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建筑中水1主要内容1、建筑中水系统2、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3、中水处理及其安全防护26.1建筑中水系统中水:相对于“上水”(给水)和下水(排水)而言。建筑中水系统:民用建筑或建筑小区使用后的各种污废水,经处理回用于建筑或建筑小区作为杂用水,如用于冲厕、绿化、洗车等。36.1建筑中水系统6.1.1中水系统中水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给水工程技术、排水工程技术、水处理工程技术和建筑环境工程技术的有机综合,而得以实现各部分的使用功能、节水功能及建筑环境功能的统一。按其服务的范围一般可分为:①建筑中水系统②小区中水系统③城镇中水系统46.1建筑中水系统6.1.1中水系统①建筑中水系统将单幢(或几幢相邻建筑)产生的一部分污水适当处理后,作为中水,进行循环利用的系统。优点:规模小,不需要在建筑外设置中水管道,较易进行现场处理。缺点:投资和处理费用较高,多用于单独用水的办公楼、宾馆等公共建筑。分为:完善排水设施的建筑中水系统、排水设施不完善的建筑中水系统。56.1建筑中水系统6.1.1中水系统②小区中水系统在一个范围较小的地区,如一个住宅小区、几个街坊或小区联合成一个中水系统,设一个中水处理厂(站),然后根据各自需要和用途供应中水。优点:管理集中,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低,水质稳定。缺点:需国家和地方标准强制执行。66.1建筑中水系统6.1.1中水系统③城市中水系统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深度处理水作为中水,供给具有中水系统的建筑物或住宅区,如邻近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居住小区或高层建筑群,一般可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作为小区或楼群的中水回用水源。特点:规模大,费用低,管理方便,但必须单独敷设城市中水管道系统。目前主要是一个建筑或几个建筑物建一个小型中水系统,就近回用于这些建筑物。从运行和管理角度看,小区中水系统有广泛的发展前景,特别适应于新建居住区、商业区、开发区。76.1建筑中水系统6.1.2建筑中水系统的组成1、中水原水系统确定为中水水源的建筑物原排水的收集系统。分为:污废水合流系统、污废水分流系统。推荐采用污废水分流系统。86.1建筑中水系统6.1.2建筑中水系统的组成2、中水处理设施①预处理设施化粪池:以生活污水为原水的中水系统,必须在建筑的粪便排水系统中设置化粪池,使污水得到初级处理。格栅:截流中水原水中漂浮和悬浮的机械杂质,如毛发、布头和纸屑等。调节池:对原水流量和水质起调节均化作用,保证后续处理设备的稳定和高效运行。96.1建筑中水系统6.1.2建筑中水系统的组成2、中水处理设施②主要处理设施沉淀池:通过自然沉淀或投加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借重力沉降作用从水中分离。气浮池:通过进入污水后的压缩空气在水中析出的微波气泡,将水中比重接近于水的微小颗粒黏附,并随气泡上升至水面,形成泡沫浮渣而被去除。106.1建筑中水系统6.1.2建筑中水系统的组成2、中水处理设施②主要处理设施生物接触氧化池: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置填料,填料上长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流经其表面的污水中的有机物,使污水得到净化。生物装盘:作用机理类似于生物接触氧化池,生物转盘每转动一周,即进行一次吸附—吸氧—氧化—分解过程,衰老的生物膜在二次沉淀中被截留。116.1建筑中水系统6.1.2建筑中水系统的组成2、中水处理设施③后处理设施当中水的水质要求高于杂用水时,应根据需要增加深度处理,即中水在经过处理设施处理,如过滤、消毒等。消毒设备:加氯设备和臭氧设备。126.1建筑中水系统6.1.2建筑中水系统的组成3、中水管道系统①中水原水集水系统:建筑内部排水系统排放的污废水进入中水处理站,同时设有超越管线,以便出现事故,可直接排放。