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 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实验10指导
《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课程实验指导书学院:现代技术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适用班级:计算机0601-0603任课教师:郭昊适用时间:2009-2010第一学期1目录第一部分:实验目的..........................................................................................................2第二部分:实验环境..........................................................................................................2第三部分:需求分析..........................................................................................................2第四部分:实验要求..........................................................................................................6(一)、网络系统设计方案..................................................................................6(二)、网络系统性能配置和测试报告..............................................................7第五部分:附件...................................................................................................................8(一)参照配置............................................................................................81.三层交换机配置........................................................................................82.二层交换机配置......................................................................................123.FR配置....................................................................................................144.防火墙(边界路由器配置)..................................................................165.服务器配置*............................................................................................17(二)实验报告格式和目录..............................................................................192第一部分:实验目的利用课堂讲解的知识,结合书本和Internet网络上查找资料,通过了解需求分析,完成网络系统设计方案、系统配置和服务性能测试实践工作,全面体会网络系统集成项目实现过程和技术路线、方法,为将来承担大规模的系统集成工作打下基础。第二部分:实验环境1、题目:中学校园网络系统建设2、上网查资料环境。3、WindowsXP安装PacketTracer5.1模拟软件。4、officePowerPoint或Visco绘图工具5、参考课件和课本中相关案例和结构设计第三部分:需求分析某中学校适应教育教学信息化要求,需要构建校园网络系统,实现全校用户安全上网、课件资源FTP下载和综合信息网站并对外发布、及校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功能。(一)布线需求某学校共有10个教学和管理部门在分布在主校区4栋楼内、有4栋6层(3单元X2户)住宅楼分布在距离主校区15公里的住宅小区,设备间或网络数据中心在主校区1号楼4层中央位置,联通专线光缆敷设到此位置;主校区1号楼为办公楼、2、3、4号楼各自除少量办公室外其它都为多媒体教室,都需要接入网络,共享信息资源。主校区4栋楼,楼之间直接埋设了光缆管道;2、3、4楼可以星型布设光缆集中到1楼数据中心;在住宅小区专门建设了设备间,由于楼层地下室可以贯通,可以敷设线缆3办公室工作区按9-15平方可以分布主信息点和备用信息点2个;每个教室无论大小定位到一个工作区分布主信息点和备用信息点2个,通过接入级联设备(如AP)扩展网络。住宅楼每户一个信息点。表1.主校区信息点分布(124点)楼号层数办公室教室信息点数楼面积(约)11-610/层6040X1021-42/层3/层2038X831-42/层4/层2448X841-42/层3/层2038X8表2.住宅小区信息点分布(144点)图1-校区分布图(二)网络访问需求1、2个区各自建立千兆光纤骨干网,集中到各区各自的设备机房;各楼内工作用户和住宅用户以100MUTP接入楼宇管理配线间的交换机,交换到桌面。楼号层数住户教室信息点数楼面积(约)71-66/层3639X1081-66/层3639X1091-66/层3639X10101-66/层3639X10FRInternet15KM42、按部门、教室和住宅楼划分子网。