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道德经》读后感“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语堂先生这样说过,而我读时的“遭遇”即如先生所言欲言其言,先言其人。老聃,通称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据太史公司马迁考证,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在当时,老子即是一个颇有声望的智者,相传孔子孔子数次求教天道问老子,言老子“犹龙”。后来由于周王室的衰弱和不断内乱,老子感觉到悲愤然而无能为力,决计弃官归隐,跨青牛而去。行至函谷关,关令尹喜得知老子的德才,请老子留言,老子遂疾书五千言,即为后人所见的《道德经》。《道德经》一书虽仅有五千言,然而却是老子所有思想的精华凝聚而成,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原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全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在书中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人生的交往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和哲学命题。发前人所未发,述前人所未述,并且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等著名的哲学概念,可谓是中国哲学的奠基之作。概括起来,《道德经》的内容主要有三,即谈宇宙,谈人生,谈政治。老子宇宙哲学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形容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而这个“道”不是客观实在的物质,而是产生与万物先存在与万物之外,看不见抓不住的虚无缥缈的东西,然而却主宰着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不可琢磨,“道可道,非常道”,其本质即是“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以无为本”的宇宙观,而老子正是认为“无”才是道之本。老子的哲学涉及一个“名”与“实”的问题——“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名和实并不能简单的划等号,有名无实和有实无名屡见不鲜,不应只重其名而忽其实。另外老子还谈论到天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作为产生并推动万物的“道”,它的运行有自己的法则,而老子在开篇即谈“道”,并且把“道”作为全书一以贯之的思想,不仅仅是为了对宇宙的形成和自然之道做一个阐述,更是为了给探讨人生和社会政治准备一个前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出发点即是主张人发自然,把自然之道作为人生活的准则,因而说老子论“道”的宇宙观是其人生观,政治观的基础。《道德经》中对人生,政治的阐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人是万物之灵,但是人生来是不符合“道”的,为什么呢?因为人是个矛盾混合体,其中有私心欲望,万物之灵的这个“灵”被私心欲望所限制,具体表现就是主观意识里总有个人的一些不自然的东西与客观不相符合。怎么办呢?老子认为就要修道。修道就是帮助人去掉不自然的东西,使人符合客观,使客观支配主观,这样人生坎坷就少,“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即修道修得好的人,做事做人都会变得顺利吉祥,所以“道”也就是一种人生,“万事如意修道人”。在某些版本里,我们看到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人只有没有私心欲望,才能守静,这样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从而适应和符合客观的变化。有私心欲望,就不能守静,这样就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即便体验到的,也是有限的,这样人就很难符合客观的变化,人生旅程就会出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没有个人想法,事事顺客观,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欲望,才能放弃个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顺应客观自然。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就能够乐观自在地处事为人,而达到“无不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水之所以善是有利万物生长并不争功,它处于众人都不愿去的地方,所以最接近大道。为什么处在众人都不愿去地方还最接近大道呢?因为水本来是乾净纯洁的,但为了净化他物而把自身弄得全是污浊,最后还要流到最低的地方,不再被人重视。所以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最后还落到人人都不愿去、受轻视的地方,这种“甘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就是“道”的品质,这种品质在《道德经》里也叫“柔弱”,即永远把自己个人的私欲放在最柔弱的位置,而把付出放在最强大的地方,《道德经》写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意思是,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用它去攻击最坚强的,没有不胜的。在克服困难时,水又变成最坚强的。《道德经》就是以水喻“道”,用水的柔弱与顽强来形容“道”的特性。我们总是强调人要无私奉献,无私就是私心欲望要柔弱,奉献就是付出的愿望与力量要强大。。为什么那些有著无私奉献精神的人做起事来总是会散发出蓬勃朝气和无穷力量呢?因为他的精神状态符合了万物本源“道”的特性。所以人生要成功,就必须把“道”的特性(道性)变成自己内在的品质,永远想到自己所做的比自己想得到的要多得多,这样人永远就不会离成功太远。人际关系是人一生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那么《道德经》里说“善者,不善人之师。不善者,善人之智。不贵其事,不爱其智,虽知大迷,是谓要妙。”意思是,比我们善良的人,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老师。