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陈鹤琴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Utenimadminimveniam,quisnostrudexercitation.1生平和教育活动2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3儿童的家庭教育4幼稚园教育5“活教育”理论1生平和教育活动陈鹤琴(1892--1982年),浙江上虞县人,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最初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东南大学成立后,任教授和教务主任。后担任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和南京师范学院校长。1生平和教育活动1892年,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百官镇。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高等科。1914年8月,清华毕业,他与陶行知同行,前往美国留学。先在霍布金斯大学学习,1917年夏毕业,得文学士学位。入秋,进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专心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1919年夏,他接受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的邀请回国任教。期间,他任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1923年春,陈鹤琴在自宅客厅里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亲任园长。1927年,他发起组织幼稚教育研究会,创办我国最早的幼稚教育研究刊物《幼稚教育》(1928年改为《儿童教育》),任主编。1928年5月,在蔡元培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与陶行知共同提出《注重幼稚教育案》7条。1生平和教育活动1940年,陈鹤琴赴江西筹建幼稚师范。10月1日,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便诞生于江西省泰和县文江村。由他任校长,全面实验“活教育”,以实现其办中国化幼稚教育,由中国人自己培养中国化幼教师资的宏愿。1943年,该校由省立改为国立,同时增设幼稚师范专修科。从而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幼稚师范教育体系:包括专科部、师范部、小学部、幼稚园、婴儿园等部分,另设国民教育实验区。1945年,在上海创立市立幼稚师范学院。1946年,积极投入了民主运动,支持幼师,幼专学生参与示威游行等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1953年,任南京师范学院院长。1959年,被迫离开教育岗位,文革中受到迫害。1982年12月30日,在南京病逝。1生平和教育活动主要作品:《智力测验法》(与廖世承合编)《语体文应用字汇》《玩具与教育》《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年,中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专著)《家庭教育》(1925年)2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陈鹤琴从1920年冬开始,以其长子一鸣为对象,逐日对其身心发展变化和各种刺激反应进行周密的观察和实验,作出详细的文字记录和摄影记录,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他在书中阐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年龄特征,揭示了儿童形成心理特征和道德品质、掌握知识与技能以及发展智力和体力的心理过程。(-)儿童期对人生和教育方面的意义陈鹤琴认为人和一般动物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就是人比一般动物不仅胎期长,儿童期(幼稚期)更要长得多。他特别强调“儿童或是发展个人的最好机会。什么言语,什么习惯,什么道德,什么能力,在儿童的时候学习最速,养成最易,发展最快”。因此,他得出结论:“儿童期就含这两方面意思:一方面儿童期是发展能力的时期,一方面儿童期具有可以发展的性质,此即所谓可塑性或谓可数性。”从而认定“幼稚期(自出生至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应当把幼稚期的教育当作整个教育的基础。(二)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幼稚教育陈鹤琴通过揭示幼儿的心理特点来提出教育教学原则。他认为幼儿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l.好动。