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3章建筑平面设计3.1建筑空间的组成与平面设计的任务3.2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3.3辅助使用房间平面设计3.4交通联系空间平面设计3.5建筑平面组合设计3.1建筑空间的组成与平面设计的任务使用房间建筑的空间组成交通联系空间主要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主要使用房间:在建筑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决定建筑物性质的房间,数量多或空间大。辅助使用房间:使用上属于服务性、附属性、次要的部分。交通联系空间:用以联系各个房间、各个楼层以及室内外过渡的空间。3.1建筑空间的组成与平面设计的任务3.1建筑空间的组成与平面设计的任务建筑平面设计任务出入口的位置以及建筑平面形状。安排建筑各组成部分的平面位置,选择和确定建筑平面组合形式。确定各部分房间的平面形状、面积大小和尺寸等。3.2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1、房间面积的确定2、房间平面形状的确定3、房间大小尺寸的确定4、房间门的设置5、房间窗的设置3.2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1、房间面积的确定使用面积+结构或围护构件所占面积使用面积:(1)家具和设备所占的面积(2)使用家具设备及活动所需面积(3)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3.2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房间面积确定影响房间面积大小的因素:(1)房间用途、使用特点及其要求(2)房间容纳人数的多少(3)家具设备的品种、规格、数量及布置方式(4)室内交通情况和活动特点(5)采光通风要求(6)结构合理性以及建筑模数要求等3.2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房间面积确定部分民用建筑房间面积定额参数指标项目建筑类型房间名称面积定额(m2/人)备注中小学普通教室1.1~1.2小学取下限办公室一般办公室≥3.0不包括走道铁路旅客站普通候车室1.1~1.3图书馆普通阅览室1.8~2.34~6座双面阅览桌2、房间平面形状的确定房间平面形状可以是矩形、方形、圆形和其他等多种形状,应从使用要求、平面组合、结构形式与结构布置、经济条件、建筑造型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平面形状。矩形房间平面的优点:(1)便于家具设备布置,面积利用率高,使用灵活性大;(2)结构布置简单,施工方便;(3)便于平面组合。3.2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平面形状确定观众厅平面形状较高视听要求防止西晒房间出现特殊部位平面组合做成非矩形房间3、房间大小尺寸的确定开间—两道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进深—两道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1)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和人体活动的要求住宅建筑卧室的平面尺寸应考虑床(卧室中最重要的家具)的大小、与其他家具的关系、以及设法提高床布置的灵活性。3.2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房间大小尺寸3、房间大小尺寸的确定(1)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和人体活动的要求医院病房的开间进深尺寸主要是满足病床的布置和医护活动的要求,3~4人病房开间尺寸常取3.3m~3.6m,6~8人病房开间尺寸常取5.7m~6.0m。3.2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房间大小尺寸(2)满足视听要求;教室、会堂、观众厅等的平面尺寸,还应保证良好的视听条件。根据水平视角、视距、垂直视角的要求确定出适合的房间平面尺寸。第一排座位到黑板的距离必须大于等于2.0m,以保证垂直视角不大于45°。最后一排至黑板面的距离不宜大于8.5m。水平视角(前排边座与黑板远端的水平夹角)应大于等于30°。中学教室的平面尺寸常取6.3m×9.0m、7.2m×9.0m、8.1m×8.1m。3.2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房间大小尺寸2000mm一般单侧采光时进深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2倍,双侧采光时进深尺寸可比单侧采光增加1倍(3)良好的天然采光采光方式对房间进深的影响3.2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房间大小尺寸(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墙体承重的梁板式结构或框架结构体系,要求梁板构件符合经济跨度要求。