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而召开的。2古田会议:1929年12月,中共红四军九大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诀议》。古田会议强调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指出红军必须担负起打仗,筹款和群众工作三位一体的任务;强调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古田会议诀议是党和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它解决了在长期分散的农村游击战争坏境中如何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问题。3中共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八大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了在综合评审中稳步前进的政治方针,提出了执政党建设问题,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八大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会。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4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农民和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八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5井冈山土地法:总结1927年冬到1928年冬土地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对推动井冈山土地革命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由于该法是在革命斗争开始不久制定的,规定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没收地主土地;没收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而不是归农民所有;一切土地禁止买卖,分配后除老幼疾病及服工役者外,均需强制劳动。这些规定不符合当时农民的思想和传统习惯,不利于发展革命力量。6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创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总路线的制定,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然而它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定了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使“左”的指导思想蔓延,盲目求快压倒了一切,给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不应有的严重损失。7两个凡是:1977年1月8日前后,华国锋在2月7日两报一刊社论提出的“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977年3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华国锋继续强调坚持“两个凡是”的主张。“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和贯彻执行给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它使“左”倾错误思想继续危害经济建设;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得不到纠正;拖延了时间、延缓了改革、妨碍了新时期各项工作的开展。这一切使粉碎“四人帮”后两后,使党和政府的工作十分曲折艰难。1中共四大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1925.1.11-23上海)主要内容1.大会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2.强调了工农联盟的重要性。3.大会总结了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教训,批评了“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特别强调了右倾是当时党内的主要危险。4.大会还制定了开展群众运动的计划,并决定在全国建立和加强党的组织,以适应革命大发展的需要。5.大会选出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推选陈独秃为总书记。意义: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以前党的历次大会所没有提出的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为即将到来的革命新高潮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大会主要缺点是对资产阶级争夺领导帜的问题认识不足,没有明确提出农民的土地问题。大会对政权和武装问题仍缺乏明确的认识。2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A.中国革命必须建立统一战线B.必须依靠农民作为自己的同盟军C:必须建立一支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D: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把中国共产党建成一个坚强的有一条马克思主义路线的无产阶级政党3中国工人阶级的突出优点是什么?1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种压迫,革命性最坚决最彻底2分布集中3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4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主要错误(1)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阶级关系问题上,夸大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2)在革命形势和任务问题上,他们夸大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和革命主观力量的发展,继续强调全国性的“革命高潮”,鼓吹“在全国范围内的进攻路线”。2(3)在革命道路问题上,仍坚持“城市中心论”。(4)在军事方面,他们把红军的三项任务缩小为单纯打仗一项,取消了群众工作和建设根据地等工作。否认敌强我弱的事实,以所谓正规战争反对人民战争及其一整套战略战术原则。(5)在组织方面,推行宗派主义、惩办主义,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5中共二大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1922.7.16-23)内容:a: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解决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问题b:大会还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决议案》《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等b: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被推为委员长意义:中共二大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这是应用马列主义理论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它给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已圆满完成。6五四指示的主要内容:中共中央于一九四六年五月四日发出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这个指示将党在抗日的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绘农民的政策。(指示要求各地党组织,必须明确认识解决解牧区土地问题是我党目前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目前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的环节。)指示还规定了不可侵犯中农,对富农和池主,对地主中的大、中、小,恶霸和非恶霸应有所区别,保护工商业,对开明绅土等应适当照顾等正确政策。7《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内容:(1)阐明了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必然性。(2)阐明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和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文章指出,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民主专政必须由工人阶级领导。因为只有工人阶级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彻底性。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必须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地位。(3)阐明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以及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文章指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求,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只有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才能对反动派实行有效的专政。也只有对反动派实行有效的专政,人民内部的民主才有保障。(4)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任务。强化人民的国家机器,借以巩固国防,保护人民利益;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问题。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必须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必须在互利的条件下做生意;必须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必须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扩张。意义:《论人民民主专政》是一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著作。它阐明了我党在建立新中国问题上的主张,奠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文章提出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要联合资产阶级,并在联合中改造消灭资产阶级,这是在我国条件下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贡献。8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1949.3.5-13)内容:(1)提出了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全团胜利的各项方针。指出了今后消灭国民党残余军队的三种方式,即天津式(打)、北平式(和平)、绥远式(围而不攻);指出人民解放军不但是一个战斗队,同时也是一个工作队。(2)会议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的问题。党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3)报告指出党在全国胜利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国内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据此,规定了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在政治上,必须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在经济上,必须没收帝国主义者和官僚资产阶级的企业,归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成为整中国民经济的领导成份;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采取利用和服制的政策;对个体农业经济和个体手工业经济,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他们经过合作社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在外交上,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交机关、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和一切卖国条约。要接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要同外国人做生意,既要同社会主义国家做生意,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4)提醒全党在胜利面前要防止骄傲自满情绪,报告指出,夺取全国的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因此,我们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轿、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意义: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的各项方针和革命胜利后的各项基本政策,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问题,为夺取全国胜利以及在胜利后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在政治上思想上作了充分的准备。9中国民主革命的步骤及相互关系:第一步: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310《新民主主义论》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内容:1.指明了当时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2.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3.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4.论述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意义:表明了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已经形成了完整体系,新民主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使全党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领导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有了明确而完整的认识,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1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12党的八届九中全会的主要内容(1961.1.14-18)这次会议通过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包括集中力量加强农业战线,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比例关系,努力搞好综合平衡使农轻重之间,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之间,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趋于协调,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得到统筹兼顾,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效果,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品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发展塑料,化纤等新兴工业,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的主要内容:1: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完全可以由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放。2: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问题。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解决敌我矛盾要用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方法。按照不同情况合理加以解决。3: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和一系列正确的方针
本文标题:名词解释和问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384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