对于儿童的这种好动心,家长及教师要正确对待,应当给他们充分的机会,适当的刺激,使童多与万物接触,儿童就是通过“他玩这样弄那一样,就渐渐地从无知无能的地步,到有知有能的地步。”2.好模仿。陈鹤琴指出:“这个模仿心,青年老年亦有的,不过一儿童格外充分一些。儿童学习言语、风俗、技能等等,大大依赖这个模仿心。”为此他对模仿动作的分类与发展进行研究,他的结论是:(1)模仿的动作与所模仿的动作不是一样的:比如儿童模仿成人说话时的发音,学写字时握笔的位置和姿势,都不可能和成人同样。因此,当儿童模仿时,教育者应格外当心,若有错误要及时纠正,以免养成错误的习惯。(2)模仿只在初做的时候,后来继续所做的动作,是感觉这个动作的快乐而做的,并不是模仿了。因此,我们应当利用这种心理。凡能发生快感的事,就做给他看,让他们模仿;反之,则不让其模仿。2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2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3)儿童的模仿能力是有差异的,并有一个发展过程。所以不要勉强儿童模仿他所不能模仿的东西。(4)儿童模仿是无选择的。所以成人要注意以身作则,并创设良好的环境,同时要教他鉴别是非善恶。3.好奇。陈鹤琴指出“儿童凡对于一切新的东西就生出好奇心。一好奇,就要与新的东西相接近。一接近,那就晓得这个东西的性质了。假使儿童与新的境地相接触愈多,他的知识愈广”。这种好奇心在教育上极有价值,他说:“好奇心是儿童学问之门径”,是父母和教师“施教的钥匙”。怎样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呢?陈鹤琴认为新异的刺激能激起儿童的好奇心。总之,好问、好奇对儿童来说是启迪知识的关键,“儿童生而无知,后来长大起来,逐渐与环境相接触,他的好动能力和模仿能力逐渐滋长,而好问心也渐渐起来”。正是通过提出问题,正确地解答问题,儿童才能获得新知识。成人对儿童的问题不应置之不答或假作聪明、牵强附会,而搅乱了儿童的思想。2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4.好游戏。陈鹤琴认为“儿童好游戏乃是天然的。近世教育利用这种活泼的本能,以发展儿童之个性与造就社会之良好分子”。他对游戏作了深刻的研究,形成了他自己的游戏理论。(l)游戏的种类。陈鹤琴认为游戏有简单的、有复杂的。简单的游戏如4、5个月的孩子摇铃作戏或敲棒作声。复杂游戏如各种球戏、比赛,这种游戏与简单游戏最大的区别是必定要有智慧,靠记忆力和想像力而不是靠反射动作。(2)游戏的发展。陈鹤琴认为“人生一期有一期之游戏”。他介绍了华特尔(Waddle)的研究结果。幼稚期(出生至3岁):此期儿童所爱的游戏属于感觉和动作方面的。儿童不但爱触觉游戏,也爱听觉游戏。所以,应当给以各种发响的玩物,使其单独玩并发展其听觉。儿童初期(4-7岁):此期不再停留在独自游戏状态,而是要找伙伴同游了,这时出现的“模仿游戏”、“化装游戏”,常常三五成群玩娶亲、开火车等游戏。(3)游戏的价值。陈鹤琴将游戏的教育价值概括如下:第一、发展身体。第二、培养高尚道德。第三、使脑筋锐敏。第四、为休息之灵丹。2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5.喜欢成功。陈鹤琴认为成人应当利用这种心理去鼓励幼儿做各种事情。他告诫人们:让儿童做的事情不要太难,“若太难,就不能有所成就;若没有成就,小孩子或者要灰心而下次不肯再做了。”“一有成就,就很高兴,就有自信力;自信力愈大,事情就愈容易成功。”他认为自信力与成就可以互相为用。6.喜欢合群。陈鹤琴认为“凡人都喜欢群居的,幼小婴儿,离群独居,就要哭喊。2岁时就要与同伴游玩,到了5、6岁,这个乐群心更加强了。”他以自己的观察揭示了儿童乐群心的发展。陈鹤琴告诫人们,要利用这种好群的心理教育孩子;要给他得着良好的小朋友;应给他驯良的小动物,如猫狗兔等作他的伴侣;应给他小娃娃之类的玩具以聊解他的寂寞。2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7.喜欢野外生活。陈鹤琴认为“小孩子都喜欢野外生活。到门外去就欢喜,终日在家里就不十分高兴”。他指出:不能到外边去看着玩玩是许多小孩子哭闹的一大原因。他并告诫做父母或做教师的,不要总不放心让孩子到外面去,一怕身体疲劳,二怕弄脏衣服,三怕感冒风寒;做教师的则不要怕麻烦而不愿多事,以使学生失去与自然界相接触的良好机会。8.喜欢称赞。陈鹤琴认为“两三岁的小孩子就喜欢‘听好话'的,喜欢旁人称赞他的”。如当他们穿新衣穿新鞋时,就要给他人看。“到了四五岁的时候,这种喜欢嘉许的心理还要来得浓厚”。成人应用言语、动作、表情来鼓励他。他认为“这种赞许心,我们做父母的教育小孩子时应当利用的,然而不可用得太滥”,以免适得其反。2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学前儿童的发展阶段与教育陈鹤琴认为,“人生的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他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成果,主张把新生到学前儿童时期分成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包含一个特征,这四个阶段即:1.新生婴儿期——新生。2.乳儿时期——新生后到1岁左右。3.步儿时期——l岁左右到3岁半左右。4.幼儿时期——3岁半左右到6岁左右。陈鹤琴按照儿童发展的有序性,揭示了每一阶段的发展特点,并确定了与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育重点。