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早在2004年,全国各地就陆陆续续地开始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这次新课改在各种方面提出了与传统的高中教学模式差别甚大的改革构想,是涉及基础教育的根本性改革。其目的是要改革传统普通高中的一些弊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健全人格、健康体魄的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因此这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反思和洗礼,同时也对教师的角色地位提出了新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教育的变革,教育的变革需要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和谐社会,更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性有资料表明: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老师相处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而老师的人际交往,则有80%是与学生的交往。这种朝夕相伴的生活,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教师工作便难以收效。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施教的重要条件。教师要达到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积极的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亲密合作,是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一种动力。如果师生关系紧张,互不关心,双边活动就难以进行。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是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认真备课,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既满腔热情又严格要求的优良教风;学生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刻苦学习、勤于思考、虚心求教的优良学风,都有赖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师生关系是现代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教学相长,相互促进,是一种尊师爱生、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是一种久远的、使人终身留恋的美好的人际关系。二、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现代社会的良好师生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因此,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需教师和学生一同努力,依我之见,具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教师方面: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观念影响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制约着教育的成效,也影响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当前学校教育实践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必然要求教师树立一系列科学的教育观念。一是尊重学生自身。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学校教育过程是其生命历程的重要阶段。只有尊重学生的生命尊严,才能使师生倍加珍视学校生活,才具有共同建设学校生活的动力基础。在教师的思维和行为中,应贯穿学生一律平等的观念,不因学生的家庭和出生等各种因素分三六九等,而是一视同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二是尊重教学规律。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教师必须克服为完成任务而工作的思想,要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关系着下一代的成长与成才。只有尊重教育自身的规律,教师才能够认真处理师生交往,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宗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有身体的健康发育和成熟,也有知识技能的获得和认知能力的提高,此外,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教师只有遵循“以学生以本”、促进学生健全发展的教育宗旨来实施教育活动和处理师生关系,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才有可能得以建立。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二)学生方面:一是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念。教师是教书育人、帮助学生成才的,不是洪水猛兽,学生应在“教师与家长一样,都是关心自己的健康成长的”的意识形态下学习成长。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真诚的请教教师,与老师深切交流,帮助自己摆脱困难,揭开迷雾。二是尊重教师。学生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尊严。得到学生的尊重是教师的一种最大需要和满足。教师也会有缺点和犯错误,但学生应该通过正当途径诚恳地提出意见,决不允许嘲笑、讽刺、挖苦教师。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懂得尊师是人类的美德。三是做事积极主动。学生需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积极参与民主管理,获得了老师的好评,可以避免师生间被动的关系。学生积极主动,不仅可为自己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而且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更好的为学生的发展“定做”发展计划。另外,礼仪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不言而喻,它同时适用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礼仪一靠人们的自觉来维持;二是靠社会舆论来监督。在礼仪修养过程中,环境的“他律”作用非常显著,因此,发展健康的舆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可以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失礼言行及一些不文明的社会现象,召开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举办专题讲座,或通过校园网络等形式,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接受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而对于教师,更应做到强化自身的身教作用,应通过自身的行动做榜样,去影响、带动、教育学生。当前,有些教师教学工作缺少责任心,对学生粗暴、冷漠,恰恰说明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滑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广大教师为人师表的道德觉悟入手。除此之外,由于社会变化急剧,青少年的思想十分活跃,思想问题也大量出现。生活节奏的加快,自身发展的利益,都使得青少年对思想交流的及时性和多渠道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当前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紧要的就是研究和适应新变化,探索新方法。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认识,并且恰当地加以处理,矛盾就会转化为教育活动中的一种促进力量。实践证明,正确处理好师生间的矛盾,需要有行政的、制度的措施,更要十分重视师生关系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这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提高教育的效果、获得教育成功的需要。
本文标题: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187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