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国际收支申报2011年4月主要内容一、国际收支申报基础知识及注意事项(一)我国国际收支统计制度(二)国际收支间接申报概述(三)申报流程规范及注意事项二、国际收支核查方法(一)我国国际收支统计制度国际收支统计基本概念我国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我国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国际收支基本概念国际收支(BalanceofPayments)是一种统计报表,它系统地记载了在特定时期内一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大部分交易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具体地说,是一国(或经济体)对一定时期内,该国(经济体)与他国(或经济体)居民之间所进行的一些经济活动进行系统记录的一种统计表。包括:经常帐户(也称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帐户(也称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与相关项目、净误差与遗漏。国际收支范围: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以及居民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状况。即包括流量和存量。流量统计--国际收支平衡表(BOP)存量统计--国际投资头寸表(IIP)居民是指:(一)在境内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个人,但境外在境内的留学人员、就医人员,外国驻华使领馆外方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除外;(二)在境外连续居住时间不足一年的中国短期出国人员,在境外留学人员、就医人员及中国驻外使领馆的中方工作人员及其家属;(三)中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部队等机构,但外国驻华使领馆、国际组织驻华机构除外;(四)中国驻外使领馆。非居民是指不属于居民的机构和个人。我国的国际收支体系间接申报-金宏系统—FIMS系统—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申报体系汇兑统计申报金融机构对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证券、投资统计申报等直接申报中资金融机构外汇资产负债申报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申报非居民人民币帐户统计申报贸易信贷调查抽样调查体系旅游外汇收支调查运保费调查我国的国际收支申报制度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是1995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年9月由人民银行以行长令形式颁布,199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一种统计申报制度。(《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人民银行行长令[1995]第2号)。我行要根据国家外汇管理规定,向国家外汇管理部门报告国际收支数据,配合政府完成国际收支数据统计的工作。交易主体申报的原则。采取间接申报与直接申报、逐笔申报与定期申报相结合的办法。间接申报是指申报人通过各类金融机构向外汇管理局申报其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交易和资金的跨境交易的行为。汇兑申报、金融机构对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非居民人民币帐户申报是银行自身业务,直接向外汇局进行申报是直接申报。(一)国际收支间接申报概述间接申报的基本概念及原则间接申报的范围我行的国际收支申报系统我行的国际收支申报单证间接申报的基本概念及原则通过境内银行发生涉外收入或涉外支出的非银行机构和个人(即“申报主体”),应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国际收支间接申报的原则:1、以资金跨境为主,同时兼顾境内居民与境内非居民帐户间资金转移的原则。2、交易主体申报原则;3、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申报原则。境内银行应确保基础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督促和指导申报主体办理申报,并履行审核及发送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信息等职责。