②中水供应系统:原水经过中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成为中水,首先流入中水贮水池,再经水泵提升后与建筑内部的中水供水系统连接,建筑物内部的中水供水管网与给水系统相似。小区中水系统适用于缺水城市的小区建筑物、分布集中的新建住宅小区和高层建筑群。136.1建筑中水系统6.1.3中水水源1、建筑中水水源按污染程度轻重分为6种:①沐浴排水:卫生间、公共浴室淋浴和浴盆排放的废水,有机物和悬浮物浓度都较低,但皂液含量高。②盥洗排水:洗脸盆、洗手盆和盥洗槽排放的废水,水质与沐浴排水相近,但悬浮物浓度较高。③冷却水: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排污水,水温较高,污染较轻。146.1建筑中水系统6.1.3中水水源1、建筑中水水源按污染程度轻重分为6种:④洗衣排水:宾馆洗衣房排水,水质与盥洗排水相近,但洗涤剂含量高。⑤厨房排水:厨房、食堂和餐厅在炊事活动中排放的污水,污水中有机物浓度、浊度和油脂含量都较高。⑥冲厕排水:大便器和小便器排放的污水,有机物浓度、悬浮物浓度和细菌含量很高。156.1建筑中水系统6.1.3中水水源1、建筑中水水源166.1建筑中水系统6.1.3中水水源2、建筑小区中水系统的中水水源小区内建筑物杂排水;小区或城市污水处理厂经生物处理后的出水;小区附近工业企业排放的水质较清洁、水量较稳定、使用安全的生产废水;小区生活污水;小区内雨水,可作为小区中水的补充水源。3、中水原水水质中水原水水质与建筑物所在的地区级使用性质有关。176.1建筑中水系统6.1.4中水水质满足如下基本要求:卫生上安全可靠:无有害物质,其主要衡量指标是大肠杆菌群指数、细菌总数、余氯量、悬浮物量、生化需氧量及化学需氧量。外观上无使人不快的感觉:其主要衡量指标有浊度、色度、臭气、表面活性剂和油脂等。不引起设备、管道等的严重腐蚀、结垢和不造成维护管理困难:其主要衡量指标是pH值、硬度、蒸发残留物、溶解性物质等。186.2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6.2.1中水原水集水系统1、合流制集水系统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用一套排水管道的系统。集水系统的立管、支管均同建筑内部排水设计。集流干管可设计为室内和室外集流干管。2、分流制集水系统有洗浴设备且和厕所分开设置的住宅,有集中盥洗设备的办公楼、教学楼、旅馆、招待所、集体宿舍,公共浴室、洗衣房,大型宾馆、饭店等适于设置分流集水系统。分流管道的布置和敷设有一定的要求。196.2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6.2.2中水供水系统1、对中水管道和设备的要求①中水供水系统必须独立设置。②中水管道必须具有耐腐蚀性,因为中水保持有余氯和多种盐类,产生多种生物和电化腐蚀,采用塑料罐、衬塑复合管和玻璃钢管比较适宜。③不能采用耐腐蚀材料的管道和设备应做好防腐蚀处理,使其表面光滑,易于清洗污垢。206.2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6.2.2中水供水系统1、对中水管道和设备的要求④中水供水系统应根据使用要求安装计量装置。⑤中水管道不得装设取水龙头,便器冲洗宜采用密闭型设备和器具。绿化、浇洒、汽车冲洗宜采用壁式或地下式的给水栓。⑥中水管道、设备及受水器具应按规定着浅绿色,以免引起误用。216.2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6.2.2中水供水系统2、中水供水系统形式余压给水系统水泵水箱供水系统气压给水系统226.2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6.2.3水量平衡中水原水量、处理量与中水用水量、给水补水量等通过计算、调整,达到总量和时序上的稳定和一致,即使中水产量与中水用量在一日中逐时内的不均匀变化以及一年内各季的变化得到调节。236.2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6.2.3水量平衡水量平衡措施:(1)前贮存式:将污水或废水在处理前贮存,将不均匀的排水集中起来,再经处理设备进行连续稳定的处理。