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成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成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篇课文写的是发生在意大利的一个故事:小约翰每天到“我”工作的店里只花两块钱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虽然很想,却从不多花钱买两根香肠。后来“我”发现他每天给人送报纸挣钱,还知道他家并不是经济情况不好,他的父母也并不是不爱他。“我”明白了约翰父母这样做是为了培养他的生活能力,认识到这样更有利于他成长。全文是分三部分写的。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有一个叫约翰的意大利小孩,每天到面包店里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我”以为他的父母不喜欢他,或是经济情况不好。第二部分(第7~13自然段)写“我”看到在一个大雪天,约翰的妈妈陪他送报纸,知道他每月拿到八十元的报酬。但是他仍然花两元钱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我”最后明白了,约翰父母从小培养他的生活能力的做法,更有利于他的成长。学情分析课文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成长的故事”,作为同龄人应该很感兴趣,对约翰父母与众不同的做法,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体会感受会不同。既有小孩子天生的欲望,还有难以做到的“努力克制”的能力。这一点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都遇到过。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忆字形。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有利于成长的道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已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忆字形。2.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在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都会激起朵朵浪花,想不想知道今天这个成长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这个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2.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还不能理解的在小组中交流。亲昵:十分亲密虎头虎脑:形容长得健壮憨厚的样子恍然大悟:恍然,突然清醒的样子;悟,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漫不经心:漫,随便。意思是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纷纷扬扬:(雪、花、叶子等)飘洒得多而杂乱。嘀咕:小声说,私下里说。3.自由读课文,阅读质疑: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能提出哪些阅读问题?三、自主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让学生认读。2.请同学介绍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3.区分形近字:“诞和延”、“悟和梧”、“肠和汤”,再分别组词4.教师重点指导:“驶”的右边是史,不是吏。“诞”的右边第四笔是“竖折”。四、讨论交流,质疑。1.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2读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3.你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4.学生边说,教师边分类板书5.进一步梳理所提问题,明确学习任务。五、朗读课文。六、布置作业。同学之间交流自己成长中的故事。板书设计成长每天只花两元钱成长雪天送报
本文标题:《成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072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