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大-学-语-文(2015-2016)(一)(整理版)
大学语文讲课人潘惠英《现代汉语再认识》韩少功•走出弱势的汉语•创造优质的汉语讨论1.说说最近最热门的字或词2.例举生活中最深刻的语言或语言现象并加以评判思考创造优质的现代汉语,和你,和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有什么关系?《的》熊秉明翻出来一件隔着冬雾的隔着雪原的隔着山隔着海的隔着十万里路的别离了四分之一世纪的母亲亲手为孩子织的沾着箱底的樟脑香的旧毛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望明明月低头思故思故思故乡床前月光疑地上霜举头明月低头思乡床前光地上霜望明月思故乡月光是霜望月思乡月霜望乡熊秉明《静夜思变调—四》《珍珠》我每天说中国话每天说:这是黑板那是窗户这是书如果舌头是唱片大概螺纹早已磨平了如果这几句话是几粒小沙大概已经滚成珍珠了《信》昨天母亲来信说我好你好吗我给母亲回信我好您好吗“我有意无意地尝试用最简单的语言写最单纯朴素的诗。我想做一个试验,就是观察一句平常的话语在怎样的情况下突然变成一句诗,就像一粒水珠如何在气温降到零度时突然化成一片六角的雪花。”——熊秉明重新发现母语,就是回到母语的源头。最简单的,往往是最高雅的。思考: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题目,谈到了对母语教育的担忧以及大学语文边缘化的问题,如果你也参加了考试,你会如何作答?“读、议、练”推荐:《最受大学生喜爱的100篇文章》童小珍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先秦散文历史散文:以叙事记言为主主要记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事件以及统治者和谋臣策士的言论《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诸子散文:以议论说理为主各学派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或进行论争的论说文《老子》《论语》《孙子兵法》《墨子》《孟子》《庄子》《吕氏春秋》《韩非子》先秦散文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构成了我国散文史上的黄金时代,是我国后代“古文”的楷模。《秋水》(节选)(一)庄子者,蒙人也,名周(二)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三)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与老子之言。(四)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五)其言恍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秋水》在《庄子》外篇,取篇首二字为题主旨是阐述认知与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七问七答,为全篇之主体。第二部分,为其余六节,文意不相连属,疑为庄子后学仿作或散段而羼入者。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证曏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知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塗,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豪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本文选取第一部分的前两节,通过河伯与北北海若的两段问答,形象地阐述了小大之辨及其不确定性,得出人类认知与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的认识论判断,进而引申出对得失、生死泰然处之的生存哲学。以寓言来阐说哲理,在《孟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的散文中也可以看到庄子以密集的寓言为文章之主干,把哲学论文几乎写成了一部寓言故事集以超常乃至怪异的想象,构想出如此恢诡谲怪的人物和世界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汪洋恣肆的文章风格《秋水》之文,非庄子不能作其思想与文体,在《庄子》全书中均堪称一等思考题1.你认为这种对话体在说理时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2.在先秦诸子中,还有谁喜欢用寓言故事来阐述其哲学思想?3.在阐述哲理时,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来,并说明其效果如何。4.本文中有若干语句,在后世化为人们习用的成语,请指出来。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背景简介陶渊明因家庭贫穷而出仕,十多年间时官时隐。最后一次出任彭泽县令仅八十几天,即弃官归田,并终身告别仕途。委运自然是陶渊明人生观的核心,这种人生哲学,促成了他怡然自得、耿介狷洁、平和实际的独特人格,也促成了他诗文平淡自然的风格和言约旨远、情趣高妙的艺术成就。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他的诗,以歌颂农村自然风光、抒发恬静审美情趣的田园诗为代表,但也有不少感情深沉的咏怀诗。《饮酒》诗共20首,都是陶渊明在归隐田园期间于酒后陆续写成的,颇能见出他当时的内心世界。体现了陶渊明适意自然心态的深度,是公认的“无我之境”的代表作。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全诗以“心远”为机杼,分三层,层层推进地展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心远”的程度,也就是委运自然心境的深度。首四句写“忘世”之境。中四句写“忘我”心境。末二句写“忘言”心境。从忘世、到忘我、再到忘言,这是陶渊明委运自然心境逐层深化的三部曲。归隐田园,适意自然最大限度地享受审美化个体人生的精神自由艺术赏析(一)无物之境取物成象自然质朴;心物交融天然契合;内在情志平淡幽隐;观物心态虚静物化。(二)无我之境:“惟于静中得之”。(三)“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浑融之美:平淡自然人们总喜欢以平淡自然来称道陶诗的艺术特色。朱熹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秦观说:“陶潜、阮籍之诗长于冲淡。”