境内银行应对申报主体的有关信息进行保密。境内银行及申报主体应当妥善保管《涉外收入申报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各自留存联。纸质《涉外收入申报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的保存期限至少为24个月,保存期满后可自行销毁。(单位基本情况表永久保存)发生涉外收入的申报主体,应在解付银行解付之日或结汇中转行结汇之日后五个工作日内办理该款项的申报。发生涉外支出的申报主体,应在提交《境外汇款申请书》或《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的同时办理该款项的申报。《境外汇款申请书》、《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应作为付款人通过境内银行办理涉外付款业务的必要凭证和境内银行涉外付款业务会计核算的必要凭证。对于逾期未申报的涉外收入,办理业务的银行所在地外汇局分局可书面形式对该机构实行“不申报、不解付”的特殊处理措施。银行应督促督促申报主体逐笔补报其此前未按期申报的涉外收入款项,否则不予解付。国际收支间接申报范围1、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个人通过境内银行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支付的款项注:判断标准--资金是否跨境包括跨境人民币收付包括通过境内银行对境外发出支付指令的涉外收付款由于汇路原因引起的跨境收支、银行自身及银行之间发生跨境收支以及非银行机构和个人的外币现钞(包括出国取现)存取不作间接申报2、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居民发生的收付款人民币收付暂不申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除外)3、限额申报规定对等值金额在3000美元以下(含)的对私涉外收入款项实行限额申报,即收款人可免填《涉外收入申报单》,但涉及贸易出口收汇、非居民项下的对私涉外收入款项不实行限额申报。对于实行限额申报的涉外收入款项,境内银行仍应按照间接申报操作规程的规定报送基础信息。我行国际收支申报系统FIMS全称为外汇业务信息管理系统ASONE网上申报系统是指国家外汇管理局按照国家“金宏工程”的建设要求,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办法进行开发,提供给境内银行和申报主体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的专用电子系统,包括外汇局版、银行版和企业版。申报主体可通过该系统进行间接申报,申报方式包括纸质申报和网上申报。该系统于2009年8月17日在我行全面上线运行。我行国际收支申报单证收入类单证涉外收入申报单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信息申报表(境外收入)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信息申报表(境内收入)支出类单证境外汇款申请书境内汇款申请书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境内付款/承兑通知书(三)国际收支间接申报流程规范及注意事项数据报送的流程数据的构成与分类数据报送的时间要求及格式规范交易附言与交易编码报送规范外汇局省分局用户ASONE外汇局版DB外汇业务信息管理系统(FIMS)总行DB外汇局支局用户外汇局中心支局用户ASONE银行版总行DB建行近2000个外汇对公业务网点800多家外汇分支局一级分行用户二级分行用户支行/网点用户一级分行用户我行数据的报送流程——总行接口导入数据的构成跨境收支部分——国际收支数据贸易进出口核销所需的境内收付汇部分——核销数据对公申报主体信息——单位基本情况表1、跨境收支(包括人民币跨境)涉外收入汇出汇款对外付款/承兑定义:从境外收到或向境外支付的款项,以及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办理的与境内非居民收付款业务。此外还包括:非居民账户对境外的收付款;同过境内银行的境外收付款指令;记账方式办理涉外收付款;与非货币黄金进出口相关的收付款。不属于跨境收支的:居民之间由于汇款路线跨境收支;中国境内银行自身的跨境收支(银行自身的非货币黄金进出口涉及的收支除外)以及境内银行之间发生的跨境收入:外币现钞存入及出国取现。