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灿烂求备、异彩纷呈——隋唐五代美术隋581-618年、唐618-906年、五代907-960年•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人物画•第三节山水画•第四节花鸟杂画•第五节绘画理论•第六节石窟墓室壁画•第七节雕塑艺术•第八节建筑艺术•第九节书法艺术第一节概述唐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评价初唐的作品是“灿烂而求备”。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个门类,在这个时期都以独立的姿态立于画坛,表现技法日趋成熟完备。五代的人物画的细润精雅的格调占上风。为两宋美术的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节人物画人物画和道释画是隋唐绘画中的主流,取得的成就最为辉煌。从内容上看,大多反映的是贵族生活,题材多是豪华的游行,车马楼阁等,绘画风格是细密精致而臻丽。唐代人物画发展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唐,是向新的方面探索并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盛唐,是人物画最光辉灿烂的时期;第三阶段是安史之乱以后,此时期仕女画流行。沉郁、深刻、委婉抒情是中晚唐人物画的美学特征。一、初唐画坛※阎立本(P107)(?-673年),艺术成就最突出的肖像画和政治性题材的历史画,《历代帝王图》《秦府十八学士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职贡图》及唐太宗等人的肖像。他的作品用线劲健坚实,用色沉着浓重,注重人物心理的刻画。步辇图历代帝王图阎立本汉光武帝刘秀像周武帝宇文邕陈后主陈叔宝前汉昭帝二、“画圣”吴道子※吴道子(P111)(约689-758年),他笔下的线条极具运动感、节奏感和表现力,把线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有“吴带当风”之称。他创造的宗教绘画风格,被称为“吴家样”。他是贞观之治之后宗教人物画坛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其真迹无存,只有摹本。送子天王图三、仕女人物画※张萱,陕西长安人,擅长画妇女和婴儿,注重人物和景物之间的关系,注重传神,能确切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代表作《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张萱捣练图局部张萱捣练图局部张萱捣练图局部张萱捣练图局部张萱捣练图局部※周眆(P114),长安人,擅长贵族人物肖像和宗教壁画,继承并发展了张萱仕女画。他笔下的仕女具有以丰厚为体,衣裳简劲,彩色柔丽的特点,他的仕女画大多反映她们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精神上的苦闷和空虚,反映出当时的审美意趣由宏丽之美向婉约之美的转变。其代表作有《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宫骑图》、《调琴啜茗图》。簪花仕女图簪花仕女图局部挥扇仕女图周眆挥扇仕女图局部《调琴啜茗图》,绢本,重设色。描写一个调弄琴弦,准备演奏的妇女和另两位安静品茶期待听琴的妇女。图中啜茶的出神的背影和调弄琴弦的细微动作,描写得精确而富表现力。周昉《调琴啜茗图》四、孙位及其《高逸图》会稽人,随唐僖宗入蜀。举止舒野、襟韵旷达。善画道释人物,兼能画云龙、鹰犬之类。今存《高逸图》,绢本,设色画。画的是“竹林七贤”的故事。现仅存半幅。人物刻划细致入微,线条遒劲有力。人物主次安排,取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的手法,夸大主题形象,缩小次要形象。孙位又特善长画水,与画火的张南本齐名。晚唐社会的审美意趣转变为对爱玩深沉韵致的咏叹,对自然风物的描绘成为史上,能代表这一时期人物画艺术精神的是孙位和他的作品《高逸图》孙位《高逸图》高逸图局部高逸图局部高逸图局部五、五代人物画此时期的人物画发展了唐以来的世俗化倾向,仍以贵族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但人物形象及整个画面传达的是含蓄阴柔的美,并注重对在特定的环境和情节中的人物心理的表现,从而深刻的揭示出社会的本质。※顾闳中(P122)(约910-980年),江南人,他的《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描绘当时的现实生活,反映真人真事,能揭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具有深刻主体思想和较高艺术性的作品。