下面以步儿期的发展与教育为例:1岁左右到3岁半左右为步儿期。此期最大的表现为步行,儿童学习步行、开始步行、乐于步行,喜欢跑跳,进步迅速。同时,语言和智力也有明显的进步。(l)发展特点第一、儿童行走的发展。第二、言语的发展。(2)教育重点第一、行走教育。第二、言语教育。总之,陈鹤琴一贯重视对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要求把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他说:“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有他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幼儿期是身体和智力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时期,必须掌握其特点,掌握其生长发展的科学规律,才能把幼儿教好、养好。”2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3儿童的家庭教育陈鹤琴所著的《家庭教育》以及对年代后陆续发表的《怎样做父母》等论文,体现了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要把家庭教育作为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同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强盛密切相关。(二)要把科学地了解儿童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依据。在《家庭教育》中,陈鹤琴首先略述儿童之心理与学习性质及原则,以此为家庭教育之基础。1.学习的性质。陈鹤琴认为儿童生来有3种基本能力,即感觉、联念和动作。学习就是先感觉外界的刺激,后把所感觉的事物与所有的感觉联合起来,再发生相当的动作去反应外界的刺激。2.学习的原则。一是刺激的原则。二是联念的原则。三是动作的原则。(三)要把教育功能自然地渗透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应融化和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亲子间的交往和家庭生活的实践,随机地、个别地、面对面地进行。他是从家庭生活的需要和儿童在家庭中的主要学习内容来阐述家庭教育的各项原则的。1.卫生教育方面。陈鹤琴从一般家庭的现实条件出发,详尽地阐述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的内容,共计25条,涵盖了吃、喝、拉、睡以及相应的设备。2.情绪教育和群育方面。3.智育方面。陈鹤琴强调通过多种途径让儿童获得并积累早期经验,他提倡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试探物质。他强调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包括游戏的、艺术的、阅读的环境,以开拓儿童的视野,增强其适应能力。儿童的家庭教育3儿童的家庭教育3儿童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原则:1.以身作则做父母的教养子女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尊重'以身作则'这条原则。这是陈鹤琴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2.教养态度一致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4幼稚园教育针对我国的幼稚教育存在“全盘西化”的倾向。陈鹤琴撰写了《现代幼稚教育之弊病》、《我们的主张》、《幼推教育之新趋势》人战后中国的幼稚教育》等论文揭露弊端、提出主张、指明改革的方向;并通过创办鼓楼幼稚园,实验研究有关幼稚园的教育、教学及教材、设备等,探索中国化幼稚教育的道路。(-)办好幼稚园的15条主张幼稚园关系于儿童终身的事业与幸福,关系于国家社会,为此,陈鹤琴提出办好幼稚园的15条主张:1.幼稚园是要适应国情的。2.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4幼稚园教育3.凡儿童能够学的而又应当学的,我们都应当教他。陈鹤琴指出,给孩子学的东西有三条标准。一是“凡儿童能够学的东西就有可能作为幼稚园的教材”。二是“凡教材须以儿童的经验为根据”。三是“凡能使儿童适应社会的,就可取为教材”。4.幼稚园的课程可以用自然、社会为中心。5.幼稚园的课程须预先拟定,但临时可以变更。6.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陈鹤琴强调,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先要强身,强身先要注意幼年的儿童。7.幼稚园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8.幼稚园应当特别注重音乐。幼稚园应
本文标题:学前教育-陈鹤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30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