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XX小学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制度
XX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制度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76号令《突发公共事件事件应急条例》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制度。一、统一思想,加强管理(一)学校按照突发事件既定的应急预案成立以党政领导为主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和志愿者服务队。按有关学校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防控的工作要求,校长是学校的第一责任人,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落实“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把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二)建立严格的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学校制定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和岗位制度,明确责任,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保证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二.开展健康教育,注重队伍培训(一)学校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充分发挥突发卫生事件中健康教育的基础与先导作用,充分利用学校橱窗、课外活动、主题班(队)会、黑板报、广播等形式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师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特别在组织集体性活动之际教育学生不购买无证摊贩食品,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好各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卫生保健老师应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包括指导、督查等),并做好记录。(二)针对季节特点、疫情动态、校内实际及时向学校师生进行疾病预防、饮食饮水的卫生安全教育以及其它健康教育等知识的宣传,并举办家长会、家长学校、,向家长讲解预防传染病的有关要求,对家长进行营养知识的教育等。(三)将突发卫生事件的预防纳入长效管理。在疫情高发期前,要强化相关防病知识及技能的教育。一方面加强对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班主任队伍进行相关健康知识、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向学生家长发放《告家长书》,增强学校师生及家长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三.严格执行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学校应指定专人负责及时上报突发事件。若学校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暴发或者不明原因突发事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要求,迅速口头将疫情上报教育局和卫生部门,待详细了解情况后,学校应在当天上报突发事件报告。四.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一)学校召开教工紧急会议,全面动员,要求教工从容应对,接受挑战;同时传达区教育局和卫生部门的要求,按照学校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和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名单,设立指挥组、接待组、联络组、跟踪组,具体布置各组人员的分工,采取一系列有效地针对性措施。(二)学校保健教师要做好突发事件的专册登记,统计好患病学生的具体情况(班级、人数、发病人数、发病日期、离校时间、主要症状、就医情况、目前情况等)主动与街道联系,积极配合卫生部门进行突发事件的调查,同时认真做好学生家长、社区的工作,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三)听从卫生部门的专业指导,对学校的环境尤其是教学区、食堂、厕所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和消毒;经常开窗,保持公共场所内空气流通,有关学校、班级教室及有关食堂等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并根据实际重新调整教学活动和各项日程安排。五.全程跟踪,做好医学观察(一)学校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按规定每天统计师生的出勤人数,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做好病例登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二)除予患者及时隔离外,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实际情况做好对学校师生的医学观察,对在家休息的所有学生要与其保持电话联系,以便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密切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在医学观察期内,传染病发病学生所在班级的同学应适当限制其活动范围,教学作适当调整。患者康复后返校,必须经保健教师复查,确认其隔离期满且痊愈,做到登记后,方可进入教室上课。六.建立健全突发事件责任追究制度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未依照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玩忽职守、疏于管理,学校要给予通报批评或相应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文标题:XX小学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21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