粤城市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交底人彭雪文接收方惠州市建设集团建筑工程公司接收人汪生群交底部位整个工程交底日期2014.8.7一.路线设计1.1设计依据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公路路线设计规》(JTGD20-2006)。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4.《城市规划交通规划规范》(GB50220-95)。5.《关于马安经济适用房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惠市规建函[2011]485号)1.2设计标准本项目主要技术标准如下:主要技术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采用值道路等级城市II级次干道城市II级次干道设计速度Km/h3030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150250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70/最短缓和曲线长度m35/平曲线最小长度m70/最大纵坡%60.146最小坡长m110170/1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600100000/1凸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400/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45050000/1凹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700/竖曲线最小长度m35113.31.3平面线型设计1.道路平面设计线、设计高程线指道路中心线,全路段不设超高。2.马安经济适用房市政道路配套BT工程包括东一路、南一路、南二路、西一路、北一路五条道路。东一路起点坐标(N54571.799,E47295.763),终点坐标(N53178.121,E47588.303),路线长1431.89m,南一路起点坐标(N53433.657,E46644.397),终点坐标(N53783.628,E47258.11),路线长712.936m,南二路起点坐标(N52959.455,E47352.402),终点坐标(N53211.722,E47551.801),路线长321.557m,西一路起点坐标(N53927.489,E46437.85),终点坐标(N53258.353,E46825.464),路线长791.78m,北一路起点坐标(N53833.738,E46454.515),终点坐标(N53962.378,E47247.82),路线长838.201m,道路路线总长:4096.36m。1.4路线纵断面的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主要控制因素为惠州市规划控制点及被交道路标高。本项目最大纵坡为:0.146%(西一路),竖曲线最小半径:R=5000m(西一路),最小坡长:170m(北一路)。1.5施工注意事项1.坐标及高程控制系统:(1)坐标系统: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2)高程系统高程系统采用1956国家黄海高程基准。2.施工队伍进场后,应首先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坐标及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并与相邻标段进行联测,确保各控制点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并保证相邻标段间衔接的准确。3.施工队伍应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各控制点、中桩高程及横断面地面线进行复核,如发现设计文件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则应及时向监理单位报告,监理单位确认后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协调解决。二.路线交叉设计2.1设计依据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公路路线设计规》(JTGD20-2006)。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4.《城市规划交通规划规范》(GB50220-95)。2.2对初步设计评审意见执行情况按初步设计评审意见执行。2.3平面设计本项目交叉工程全部采用平交交叉方式处理,共设置平交口5个,中心桩号分别为:北一路起点AK0+000、北一路终点AK0+838.201、南一路起点BK0+000、南一路终点BK0+712.936、南二路终点CK0+321.557。西一路终点DK0+791.78与惠州大道相接,本设计已计入该相接段的工程数量。根据被交道路等级及交通量,平交口采用加铺转角方式设计;以保证行车通畅及行人安全。2.4纵面设计由于道路主线与大多被交道路的功能、等级、交通量都有明显的差别,因此设计采用“主路优先”的原则,使主路的横断面贯穿交叉,而调整次要公路的纵断面以适应主要公路的横断面。同时,必须使平交范围内的路面排水流畅,任何部分不得有积水。2.5施工要求1.按通用图进行平交口施工时,平交口路面排水必须流畅,任何部分不得有积水。2.当被交道路为混凝土路面时,严格按设计布设胀缝、缩缝和纵缝钢筋。3.未尽事宜,参照相关规范。三.路基设计3.1设计依据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公路路线设计规》(JTGD20-2006)3.《公路路基设计规》(JTGD30-2004)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10.其它有关的规范、设计手册及相关道路城市规划规定。3.2对初步设计评审意见执行情况按初步设计评审意见执行。3.3路基标准横断面1.路基宽度东一路、南一路标准断面24m:其中人行道(非机动车道)4.5m+行车道15m++人行道(非机动车道)4.5m;北一路标准断面21m:人行道(非机动车道)3m+行车道15m++人行道(非机动车道)3m;南二路标准断面36m:人行道(非机动车道)6.25m+行车道23.5m+人行道(非机动车道)6.25m。西一路标准断面:K0+000~K0+580为24m,人行道(非机动车道)4.5m+行车道15m+人行道(非机动车道)4.5m;K0+580~K0+791.78为12m,人行道(非机动车道)4.5m+行车道7.5m2.路面横坡本项目的行车道路拱横坡采用2.0%,路缘石采用立式,高出路面18cm,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横坡为2.0%反坡。路线设计高程为行车道路面中央的路面高程,全线不设超高。3.4一般路基设计1.填方路堤设计a.填方路堤边坡高度小于等于8m时,边坡率为1:1.5。b.当填方路基边坡高度大于8m小于12m时,采用折线形边坡上部8m边坡率为1:1.5,8m以下边坡率为1:1.75。c.为保证路堤稳定性,路基两侧各宽填50cm,并作为土路肩使用。d.路基填土前应先清除草皮、表土、树根等,然后进行填前碾压或夯实,并达到密实度要求。