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城市化相关论文综述【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但由于地区之间社会经济、文化的差异较大,加之改革开放后采取倾斜发展战略,使得东部沿海地区获得了超常发展。目前,这一地区已经形成了城市群及城市带的发展格局,并出现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势态。近年来,面对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的实际,地理学者又开始尝试探讨新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城镇体系动态演变、合理模式、结构调整和科学预测的研究。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主要成果,主要包括中国城市化特征研究、中国城市化过程研究、中国城市化空间研究、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区域城市化研究等4个方面的内容。【关键词】中国城市化,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大城市迅速发展。一、中国城市化特征研究国外学者承认,1980年代以前,中国城市化作为社会主义城市化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西方经典城市化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城市化的特点,这种差异性在1980年代以后依然存在。国内学术界的主流意见也承认中国城市化在世界上的独特性,只不过在1990年以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被用来解释这种差异性,而1990年代及以后,“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则成为解释的切入点。这也与“特色”城市化方针或道路不谋而合。1.中国城市化的整体特征1980年代初,中国城市化特征表现为“城镇人口增长较慢;通过计划和行政措施,不断调整城镇人口比例;广大农村地区亦工亦农的人口大量增长”。1990年代,对城市化与经济、社会转型的互动认识更为深入,辜胜阻更进一步提出,“中国城镇化及其基础———工业化是由政府发动的,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并举,城镇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低,城市构成不协调,农村劳动力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故此,“二元社会结构、地区差异、城市吸纳力不足与农村推力有余、乡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伴而行、以小集中为主多渠道并存的农业人口转移方式、实行有计划的宏观控制”等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启动期的特征。进入21世纪,在继续讨论人口、地域、产业等关注焦点的基础上,可持续理念的深入使学者们关注城市化的生态特征,提出诸如“持续的加速性、极度的不平衡性、与经济发展的相依存性、城镇化与市场化的相伴随性、解决三农问题出路的唯一性、资源保护和破坏的双重性”等中国城市化特征表述。2.中国城市化水平和速度对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城市化水平测度中“城市”、“城市人口”等概念的质疑和改进。由于城镇建制标准调整,城镇的范围在不断变化。而几次人口普查对“城镇人口”的统计标准并不一致。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钟水映和胡晓峰指出其存在方法论的缺陷;葛永军、阎小培和周一星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1980、1990年代“城市化与非农就业水平之间的偏差呈逐步缩小”,中国城市化应适度发展、目标不可过高;陈彦光和罗静等推算出2005年前后中国城市化速度达到峰值、城市化水平饱和值为80%左右。所以,应该更多地关注城镇化的质量。二、中国城市化过程研究1.中国城市化过程根据城市化水平、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重大历史事件等,研究者们对中国城市化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同意改革开放前后是一个转折点,1990年代是又一个转折点。建国后,中国城市人口有很大增长,但城市化进程波动较大,城市化水平提高较慢。1964-1980年,中国城镇人口发展主要集中在中小城市,小城镇没有得到应有发展,但特大城市人口得到了控制。至1988年,人口城市化已进入城市化的早、中期。1978年后近20年的时间内,中国城市化过程结束了大起大落,实现了持续增长,进入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发展的区域重点发生转移: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方;小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提高,大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率大幅度回升;城市适度走向国际化;大城市已经开始了郊区化过程;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形成;城市内部的社会分化在扩大。赵士修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是正常的。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不同意见,朱正举和于文学认为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尚不具备加速腾飞的基本条件,城市化进程处在一个两难境地。陆大道、姚士谋认为,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脱离了循序渐进原则,出现了“冒进式”城镇化的现象。也有学者针对某一阶段或某一区域进行城市化过程的研究,如黄盛璋对张家港市的研究、何春阳、陈晋等对北京、高向东和吴文钰对上海、林桂兰和左玉辉对厦门城市化过程的研究。2.中国城市化过程影响因素人口增长速度、数量、密度、迁移、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因素、制度、制度创新、城市规划、生态文化因素等是中国城市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其中土地制度改革、产业政策和主导产业选择非常重要,如城市规划、产业发展政策等政府行为和3000年城市发展形成的旧有城市格局和古部风貌从根本上决定了现代北京城市发展的基本过程;以同心圆式环形道路与放射形道路为基本骨架的城市建设格局对上海郊区化扩散方式有重要影响。三、中国城市化空间研究中国城市地理学界在20世纪上半叶初步探讨了中国城市的分布、无锡、重庆、成都、南京、包头等的区位、城市构造、轮廓和功能等。1980年代,对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外国理论进行翻译介绍的基础上,相继对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类型、地域结构的演变规律、动因机制、合理模式、个别城市地域结构的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19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概括起来,城市化空间研究主要有以下9个方面。1.城市—区域关系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城市借区域而立,区域借城市而兴。宋家泰首倡“城市—区域观”,该理论强调城市的总体规划与布局必须把城市与区域统一起来,城市发展与区域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动态关系,具有多层次、开放型的特点。按照这一理论,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以区域发展为基础来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发展规模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多层次的“城市—区域”体系是中国城市经济区的本质特征。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必须改变传统的“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的做法,使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据此,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分析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的基础得到广泛开展。