韩熙载夜宴图局部韩熙载夜宴图局部韩熙载夜宴图局部韩熙载夜宴图局部韩熙载夜宴图局部韩熙载夜宴图局部韩熙载夜宴图局部※周文矩(P121)(约937-997年),善画仕女,大多描绘上层贵族的闲雅生活。《文苑图》周文矩文苑图周文矩宫中图局部《重屏会棋图》周文矩第三节山水画隋唐五代时期,山水画的发展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青绿山水画的艺术形式由初创逐渐走向成熟,展子虔和李思训父子;第二阶段是唐中晚期,出现水墨渲淡山水画,王维等;第三阶段是五代时期,开宗派先河,山水画坛上出现了荆浩、关同、董源、居然等,开创了南北两大体系。一、青绿金碧山水画以石青、石绿为主色调,其显著特征是颜色覆盖性强,色彩鲜丽光彩具有装饰意味。※隋代展子虔(P106),《游春图》是现存卷轴山水画中最古老的一幅,为唐代青绿山水树立了楷模。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初唐时期的李思训及其儿子李昭道,继承发展了展子虔一系的山水画艺术。※李思训(P109)(651-718年),唐宗室,用笔工致严整,赋色浓烈沉稳,画面格局宏伟,堂皇华丽,装饰效果较强,确立了山水画“青绿金碧”一派的风格面貌,追求深远的意境。《江帆楼阁图》传为他所做。明董其昌推其为“北宗”之祖。※李昭道,也是山水画家,,他的画法更精巧细密,传为他作的《明皇幸蜀图》是一幅以山水景物为主的历史故事画。二、水墨山水画在山水画史上,一般把王维作为水墨山水画之祖。※王维(P110)(701-761年),其绘画题材多描写雪景,剑阁,村落等田园风光。他的山水画最重要的特色是诗画有机结合,诗情画意融为一体,被后世文人画派推为始祖,即“南宗”之祖。江山雪霁图王维雪溪图王维辋川图三、五代山水画五代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几位山水大师,在继承山水画传统的基础上,从各自生活的地区体察山水气势。※荆浩(P116),其章法布局为中心全景式布局,即画面主峰置于中轴线上,《匡庐图》传为荆浩的作品。他基于个人的创作心得,写出了一篇探讨山水画的理论著作《笔法记》。全文的主题要求山水画要达到“真”,即要表现出自然山川本质的真实和互相间的内在联系,为山水传神。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手段是六要:气、韵、思、景、笔、墨。还提出神、妙、奇、巧品评标准。荆浩匡庐图※关仝(P116),长安人,是荆浩的弟子,构图以巍峨、雄奇、深远见长。其传世作品《关山行旅图》上部巨峰高耸,气势雄奇,气韵深厚。《笔法记》一部山水画论著。※董源,(?-962年),其画面苍润、清淡、幽雅,表现出风雨晦明、四时朝暮的变化。潇湘图※巨然和尚是董源画风的最好继承者,又有所创新。《秋山问道图》具体的反映了他的画风。第四节花鸟杂画一、花鸟画的兴起盛唐时期的薛稷,擅于画鹤,古籍记载“屏风六扇鹤样,自稷始也”中唐时期的边鵉,善画折枝花鸟。(P118)晚唐时期的刁光胤,善画湖石、花竹、猫雀之类,是五代以后黄派花鸟画的渊源。我国早期的花鸟画在表现技法上多是工笔重彩,勾线精细,设色浓妍,造型上严谨写实,布局多取个体形象。二、画马画牛名家及代表作※韩干,(P113)陕西蓝田人,一生中多以画马为主,注重观察和写生。照夜白图韩干牧马图※韩滉,长安人,善画牛,《五牛图》中牛的形象健壮有力,神气自然生动,手法写实,用笔老辣有力。三、五代花鸟画中国传统的花鸟画自唐兴起,至五代西蜀黄筌、南唐徐熙的出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他俩的艺术风格迥异,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黄筌,(P119)成都人,题材多取自宫廷的珍禽瑞鸟,名花奇石,画面形象准确生动,色彩丰富浓艳,笔致工整细腻,反映了宫廷贵族的审美趣味。写生珍禽图※徐熙,他主要靠师法自然和体验生活来发挥他的独创精神,其绘画题材多表现大自然中禽鸟、花卉、草虫、蔬果,他的花鸟画主要特点是“落墨为格”,整个画面以墨为主,用质朴精谨的手法,追求生动活泼的笔墨趣味和朴实淡雅的格调,创了野逸的风格,开了以后水墨花鸟画之先河。※徐黄异体,“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实则是两种美学风格。第五节绘画理论的深化※张怀瓘:《画断》,提出“神、妙、能”品画标准;※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完整的关于绘画艺术的通史,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绘画百科全书。全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画家传略及画迹史料;绘画技法与理论;关于作品的鉴赏、收藏与考证。