而面对不善良的人,他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若不重视这些事情,不爱惜这些知识(若不重视与人打交道方面的能力),虽然表面上看你知道得多,那实际是极大有迷惑,这是人生极其重要的妙著。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还是商战,还是体育竞技,到处都充满各种对手,存在激烈竞争,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更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面对?实际上,在面对竞争对手时,人应该明确真正的对手是谁?应与之竞争的是谁?要战胜的是谁?最后胜利的法宝,却是“不争而善胜。”我们都知道,胜利的获得是需要一种精神的,而促成持续进步的振奋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即“自胜者强”。所以真正的对手其实就是自己,要竞争的物件就是阻挠自己成功的内心干扰,要战胜的就是自己的弱点。一门心思地想战胜对方,这就是“有为”,这决不是明智之举,这是有违背老子道德经的作为,纷繁变幻的世界会使人的精神处于紧张,焦虑,导致心身内耗,患得患失,这反而不利于客观地看问题和能力的正常发挥。不想去战胜对方,而是视自己为对手,不断地让自己内心保持清静的状态,这就能有效克服自己的弱点,能冷静的得适应世界的变化,宁静以致远从而“无为而无不为”。所以在竞争当中要想成功,一定不要把注意力盯在成功和战胜对方上面,而是时刻注意保持自己内心的清静无为,对成功与胜利无所谓,以“无为”的心态去面对,这样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因而能“无不为”,是以“不争而善胜”关于生与死这个永远的人生命题,老子也有论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概括起来说,生命轮换不息,不应贪生惧死,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如果明晓了这个道理,就会胸怀宽广,坦然大公终身免于危殆。当人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会被生活所负累;反之,如果沉静无为,包容一切,将会满足和快乐。握紧拳头,希望拥有的更多,便会握的越紧,握的越紧,里面就会越黑暗,直到没有缝隙,容不得任何东西,反之,摊开双掌,看似虚无一片,实际上那里承载的就是整个世界了。当然,这些都要有看透生死,超越祸福的达观。总得来说,《道德经》中所体现的人生观有两个基本特点,就自我而言,要珍惜形体;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主张柔弱不争。有道的圣人少私寡欲,见朴抱素,专气淳和,加强自身修养。书中还提出了一系列与柔弱不争思想一致的观点,如至虚守静、不敢为天下先、不自是、不自伐等等,这些以退为进,以静制动的思想与柔弱不争共同体现了《道德经》中人生这些的特色。《道德经》的第三大内容就是对政治问题的探讨,它反应了老子的政治观。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老子认为“无为”是治理天下所应遵循的最高原则,关于无为老子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子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子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老子是个圣人,他也是善人。他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可见他对每个普通百姓的仁爱。与老子差不多同时期的韩非子和李斯在当时同样赫赫有名,只是他们的残忍与不人道是无法与老子站在同一高度来相提并论。韩非子说:“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李斯同样主张采取酷刑厉法来对民众进行威慑。对民众,进行惨无人道的镇压与统治,也是封建统治者得力助手。老子没有韩非的残忍,没有李斯的毒辣。他崇尚大爱。老子爱民,同时老子爱人。在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老子说道:“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老子将战争归于无道,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不难看出老子是个反战主义者。众所周知,战争中死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尤其在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目的,发兵倒戈、争权掠地,农民只是被利用的工具。遭殃的还是百姓。老子并非出自名门旺族,他深知战争对于百姓意味着什么。“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天下有道的话,战马用来耕地,无道的话,怀胎的马也是要上战场。老子并没有危言耸听。一场厮杀过后,尸首遍野、凋敝苍凉,建造的文明化为废墟,时代先为之一惊,结束了前进的步伐,驻足、立定,然后向后转,齐步走了。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得出老子的质朴与至善思想。然而老子的至善思想是站在超民族观之上,他看人,是不加任何前缀的人,不必有任何名字冠之的人。人就是人,分不得族群,分不得国度。战争一旦爆发,于双方百姓均不利,于人自身不利。所以老子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着失之。”世间只有唯一的主宰,天下是神的器具,不是人为努力就可以得到。这便是道,便是顺乎天意。人为的努力必然遭到失败,人为的固守,也必然要丧失掉的。世间不可能会有永久的常胜将军。战争,让双方都成为失败者。任何一种占有都只能是短暂。于是老子不无惋惜地奉劝大家:“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低调而善良的老子厌倦杀人,尤其是战争中的厮杀。“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除之。”战争中杀人,得胜者也是要用丧礼来对待胜利的。老子的至善思想是超出仇恨,超出民族的终极善。他常用赤子比喻德之厚者。实际上,他已经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了。最后说,老子所希望的社会是“小国寡民”,这虽是幻想,但不访看作是这个被遗弃在社会边缘的哲人内心最后的一块净土,也是为在乱世中挣扎的平民百姓找到的一处避难所,对这又应心怀感激。
本文标题:《道德经》读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771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