e.路基土石方数量表中填方已扣除路槽部分数量。表土清除全线统一按30cm计算,清除的表土均作为弃土,不得用于路基填筑。2.零填路基及土质路堑设计当填方高度小于1.5米时,视为零填路基。为保证零填挖路基与土质路堑路床范围压实度不小于96%,对路床范围填料或表土须采取翻压回填或换填等措施处理。当土层最小强度CBR满足规范要求且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时,可采取翻挖后压实处理;当土层含水量较大或土层最小强度CBR不能满足要求时,一般采取换填方式处理。当挖方路基路床为强度指标CBR不符合要求的土层或路床含水量过大达不到规定压实度时,必须对路面结构层以下土基进行处理,处理方式及压实度要求同零填路基。3.特殊路基道路沿线表层有人工填土,由粘性土及碎石等新近堆填,且厚度较大,从工程经济性考虑,采用开挖换填垫层、分层回填碾压的方法处理,这一处理方案的主要内容为:对上覆土层(即素填土层)清除表填土、杂填土、耕植土。然后回填垫层,从而增强地基承载力,减少不均匀沉降,以满足使用要求,同时其施工工期较短,工后沉降较小。4.路堤填料及填筑要求a.直接用作路基填筑的填料,其液限应不大于50,塑性指数不大于26。b.为保证路基压实度,路基两侧应各超宽填筑50cm,路基填筑完成并稳定后再对边坡进行清理。c.填方路基应分层碾压,每层虚方厚度不大于30㎝,桥涵、挡墙台后每层虚方厚度不大于20㎝厚度,每一水平层应采用同类填料填筑。涵顶填土50㎝以内用静压,超过50㎝后,才能用振动压路机在其上进行碾压。d.填石路堤一般大粒径石料置于下层,其间用小粒径石子填入,然后用32吨以上的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填石路基每填高2.5~3m采用冲击压路机进行增强补压。为保证压实质量,施工时应先修筑试验段并通过试验,研究压实机具、最大压实层厚、压实遍数等相互关系和施工工艺,根据现场试验结果,指导填石路堤的压实工序,提出控制压实质量的参数(如压实后的干密度、孔隙率、竖向变形量等)。e.路基填土前应先清除草皮、表土、树根等,清表按30cm计,然后进行填前碾压或夯实,并达到密实度要求。f为了减少路基在构造物两侧产生不均匀沉降,减轻跳车现象,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对涵洞两侧路基填筑需进行特殊处理。桥涵台背和挡土墙墙背应选用透水性填料,详见设计图。5.路堤的压实标准及压实度a.路基所有压实度应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其强度、粒径及土质路基的压实度按下表执行。路基压实度及填料要求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重型击实)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上路床0~30≥95810下路床30~80≥95510上路堤80~150≥93415下路堤150以下≥933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95810b.换填垫层的压实度(或相对密度)按不小于90%控制。c.软基换填部分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0%。d.挡土墙墙背、涵洞台背、桥台锥坡、台背过渡段填土,压实度要求从填方基底或涵洞底部至路床顶面均为95%。e.土路肩填土压实度不小于90%。f.路基基底压实度不小于90%。g.每层压实均应检验压实度,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填筑上一层。h.路床顶面检测弯沉值不大于289(1/100mm)。3.5取、弃土场本项目的土方考虑全部为远运距取土。可在运距较近的、土质符合设计要求的取土场取土。对于取土后的山体或取土场除做好防护和排水设施以防止水土流失外,还要进行绿化与景观设计,尽量降低取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6路基防护工程设计1.防护原则: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植物防护方式,使防护方案经济、适用、美观、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2.防护形式:一般填方边坡采用铺草皮防护;鱼塘水沟路段采用浆砌片石护坡防护,护坡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M10水泥砂浆勾缝。北一路K0+020~K0+280及K0+600~K0+800段为临时改沟工程,采用M7.5浆砌片石护坡。3.7路床顶面验收标准说明路床顶面施工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土方路基路床顶面验收标准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1压实度符合规定2弯沉≤331.53纵断面高程(mm)+10,-154中线偏位(mm)505宽度不小于设计值6平整度(mm)157横坡(%)±0.38边坡坡度不陡于设计坡度填石路基路床顶面验收标准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1压实度符合试验路确定的施工工艺,沉降差≤试验路确定的沉降差2纵断面高程(mm)+10,-203中线偏位(mm)504宽度不小于设计值5平整度(mm)206横坡(%)±0.37边坡坡度不陡于设计坡度3.8路基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1)路基、路面开工前和施工中应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所规定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查验收标准进行施工。(2)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对照地形仔细核查排水防护设置位置和区间,若发现边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的设置位置或者防护工程设置高度与地形不符时,应及时通报业主、监理、设计单位,以便于及时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3)为保证路基设计宽度内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每侧宽填压实应超出路基宽50cm以上。超宽碾压土方在路基土石方数量表中未计入,由施工单位根据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自行考虑。(4)路基防护工程数量表中,防护高度均采用平均值,施工时依据实际地形自行调整。(5)挡土墙基础放样后设置的襟边宽度与设计相差较大,且宽度小于50cm时,应及时通报业主、监理、设计单位,以便于及时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6)挡土墙挖基完成后对基底地基承载力和墙
本文标题:施工图交底记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720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