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教学设计
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教材分析:本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其实质是城市交通问题,主要关注如何选择城市交通运输工具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教材虽然以北京为例,实际上体现了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普遍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所以探讨城市交通问题也就具有一个普遍的指导作用。也是本章节内容的一个巩固和延伸。学情分析:作为城市学生,每天上下学都与交通关系密切,城市交通问题切身体会深刻;学生对于城市交通问题的现状、成因、应对措施都能够说出一部分,但没有形成系统思维模型,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较多,但是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较弱。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行车在中国交通出行比例变化,并推测每次变化的可能原因。2.了解并分析北京城市交通拥堵现状的成因,并思考对策。3.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本土地理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地理现象的分析综合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地调查、借助于图书馆、网络等手段收集阅读相关资料,分析北京自行车出行比例变化状况。2.结合所学知识与所查阅材料,分析北京现阶段交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3.在本地做实际调研,小组分析讨论本地公共自行车没能迅速推广原因。4.小组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2.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日常交通出行观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成因分析;教学难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解决措施思维模型建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老师的老式的自行车入手(展示自己破旧的自行车图片),并引出自行车曾在我国日常交通出行比例中的地位以及上世纪80年代后其的变化。抛出问题: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北京开始感染“拥堵病”,对于这一问题的成因,有人认为自行车过多是其主要原因,你们是否认同?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后,教师小结:在人车混行的路段,确实存在因自行车过多而引起的交通拥堵的现象,但这并非北京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教师点评:要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与现象,进而引出问题研究的一般思路。探究1:结合现实状况,简要分析自行车在北京市交通比重中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回答)在小组讨论分别给出答案后,教师加以评价与小结其可能原因:1.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车和其他快速交通工具得以迅速普及。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范围的扩大,人们出行半径也越来越大,自行车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3.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影响了原有的自行车的生存土壤。4.费时费力、速度慢、负重少,与其替代性交通工具相比,自行车劣势明显。介绍中国21世纪以来的汽车增长状况,并列举了北京从2012-2016年以来机动车的数据增长量,引出一个现象——北京已成因中国最大的“堵城”。探究2:结合资料,想一想北京市现阶段出现交通拥堵的可能原因?(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回答)在小组讨论分别给出答案后,教师加以评价与小结其可能原因。归纳小结:私人小汽车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人口、就业迁移导致机动化交通增长;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单一,轨道建设滞后于机动化发展进程;道路网体系和功能不完善;公交线路及站点设置存在问题;停车设施供应严重短缺;道路施工加剧了交通拥堵;交通管理上还存在不科学、不到位的地方;自行车和行人过多,并且不遵守交通规则等。过渡:针对上述原因谈一谈如何解决城市拥堵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明确道路分工;合理规划停车场;减少出行距离;错开出行高峰;加大城市道路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交通管理;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倡绿色的出行方式。教师强调:发展公共交通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意义。过度:展示小黄车的图片,列举公共自行车在我国迅速推广的数据,并以北京一现象为例:北京正在大力推进自行车道路配备工程建设,并且交通管理部门正在设法提高自行车在日常交通出行中的比例。探究3:结合你收集的材料,推断北京交通管理部门支持公共自行车推广的可能原因?(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回答)在小组讨论分别给出答案后,教师加以点评并小结:自行车可作为公共交通方式的重要补充形式,缓解交通压力;减少燃料消耗,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缓解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过度:全国很多城市都有,那么我们自己的城市--铜陵是否也有公共自行车?答:有过追问:那你骑过吗?——“没有”探究4:结合亲身感受与所学知识,谈一谈你认为铜陵的公共自行车没能迅速推广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回答)在小组讨论分别给出答案后,教师对各组答案加以纠正与引导,得出趋于一致、相对统一的结论:1.地形因素,铜陵以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骑车出行的舒适性感受较差。2.非机动车道狭窄,甚至缺乏。3.市区路面汽车数量多,挤占自行车行车的空间,骑车缺乏安全保障;4.非机动车道常常成为机动车的停车位。自行车无路可走。追问:根据最新消息,公共自行车的升级版——“共享单车”有望重新入住铜陵,根据以往经验,有何启示?总结:本节课以北京城市不同时间阶段,自行车在交通出行比重的“兴”--“衰”--“兴”为切入点,了解了中国的现代交通发展史。另也结合了本土城市(丘陵城市)公共自行车现实推进状况,分析了影响交通与城市日常出行方式选择的可能原因。
本文标题: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000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