这一时期,还有学者在区域调查的基础上展开了区域经济开发及其模式研究、中心地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推广应用、城市规划中的区域分析、城市郊区范围的划分、城市经济区的影响因素分析和经济区划等实践工作。区域层面的城市研究还包括城镇密度和区域中的城市空间分布、中国城市时空变化和城市用地扩展类型、中国城市发展空间差异、效率及其变动特征、城市实体地域、区域中的城市空间再组织。目前,通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城市的区域范围扩大,垂直联系加强,“城市—区域”观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沈建法认为市场化和全球化正在重组尺度体系,城市化的尺度调整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市民等不同尺度上均有发生。2.城市形态从198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围绕个别城市的城市形态作了探讨,同时也进行了对不同城市形态组合形式的规律性研究,如同心圆式、多中心式、组团式、带形城市等城市形态的分析。武进于1990年出版的《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一书通过对国内数百个城市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研究,从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等角度,探讨了中国城市形态发展演变的动力学机制,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合理的发展模式。还有许多学者开展了对具体的海港城市、河口城市,如福清、石家庄、龙华、无锡等城市形态的发展演变和布局形态的研究以及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发展研究。在对中国大都市增长的空间过程的研究中,概括出城市发展具有从同心圆圈层式扩展形态走向分散组团形态、轴向发展形态乃至最后形成带状增长形态的发展规律。3.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物质空间结构研究。一些学者对北京、大连等城市的意象空间进行研究,发现各个要素在意象形成中的作用与林奇所研究的3个城市不尽相同。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如许学强,胡华颖和叶嘉安认为广州市区的空间模式呈向东曳长的同心椭圆态势,城市发展历史过程、城市用地布局和住房分配制度是该模式的主导机制;周素红和阎小培以广州市典型街区为案例,对居民通勤行为进行城市空间解读,发现居民通勤行为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实体空间的现状及其演化,同时,与社会空间有一定的关系。城市经济空间结构研究。如广州新老CBD同时并存,分区发展,发展模式存在差异,转型期的金融服务业空间格局变动也很明显。闫小培、毛蒋兴和普军对影响珠三角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进行了分析。4.城市边缘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大城市迅速发展,在城乡之间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城乡交接地带,又称城乡结合部、城市边缘区。1980年代中期,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城市边缘区研究,顾朝林、崔功豪、武进、林炳耀、涂人猛等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顾朝林等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大城市的实地调查,在探讨中国城市边缘区的基础之上,对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的人口特性、社会特性、经济特性、土地使用特性、地域空间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孙胤社认为中国城乡边缘区的形成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同于国外的“居住导向型”,而主要是“工业导向型”。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大城市边缘区的内容有了新的变化。张建明、许学强等在对城市边缘区研究成果回顾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城市边缘区研究的新课题;苏建忠、魏清泉、郭恒亮认为需要运用精明增长的理念,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目前,一些学者对大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演变机制、大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大城市边缘区的成长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5.半城市化研究半城市化是从乡村到城市的过渡。学者们对半城市化的定义、类型、主要特征、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研究。半城市化地区为“已经初步具备城市的某些特点和功能,但尚未被划为城市的地区,在中国主要是城乡结合部、小镇、乡和非农产业发达的村”,主要是由于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在城郊和乡村而引发的。半城市化地区以非农化程度高、工业发展和土地开发极为分散、不稳定的外来人口为主体、“都市里的村庄”现象严重、各自为政的农村型管理体制等为主要特征。这类地区的小城镇还将经历“自下而上”逐步逐级的集聚发展。6.郊区化研究1990年代中期以来,郊区化被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进行研究。从中国郊区化的门槛值到郊区化形成的动力机制以及郊区化的调控等成为主要研究内容。郊区化是城市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先后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研究者充分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郊区化的成果和方法基础,结合中国的特点开展了对北京、广州、上海、沈阳、杭州、大连等特大城市郊区化的研究。研究表明,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特大城市近年来中心市区出现人口增长减慢,甚至减少,人口密度下降的趋势,说明这些城市已出现郊区化现象。中国郊区化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国家,表现为被动式郊区化、居住郊区化和圈层扩展式郊区化,中心繁荣区与郊区化并存,社会阶层分异不明显。距中心市区距离对城市土地利用扩展过程有很大影响。一些学者还介绍了西方逆城市化现象,对其在中国城市化研究中的借鉴作用做了初步分析。7.城市群研究从城市群、城市带到都市连绵区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城市化空间研究对发达城市地区研究在纵向上不断深入过程。城市群作为一种地域组织源于一个城镇化区域里相邻城市的相互作用,即城市群的出现和发展都是城市发展到较高阶段普遍的产物。1980年代末,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相继出现城市密集区。结合国外经验和中国经济发达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城市地理学者相继开展了对城市密集区的研究。最早进行城市群专门研究的是李世超,他从介绍戈特曼的城市带理论入手,探讨了长江中下游城市带的形成条件、历史动力、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构想。李世超对城市带特征和形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姚士谋、许学强等分别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市的特
本文标题:城市地理文献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398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