部门所属楼VLAN号占用端口数交换机数量和IP教务工作处1、2、3、42016、4、4、41、1、1、1IP范围:10.20.0.0255.255.0.0学生工作处12022财务处12032人事处12044IP范围:10.23.0.0255.255.0.0资产管理处12052校/党办(领导)12066教室2207121IP范围:10.25.0.0255.255.0.0教室3208161教室4209121服务器1中心10031(三层交换)IP范围:10.10.0.0255.255.0.0防火墙1中心101专线11中心501住户5305221IP范围:10.30.0.0255.255.0.0住户6306221住户7307221住户7308221专线2住宅5678楼——设备间6011(三层交换)IP范围:10.30.0.0255.255.0.03、主校区和住宅区采用2M的FR专线连接。4、子网间相互不能访问,但都可以访问中心机房的服务器和其它资源以及上网;住宅楼内各住户之间不能访问,但可以访问中心机房的服务器和其它资源以及上网。仅允许教务工作处和教室访问FTP资源服务器。5、数据中心租用联通10M专线支持全校用户上网,联通分配公网地址如下:网络地址:202.99.203.176255.255.255.248可使用地址:202.99.203.177-202.99.203.181255.255.255.248。5联通网关地址:202.99.203.182255.255.255.248内部用户可以PAT通过5个公网地址动态地址转换上网,外部用户可以通过NAT80端口映射到内部WEB服务器访问学校网站。(三)应用服务需求设置三台服务器分别是数据库服务器、FTP课件资源服务器、WEB网站服务器。1、数据库服务器:硬件:2颗Xeon5506CPU;内存4GECC;5块SAS300G硬盘;备份方式Raid5(实际使用容量4X300G);2个千兆网络接口。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2003SDServer(支持SMP自动平衡)DBMSSQLServer2005SD作用:数据管理2、FTP课件资源服务器:硬件:1颗Xeon5506CPU;内存2GECC;5块SAS300G硬盘;备份方式Raid5(实际使用容量4X300G);2个千兆网络接口。软件:操作系统RedHatLinuxAS5.0(含vsftpd)作用:PPT等格式的文件存储和访问。3、WEB服务器:硬件:1颗Xeon5506CPU;内存2GECC;2块SAS300G硬盘;备份方式Raid1(实际使用容量300G);2个千兆网络接口。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2003SDServer(含IIS)作用:WEB服务4、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从网上选择一款《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下载、部署安装、调试运行,描述其操作方式。功能参考如下:功能模块功能简介学校业务提供学校基本信息、学校组织机构、业务分配和调整、学校办学条件的设置。教务业务教务业务是对学校教务部门各类工作信息的管理和维护。包括学年学期设6置、年级班级设置、学校课程设置、招生、学生转入、学生调班、课程安排、排课表、考试安排、学生注册、教学计划、毕业结业、考试总结及考试成绩录入。学生业务学生业务是对学校在校学生、离校学生各项信息资源的维护与管理。包括基本信息维护、学籍管理、学生流入流出管理、学籍异动管理、毕业生管理等。教职工业务教职工业务是对在职及不在职教工进行系统化管理的模块。包括在职教工基本信息维护、教职工人员流动、离职教职工返聘等。校产业务校产业务主要包括学校用地信息、学校建筑物基本情况、建筑物修缮情况、设施信息、实验室基本情况、仪器设备基本信息等各类信息的管理以及仪器设备领用、仪器设备归还、仪器设备状态变更等仪器设备在校内流通的管理。(四)拓扑结构总结图2-初步拓扑结构第四部分:实验要求(一)、网络系统设计方案1、完成设计方案,作为实验报告部分上交。2、网络系统设计方案按实验报告格式所列的目录完成。Internet数据服务器FTP服务器WEB服务器FR/WEmu2950T2950T2950T3560-24PSRouter2811Router2620XM+W-1TRouter2620XM+W-1T5楼6楼7楼8楼2950T2950T1楼2楼3楼4楼1楼IP:10.20.0.0255.255.0.0IP:10.23.0.0255.255.0.0Ip:10.25.0.0255.255.0.0IP:10.10.0.0255.255.0.0IP:202.99.203.183255.255.255.248IP:192.168.1.0255.255.255.0IP:10.30.0.0255.255.0.0IP:202.99.203.178-182255.255.255.2483560-24PS7(二)、网络系统性能配置和测试报告1、根据设计部分拓扑结构在PacketTracer5.1模拟软件中建立和连接出相应的网络结构如图3(实验时48口交换机用24口交换机顶替)。2、参考附件2对设备进行满足需求的软件配置,3、使用Ping和Trace等命令对配置好的网络进行主机到主机、主机到远程主机进行联通性测试;使用http://方式和ftp、nslookup等命令对配置好的网络进行服务器访问测试。总结出测试结果形成报告。4、网络系统性能配置和测试报告按实验报告格式所列目录完成。备注:配置是SHOW的结果或TXT文件。实际对设备配置中可以通过向TFTP服务器上上传得到。图3-PacketTrace对应的拓扑结构8第五部分:附件(一)参照配置注:可参照但决不是准确配置1.三层交换机配置主校区中心交换机配置SwitchSwitchenable//进入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ureterminal//创建VlanSwitch(config)#vlan201Switch(config)#nameJWCSwitch(
本文标题: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实验10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048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