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李白阿倍仲麻吕(698—770)一作阿倍仲麻吕。日本奈良时代入唐留学生。汉名朝衡、晁衡。开元五年(717,养老元年)随遣唐使使舶赴唐,同行有玄昉、吉备真备等。同年九月到达长安入太学学习。后中进士第,在唐,历任司经局校书、左拾遗、左补阙、秘书监兼卫尉卿。工诗文,与大诗人王维、储光羲、李白等友善。玄宗喜其才,赐名朝衡。二十一年,请东归,玄宗未许。天宝十二载(753),随遣唐使藤原清河使舶东归,途中遇暴风,漂流至安南。十四载,辗转再返长安。时误传其遇难,李白曾有《哭晁卿诗》以悼之。后历官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客死长安。有《古今集》。阿倍仲麻吕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注释:晁(cháo)卿:对人的尊称。帝都:指唐京都长安。蓬壶:传说中的蓬莱仙岛,在晁衡返日途中的海上。苍梧:传说东海中的一座山。课前小知识唐代在政治、经济、文化、佛教等各方面,都达到了空前辉煌的成就,同时又促进了海外的交通。当时的日本皇朝曾先后派出十五次遗唐使以及许多学问僧和留学生,不避风涛之险来到中国,唐皇朝也屡次派使者送日使归国和回访。唐朝舶也是当时发展中日贸易的重要工具,仅自大在公元839年以后至唐朝末的七十年月日间,有史籍记载的,到日商舶,就有三十余次,知名的航天海唐朝人二十余人。唐代中日航运的发展,对两国的友好往来,对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的交流,都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唐中后期,中国丝织品随着冶铁、纺织、制瓷、造纸、造船等手工业的发展,连同“唐三彩”等瓷器,成为稀世珍品源源运往海外。唐代也已信风航行著称于世。公元411至414年,东晋名僧法显航海东归,以及唐代僧人义净广州航海去印度回国(671~695年),都是根据信风季节而乘行的。一般海上贸易和唐代航海家的西去东归,也莫不如此。★标题的“哭”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有什么作用?“日本晁卿辞帝都”,帝都即唐京都长安,诗用赋的手法,一开头就直接点明晁衡辞官返国。诗的标题“哭”字,表现了诗人失去好友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籍的真挚感情,使诗歌笼罩着一层哀惋的气氛。★第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点明了什么呢?★第二句如何写出航海的情景?“征帆一片”写得真切传神。船行驶在辽阔无际的大海上,随着风浪上下颠簸,时隐时现,远远望去,恰如一片树叶飘浮在水面。“征帆一片”,飘泊远航,亦隐含了晁衡的即将遇难。此句联想景物,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征帆一片”用得好,好在哪里?这里的写景有什么作用呢?作者的思绪由近及远,凭借想象,揣度着晁衡在大海中航行的种种情景。★第三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明月不归沉碧海”以比喻的手法写晁衡只遇难。★“明月”象征着什么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月,象征着晁衡高洁的人品如明月般皎洁。而晁衡之遇难,正如皓月沉于湛蓝的大海,所比自然贴切,带出末句无限惋惜和悲愁。★末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白云愁色满苍梧”抒发了诗人悲痛的心情。★末句表现出的意象是什么呢?晁衡遇难,在诗人眼中不仅是朋友们的悲痛,连天宇似乎也是愁眉不展:层层白茫茫的愁云笼罩在海上的苍梧山上,好似在悼念晁衡的仙去。此处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白云有愁,将悲痛之情渲染得厚重蕴藉。月是李白诗中使用得最多的一个素材,在现存的李白诗文中,出现“月”的,竟达451处之多,提及“月”的篇章约占李白诗文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你能说出一些写月的诗句吗?现在请同学们来说说。1、高洁人格的象征,美好理想的寄托,李白诗中的月亮象征着高尚人格,寄托着美好理想的明天,从总体上构成了李白诗中月的美学价值。李白泛月诗画面均极美,闲情逸致中流露出不合流俗的高雅情怀。在这首诗中,李白也用了月。那么李白诗中“月”的美学内涵是什么呢?2、包蕴着对国事的忧愤,抒发深沉的感慨。李白诗主要抒发的诗一己之情,但这也包含了舍人对美好理想的不惜追求和对黑暗现实的无比憎恶之情,囊括了深广的社会内容。3、诗情通民情沉吟民哀怨,李白表达某些带有普遍性的人类共同感情的月诗,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的愿望和要求,而且赋予了月以更多的人情味,使其形象更加丰满,因此,更易受到人民的喜爱、理想和接受。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王维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晁衡出仕唐朝40载,与诗仙李白和诗佛杜甫等中国名家交往甚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752年,日本藤原清河又率遣唐使一行到唐。翌年,晁衡思乡情切,准备以唐朝使者的身份回国。得知晁衡归国的消息之后,长安的诗友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告别仪式。在告别仪式上,唐玄宗亲自题诗相送,好友们也纷纷赠诗,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殷切的希望。就在这时,王维写下了这首《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表达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古代赠别诗通常以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发端,借景物描写来烘染离情别意。这首诗不同,开头便是一声深沉的慨叹:茫茫沧海简直不可能达到尽头,又怎么能知道那沧海以东是怎样一番景象呢!突如其来,喷薄而出,令人心神为之一震。三四两句一问一答,寄寓诗人深情。头四句极写大海的辽阔无垠和日本的渺远难即,造成一种令人惆怅、迷惘、惴惴不安的浓重氛围,使读者刚接触到作品就从情绪上受到了强烈的感染。接下来四句,是写想象中友人渡海的情景。在当时的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下,横渡大海到日本去是一种极为冒险、生死未卜的事情。通常是正面实写海上的景象,诸如气候的无常、风涛的险恶等等,借以表达航海者的忧虑和悬念。最后两句,诗人设想晁衡战胜艰难险阻,平安回到祖国,但又感叹无法互通音讯。这就进一步突出了依依难舍的深情。这是一曲中日两国的传统友谊之歌。通篇没有用一个概念性的语词来明言所表现的究竟是什么情感,但我们从目的地的渺远、航程的艰险和诗人的声声喟叹中,可以明确无误地体会到,这是一种怅惘、忧愁、悬念、惜别等等杂糅交织的至精至诚的情谊。你对李白有什么看法?你对友情有什么看法?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
本文标题:《哭晁卿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138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