较经济的开间尺寸以不大于4.00m为宜,而钢筋混凝土梁的经济跨度为9.00m以下。(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按照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的规定,房间的开间进深尺寸一般以300mm为模数。3.2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房间大小尺寸4、房间门的设置(1)门的宽度和数量门的宽度,它取决于人体尺寸、人流股数、及家具设备的大小等。3.2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房间门的设置单股人流通行最小宽度550mm,一人侧身通行最小需300mm。住宅中的厕所、浴室门取700mm;卧室、厨房、阳台门应考虑一人携带物品通行,卧室取900mm;厨房阳台可取800mm。入户门取1000mm,考虑家具尺寸;教室、办公室等门应考虑一人通行,另一人侧身通行,常取1000mm。4、房间门的设置(1)门的宽度和数量使用面积较小的房间通常只设一樘门,但当房间使用人数超过50人,或建筑面积超过60m2时,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的要求,至少需设两樘门。对于观众厅、比赛大厅等大型空间,门的数量和总宽度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指标进行计算,且每樘门的宽度还不应小于1400mm。3.2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房间门的设置(2)门的位置和开启方式便于家具设备的布置和充分利用室内面积方便交通,利于疏散便于平面组合3.2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房间门的设置门的开启方向内开:可防止门开启时影响室外的人行交通。外开:如公用房间面积超过60m2,且人数超过50人,门尽量外开。门的开启方向:不影响交通,便于安全疏散,防止紧靠在一起的门扇相互碰撞。5、房间窗的设置窗的作用:采光通风、也是围护结构的一部分。(1)窗的面积窗子面积大小:房间的用途对环境明亮程度的要求,查得采光等级及相应的窗地面积比指标,计算出窗的面积。(2)窗的位置1)窗的位置应考虑采光、通风、室内家具布置和建筑立面效果等要求2)从建筑节能与节约造价角度来看,窗户面积亦不能过大。3.2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房间窗的设置民用建筑采光等级表采光等级视觉工作特征房间名称窗地比工作或活动要求精确程度要求识别的最小尺寸(mm)Ⅰ极精密0.2绘图室、制图室、画廊、手术室1/3~1/5Ⅱ精密0.2~1阅览室、医务室、健身房、专业实验室1/4~1/6Ⅲ中精密1~10办公室、会议室、营业厅1/6~1/8Ⅳ粗糙>10观众厅、居室、盥洗室、厕所1/8~1/10Ⅴ极粗糙不作规定贮藏室、走廊、楼梯间窗地比:房间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3.3辅助使用房间平面设计厕所、盥洗室、浴室,通称为卫生间,平面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在满足设备布置及人体活动要求前提下,力求布置紧凑,以节约面积;公共建筑的卫生间,使用人数较多,应有足够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住宅、旅馆客房的卫生间,仅供少数人使用,允许间接采光或无采光,但必须设有通风换气设施;为了节省上下水管道,卫生间宜左右相邻,上下对应。位置既要相对隐蔽,又要便于到达;要妥善处理防水排水问题。3.3辅助使用房间平面设计1、厕所设计方法步骤:首先弄清各种设备及人体活动的基本尺度;其次根据使用人数和参考指标确定设备数量;最后确定房间的尺寸。(1)卫生设备的数量(2)厕所的布置分为有前室和无前室两种。有前室的厕所隐蔽,走廊卫生条件较好,常用于公共建筑中,设有洗手槽及污水池。2、浴室、盥洗室34部分建筑类型厕所设备个数参考指标3.3辅助使用房间平面设计3、厨房厨房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厨房紧靠外墙布置,以满足采光和通风的要求;(2)厨房的墙面、地面应考虑防水,便于清洁,故比一般房间地面低20~30mm;(3)尽量利用厨房的有效空间布置足够的储藏设施,如壁龛、吊柜等;(4)厨房室内布置宜符合操作流程,其形式有单排、双排、L形、U形.双排3.4交通联系空间平面设计水平交通联系空间:走廊、走道垂直交通联系空间:楼梯、电梯、坡道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适当的高度、宽度和形式,并注意空间形象的美化和简洁。交通线路简捷明确、联系方便、人流通畅。良好的采光、通风和照明条件。平时人流通畅,紧急情况下疏散迅速、安全。