(2)预处理后的贮存(3)后贮存式(4)自动调节式(5)前贮后贮并用246.3中水处理及其安全防护6.3.1中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无论采用哪种流程,消毒杀菌的步骤及其保障性是必不可少的。中水用于水景、空调、冷却用水时,采用一般处理方式不能达到相应水质标准时,应增加深度处理设施。中水处理产生的沉淀污泥、活性污泥和化学污泥,可采用机械脱水装置或自然干化池进行脱水干化处理,或排至化粪池处理。尽可能选择小型、高效、定型的设备,注意中水处理给建筑环境带来的臭味、噪声的危害。256.3中水处理及其安全防护6.3.1中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266.3中水处理及其安全防护6.3.2中水处理设备1、格栅、格网2、调节池3、沉淀(气浮)池4、接触氧化池5、生物转盘6、絮凝池7、滤池8、消毒9、活性炭吸附276.3中水处理及其安全防护6.3.3中水处理站1、中水处理站的位置及布置要求中水处理站是中水处理设施集中设置的场所,应设置在所收集污废水的建筑和建筑群与中水回用地点便于连接的地方,且符合建筑总体规划的要求,如为单栋建筑的中水工程可以设置在地下室附近。建筑群的中水工程的处理站应靠近主要集水和用水地点,并有单独的进出口、道路,便于进出设备、排除污物。中水处理站的面积按处理工艺的需要确定,并预留发展位置。286.3中水处理及其安全防护6.3.3中水处理站1、中水处理站的位置及布置要求处理站除设有处理设施的空间外,还应设有值班室、化验间、贮藏维修间等附属房间。处理设备的间距不应小于0.6m,主要通道不小于1.0m,顶部有人孔的构筑物及设备距顶板不应小于0.6m。处理工艺中的化学药剂、消毒剂等需妥善处理,并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处理间必须有通风换气、采暖、照明及给水排水设施。中水处理站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隔声降噪及防臭气等污染措施。296.3中水处理及其安全防护6.3.3中水处理站2、中水处理的隔声降噪及防臭措施中水处理站设置在建筑内部地下室时,必须与主体建筑及相邻房间严密隔开并作建筑隔声处理以防空气传声,转动设备及转动设备相连的基座、管道均应做减震处理以防震动。中水处理中散发的臭气必须妥善处理。主要方法:防臭法、稀释法、化学法、燃烧法、吸附法、土壤除臭法。306.3中水处理及其安全防护6.3.4建筑中水安全防护与控制①中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管道连接,生活饮用水管道只能通过间接装置向中水池补水。②中水管道不宜安装于墙体和楼面内,以防标记不清楚影响维修。如必须安装于墙槽内时,必须在管道上有明显且不会脱落的标志。③生活饮用水补水管出口与中水贮水池内最高水位间应有不小于2.5倍管径的空气隔断。④中水管道与生活应用水给水管道、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处理时,中水管道应位于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下面、排水管道的上面,其净距均不得小于0.15m。316.3中水处理及其安全防护6.3.4建筑中水安全防护与控制⑤中水贮水池设置的溢流管、泄水管,均应采用间接排水的方式排出,溢流管上应设隔网。⑥中水管道应采取防止误接、误用的措施:中水管道外壁应涂以浅绿色标志。中水池、阀门、水表及给水栓均应有明显的“中水”标志。中水工程验收时,应逐段进行检查以防止误接。⑦中水高位水箱应与生活高位水箱分设在不同的房间内,如条件不允许只能设在同房间内,与生活高位水箱的净距离应大于2m。326.3中水处理及其安全防护6.3.4建筑中水安全防护与控制控制与管理措施:①小型处理站(如处理量不大于200m³)可装设就地指示的监测仪表;中型处理站(大于200m³而不大于1000m³)配置必要的自动记录仪表;大型处理站(大于1000m³)应考虑设置生物检查的自动系统,当水质不合格时发出报警信号。②根据处理工艺要求,处理构筑物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应设置取样管及计量装置。
本文标题:第6章-建筑中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62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