•张彦远对绘画理论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一下几点:•1.在绘画艺术的社会作用方面,指明了“成教化、助人伦”的道德教育作用,“指事绘形,可验时代”的认识作用,“怡悦情性”的审美作用,•2.深化了六朝以来以形写神的观点;•3.强调画家的主观情思;•在创作中的作用;4.提出“意存笔先”的观点;5.重学古而不泥古,提出青出于蓝等观点。第六节石窟陵墓壁画一、石窟壁画此期经变故事较为流行,多半是用图画描写佛国极乐世界的美丽事物和欢乐氛围,暗示皈依佛门必得善果,以扩大佛教的影响。观无量寿经变观无量寿经变局部观无量寿经变局部观无量寿经变主佛二、墓室壁画唐代延续两汉以来的厚葬之风,墓室规模普遍较大。帝王、贵族墓中大都有壁画,题材广泛,水平较高,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1.李寿墓壁画2.阿史那忠墓室壁画3.韦泂墓室壁画4.李贤墓室壁画5.李仙蕙墓室壁画6.李重润墓室壁画马球图李贤墓《狩猎出行图》李贤墓《客使图》李贤墓观鸟捕蝉李仙蕙墓《出行图》李重润墓室壁画《仪仗图》阿斯塔那《仕女图》阿斯塔那墓室壁画阿斯塔那《仕女图》局部狩猎图第七节雕塑艺术一、石窟雕塑唐代石窟雕塑更追求写实,追求庄严宏丽的美。•佛教形象普遍世俗化,成为隋唐石窟艺术的主要特征。•所谓世俗化:•一是指形象本身似曾相识,与生活中人无异,“神性”几无,甚至把菩萨作成宫娃的形象;•二是指雕塑绘画的内容更符合人们的愿望,表现佛国净土、西方极乐世界的题材成为主导,苦修苦练。•如割肉贸鸽、舍身饲虎之类的题材不见了。“人神之道殊”变为人神之合一。神性的削弱和人性的增长,使得佛的形象更富亲切感,但佛教的严肃性也随之遭到破坏,宗教的狂热为追求生活幸福的愿望所代替。1、敦煌石窟•隋窟的雕塑、壁画都带有明显的由六朝向唐过渡的特征。雕像一般是头大身短,动态比较平板,如419窟西壁斜顶圆券龛内塑一趺坐佛、二弟子、二菩萨。窟内隋代壁画较北朝壁画颜色丰富,飞天姿态也极优美。•唐代雕塑,盛唐以前的多沿袭南北朝的秀骨清相形,面庞长圆,体型修长,站式体态多呈S形,如凿建于开元年间的盛唐45窟西壁平顶敞口龛内塑趺坐佛、阿难、迦叶、观世音、大势至及南北天王,其生活化、个性化了的形象皆真实生动,亲切感人。敦煌石窟隋代雕塑一铺敦煌石窟唐代雕塑一铺敦煌石窟唐代雕塑菩萨像敦煌石窟唐代雕塑力士像敦煌石窟唐代主尊塑像敦煌石窟唐代菩萨像敦煌石窟唐代菩萨塑像(局部)敦煌石窟阿难塑像敦煌石窟阿难塑像(局部)敦煌石窟唐代菩萨塑像敦煌石窟唐代天王塑像敦煌唐代壁画•敦煌唐代壁画,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最辉煌最丰富的。题材范围虽仍如前代,内容却侧重于反映现实生活和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人物造型极尽“穷神尽变”之能事,突破了类型性格的程式,逐渐注意到在人物的行、住、坐卧、举止言谈中展示人的内心世界,以面部、眼神、动态及人物间的关系,加之典型环境的烘托,塑造富有艺术生命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写实技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敦煌唐代壁画《维摩变(帝王图)》敦煌晚唐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敦煌晚唐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敦煌晚唐壁画《法华经变(善友品)》2、龙门石窟•龙门石窟的凿建,北魏曾盛极一时,此后沉寂了一百多年,到唐代又重新活跃起来。从唐太宗到唐玄宗的一百多年间,造像活动一直不断,形成龙门石窟开凿史上第二个高潮。洛阳奉先寺唐代造像洛阳奉先寺本尊卢舍那佛洛阳奉先寺天王、力士像洛阳奉先寺阿难像3、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保留了少量隋唐时代的雕塑和绘画,如4窟7龛外壁上的伎乐天,色彩以蓝、紫、白、淡赭画成,效果清新淡雅。13窟有隋代摩崖大造像,14窟有隋代泥塑菩萨与天王,形态较拘板。•4、炳灵寺•炳灵寺是唐代佛教造像的又一重要场所,现有唐代窟龛106个。造像组合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也有单身菩萨。造像主尊为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观世音菩萨等。唐代造像多为石雕,外表加敷彩绘,也有石胎泥塑者。初唐造像,人物身材较长,面部方圆适中;盛唐造像,人物体态丰满,婀娜多姿,表情丰富生动;中晚唐造像人物腮部
本文标题:5--隋唐五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153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