2、贸易进出口核销所需的境内收付汇指境内非金融机构和个人通过我国境内银行办理的对境内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钻石交易所等特殊经济区域以及境内深加工结转等境内外汇收支3、单位基本情况表银行收集首次在本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业务的对公申报主体信息,同时补充该申报主体在本银行的开户信息等,这两部分信息构成单位基本情况表数据分类跨境收支及贸易进出口核销所需的境内收付汇基础信息—来自于银行自身的计算机处理系统申报信息—申报主体填写除核销外核销专用信息——申报主体填报的用于核销的单位基本情况表基础信息—组织机构代码、单位名址、国家、行业属性、经济类型、是否特殊经济区等开户信息—开户行金融机构标识码、联系人、电话等数据报送的时间与格式规范报送时间要求:基础信息(涉外收入、汇出汇款、对外付款/承兑):第一个工作日(T+1)中午12:00之前——我行当天报送。申报信息—涉外收入:申报主体五个工作日内报送,银行收到后第一个工作日(T+1)中午12:00之前——我行五个工作日内报送,不申报不解付申报信息—汇出汇款、对外付款/承兑:申报主体办理付款时申报,银行接到后当日(T)审核报送——我行当日报送单位基本情况表:应于导入申报信息、核销信息之前报送——不要影响申报的时限1、基础信息格式申报号码:22位,第1至6位为地区代码;第7至10位为金融机构代码;第11至12位为金融机构顺序码;第13至18位发生业务的日期;第19至22位为流水码(收入:对公N001-N999,P001-T999,对私U001-W999;汇款:对公A001-D999,对私J0001-K999;付款承兑:对公E001-H999,对私L001-M999)收款人/汇款人/付款人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对应的,身份证号码对应的对公/对私组织机构代码个人身份证件号码(含军官证、护照等)居民/非居民结算方式币种金额付款人/收款人名称(交易对方项对方实际收款人非开户行)结汇/购汇金额人民币账号/银行卡号现汇金额外汇/银行卡号其他金额其他账号除结汇/购汇、现汇以外的收付款金额。包括跨境人民币交易以及记账贸易项下交易等的金额扣费账号扣费币种、银行业务编号等基础信息注意事项①从申报号码显示的日期判断报送时间是否逾期,此外还可从银行业务编号判断②收款人/汇款人/付款人名称:不能含有身份证号码、地址、电话号码等其他信息。个人名称必须与其有效证件名称一致,居民名称必须录入中文名称,不能录入拼音,而且前、后、中间不能有空格。非居民名称必须以大写字母录入,名和姓之间必须空一格。两人以上的联名账户了录入要在名字之间加“/”符号。③个人身份证号码:号码位数及护照与非居民关系④结算方式:预收预付性质的与信用证项下预付⑤金额平衡关系:收入金额(实际从境外收到的金额)≥现汇金额+结汇金额+其他金额,差额就是国内银行扣费;汇款金额/付汇金额(申请汇出的或付款人支付的金额,包括境内银行的扣费)=购汇金额+现汇金额+其他金额;⑥其他金额、账号:只有跨境、记账交易、边贸的才能放在其他项下,现钞呢?现钞不纳入申报范围⑦交易对方项:是指涉外收入的对方付款人及对外付款的对方收款人。交易对方项应与交易合同中对方名称、对外付款通知书、SWIFT电文等一致。交易对方项不得漏报,应填写全称。交易对方项可以包含名称和地址信息,但不能录入名称和地址以外的信息如银行名称、电话号码等。不得以“国家名称”或“国家名称+公司”代替实践中关注:交易双方项中是否含有*、/、?号等错误字符;包含地址电话等信息;或将交易对方项直接写成“wu”或者“无”;以及在该项下填写企业账号等错误严格审查付款人带“BANK”字样的涉外收入申报单。交易对方为银行时,交易编码只可能是206010(金融服务中介费、手续费、担保费、承诺费等)、302031(其他投资收益-贷款及其它债权利息支出)、801031(存放境外存款本金)、802023(获得/偿还国外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本金)中的一种⑧账号:账号的填报应根据记账凭证据实申报。结汇、购汇的应填报人民币账户账号;现汇的应填报外汇账户账号;对非本银行开户单位或个人以人民币直接购汇后对外支付的,其账号可填写本行的结售汇专用账户的账号;汇入资本金应申报资本金账户账号;汇入外债的应申报外债专用账户。⑨现汇、结汇:持外币现钞并钞转汇后汇出境外,申报在现汇金额和账号项下,收入时收入款不入个人账户直接提取外币现钞以现汇对待,直接结汇以结汇金额对待。出口押汇金额的填写,取得的押汇如是人民币,在收汇申报时,等值押汇金额归入结汇金额;如押的是现汇,申报时等值押汇金额归入现汇金额。2、申报信息格式收付款人常驻国家对应代码申报日期是否为预收/预付是否核销项下交易附言交易编码:用来描述交易性质的。金额从大、核销项下从大原则:如含多种交易性质,交易编码1对应最大金额的;如果涉及核销的,交易编码1对应核销项下的,以此类推。相应币种金额同收入款、汇款、付款币种及金额申报信息注意事项①收付款人常驻国别:理论上指注册地。实务操作中,如果交易对方项地址信息中包含明确的国家名称,请直接填写该国别;是指收/付款人常驻国家或地区,而不是指收/付款银行所在的国家或地区。境内居民与境外机构或
本文标题:国际收支申报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216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