对此,应有两点认识:其一,这平淡自然不是浅显无味,而是在冲淡质朴中包蕴着极其丰厚的情韵和高妙的志趣;其二,这平淡自然是大匠运斤,不留痕迹,是只有在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达到高度浑融后方能见出的艺术境界。禅诗二首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学期讨论题一结合《饮酒》和禅诗二首谈谈老庄和佛禅思想的异同《诗经》本名《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古代乐歌总集,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305篇。至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始称《诗经》。句式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质朴优美,音节和谐明快,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富于艺术感染力。•《诗经》的编定与文化意义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创作(周初至春秋)诗体:风、雅、颂是商、周社会的风俗画,形象史,百科全书,具有史诗的价值和意义《诗经》最突出的艺术特征赋比兴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风诗的独特魅力《风》诗的作者主要是民间诗人,所写多是“小夫贱隶、妇人女子之言”、“俚巷歌谣”之诗《秦风·蒹葭》文本内涵解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伊人”的可望而不可求“企慕情境”的痛苦与魅力5.写作特点分析1.情景交融的意境。2.重章叠句的手法。3.象征意蕴的生成。关于主题的争论《蒹葭》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抒情诗传统的文人多目之为带有政治色彩的诗歌《毛诗序》以为是讽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而作清人姚际恒、方玉润等又以为是招隐难致或思慕贤人之作今人多认为此诗是一首爱情诗思考与讨论1.有的诗内容十分确定,有的诗可以有多种理解。请你结合本文分析其中的原因何在。2.为什么说《诗经·蒹葭》一诗在反复咏叹中,寓变化于单纯?试作具体分析。3.在当代文艺作品里,有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思的?请举几例。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短篇小说《断魂枪》话剧《龙须沟》、《茶馆》等多描写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思想,揭露黑暗,歌颂光明。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京味”,语言传神,极富表现力。背景简介本文最初发表于1935年9月天津《大公报》副刊《文艺》第13期。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间歇,老旧的中国四分五裂,积重难返,欲振无力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闭锁的国门,西方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也涌入了古老的东方大地1935年1月10日,王新命等十位教授联名发表了《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论战的内涵与这篇小说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互文性小说要回答的正是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国术在西方现代文明压迫下的出路问题老舍的经历使他在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问题上有直接的观察、深入的比较和独特的态度对于现代文明,他既认识到它的历史进步性和必然性,又难以容忍它的痼疾和病源。对于传统文化,他持有批判意识,又不无眷恋欣赏小说真切而精致地写出了一个蜕变时代旧风气的衰微,精湛的构思包含着浓郁而复杂的感情,既灌注着国道不振而国术没落的感慨也流露了与昨天告别时的留恋和悲凉。小说充满着一种文化嬗变的历史悲凉感。《断魂枪》情调极佳,它的人物带古典味,故事带传奇味,笔致带写实味,融合成一种典雅、质朴而苍凉的艺术神采。内容讲述了三个拳师的故事,重点写沙子龙在近代社会急剧变化中的复杂心态。号称沙子龙大徒弟的王三胜被孙老者打败,孙老者登门向沙子龙讨教绝技,虽然沙子龙内心如灼热岩浆,但他绝口不提武艺,从而威名大跌。沙子龙的隐退反映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后的动荡不安,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孙老者使作品增加的悲壮的色彩。沙子龙曾经是方圆有名的镖师,他凭借着自己经年苦练的绝艺——“五虎断魂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赢得了“神枪沙子龙”的称号。然而,在风云迅速变化的时代,外强的火炮使他的手艺失色了。他的徒弟们一个个流落江湖,靠卖艺甚至是做些小买卖度日,间或出去走场,也全无昔日光彩,失去了舞台和用武之地的沙子龙却依然沉醉在旧梦里,怀恋过往的容光。白天在人面前不谈武艺,到了夜晚,却关起门来,舞弄“五虎断魂枪”沉湎在它曾经带来的“增光显圣”的时代。本文在短短5000字不到的篇幅里,通过老拳师沙子龙的镖局变客栈这一细节,在其中寄托了社会变迁、时事更迭这一丰厚地内容,体现老舍自己说的“馅大皮薄”的美学追求。在小说中,老舍借一个老拳师的生命史,波澜不惊地把东方文明在西洋文明咄咄入侵时采取何种姿态这样的大命题蕴寓其中,显示了作者宏阔地运思和老道的辞章建构能力。沙子龙把现实失落的痛苦幻化为光荣胜利的快感,以取得心理补偿,恢复自我平衡。断魂枪成为他光荣胜利的象征,人生价值的化身,精神世界的寄托,生命意义的所在。不追逐身外的功名利禄,毁弃名声,保住断魂枪的秘密,坚决不传。生不逢时、英雄末路的苦涩与孤寂。断魂枪沙子龙昔日表现拳师沙子龙枪技的高超和他的威慑力今日表现的是没有用武之地后伤心断魂的悲凉作者评价人物揭示主题如果还固执死守历史的繁华旧梦,无视时代变迁和进步,那么,得到的是
本文标题:大-学-语-文(2015-2016)(一)(整理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088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