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节约面积,提高建筑物的面积利用率。3.4交通联系空间平面设计走廊走廊又称为过道、走道,平面设计包括:走廊宽度确定,走廊长度的限定,采光处理。宽度:根据人流通行、安全疏散、空间感受来综合确定。疏散走廊最小宽度≮1100mm。力求减少走廊的长度,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采光和通风:尽端开窗;利用楼梯间、门厅或走廊两侧房间设高窗;当走廊过长时,在走廊端部设大房间或辅助楼梯也可在中部适当部位设开敞空间或玻璃隔断,内外走廊相结合。长度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m)名称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之间的房间(L1)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L2)耐火等级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三级四级托儿所、幼儿园25202015医院、疗养院35302015学校3530252220其它民用建筑4035252220153.4交通联系空间平面设计楼梯垂直交通联系设施和防火疏散的重要通道。(1)楼梯的形式:直跑楼梯、两跑楼梯、两跑三段式楼梯、剪刀式楼梯、交叉式楼梯、螺旋形楼梯、弧形楼梯等53楼梯的形式直行单跑楼梯直行多跑楼梯用于层高较大的建筑平行双跑楼梯是最常用的楼梯形式之一平行双分双合楼梯螺旋形楼梯楼梯间的形式主要有开敞式、封闭式和防烟楼梯间等3.4交通联系空间平面设计楼梯(2)楼梯的平面位置:主要楼梯常布置在门厅内,具有明显的导向性;也可布置在门厅附近较明显的位置。辅助楼梯常布置在建筑物次要入口附近。疏散楼梯常位于建筑物端部。3.4交通联系空间平面设计楼梯(2)楼梯的平面位置:(3)楼梯的宽度楼梯的宽度主要根据使用性质、人流通行情况和防火规范来确定。一般情况:单人通行的楼梯宽度应不小于850mm;双人通行为1000-1100mm;一般民用建筑楼梯的最小净宽应满足两股人流疏散要求;住宅内部楼梯可减小到850-900mm。疏散楼梯最小宽度≮1100mm交通联系空间平面设计楼梯(4)楼梯的数量:根据使用人数及防火规范要求来确定,一幢公共建筑至少应设两部楼梯;只设一部楼梯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必须满足关于走廊内房间门至楼梯间最大距离限制。设置一个楼梯的条件耐火等级层数每层最大建筑面积(m2)人数一、二级2、3层500第2层和第3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三级2、3层200第2层和第3层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四级2层200第2层人数不超过50人3.4交通联系空间平面设计电梯按使用性质分为:客梯、货梯、客货两用电梯、杂物电梯等确定电梯间的位置及布置方式时应考虑:布置在人流集中的地方,如门厅、出入口等。应设足够面积的候梯厅,以免造成拥挤和堵塞。高层建筑在设置电梯的同时,还应配置楼梯。将楼梯和电梯临近布置,以便灵活使用,并有利于安全疏散。电梯井道无天然采光要求;等候厅最好有天然采光及自然通风。电梯的布置方式:单面式和对面式门厅主要:接纳人流,分配人流,室内外空间过渡等。门厅设计的要求:(1)位置明显突出(2)有明确的导向性,交通流线简洁明确,减少干扰、拥挤堵塞和人流交叉(3)入口处应设宽敞的雨棚或门廊等,供出入人流停留。(4)设宽敞的大门以便出入(5)进行重点装饰处理,处理好采光和人工照明问题。面积大小: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规模及质量等因素确定,也可参考有关面积定额指标。门厅的布置方式对称式与非对称式两种。3.4交通联系空间平面设计门厅过厅通常设置在走道与走道之间或走道与楼梯的连接处。它起交通路线的转折和过渡的作用。为了改善过道的采光、通风条件,有时也可以在走道的中部设置过厅。3.4交通联系空间平面设计过厅作用: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常设置门廊或门斗,以防止风雨或寒气的侵袭。分类:开敞式的做法叫门廊,封闭式的做法叫门斗。3.4交通联系空间平面设计门廊和门斗3.5建筑平面组合设计3.5建筑平面组合设计1、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1)使用功能(2)结构类型(3)设备管线(4)建筑造型2、建筑平面组合方式走廊式、单元式、套间式、大厅式761、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1)使用功能1)合理的功能分区:主次关系、内外关系、联系与分割关系。2)明确的流线组织:包括人流
本文标题:建筑平面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087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