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资料 > 英语基础 > 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的区别
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的区别一、高初中新课程标准的比较要学好高中语文,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首先要做好高初中语文的衔接工作。要做好高初中语文的学习衔接工作,首先要对高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不同要求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高中和初中是两个区别比较大的学段,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国家新课程标准体现了的国家意志,规定了国民素养或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国家将高中和初中分为两个阶段,这就决定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会有所不同,会有各自阶段性的不同特点。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不难它们有如下几点差异:(一)、两个阶段目标要求的基本内容不同:初中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高中课程标准则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提出发展要求。可以看出,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偏重积累,而高中阶段则偏重积累基础上的运用。(二)、从培养目标看: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因而“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任务。在学习中,应重点关注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它是初中教学目标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由感性的无意识发展到理性的自觉的阶段。((三)、从阅读能力看: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效果。对阅读材料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进行阐述、评价和质疑”。1、现代文阅读方面:①在阅读方法上,由初中“熟练运用略读、浏览”,到高中“能根据不同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法”。②理解方面,由初中“理解主要内容”到高中“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③分析评价方面,由初中的“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到高中的“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④鉴赏方面,高中更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2、文言文阅读方面:由初中“理解基本内容”到高中的“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阅读能力要求明显增强。下面就文体列表比较一下初高中中阅读能力层级:初中高中散文1.区分体裁2.理清思路、把握文意3.概括要点4.赏析景物等的描写,品味精妙的语言。5.体会思想感情1.鉴赏散文的语言和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等)2.探讨散文的情和理诗歌1.区分体裁,体会诗歌的感情、节奏韵律2.品味诗歌的语言3.展开联想和想象4.背诵1.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形象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象征等)小说1.区分体裁,了解小说三要素2.欣赏小说的细节、环境、语言描写1.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2.鉴赏小说的主题和艺术技巧戏剧欣赏戏剧文学和电影文学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形象、戏剧语言说明文1.区分体裁2.抓住事物特征3.了解说明方法4.了解说明顺序1.整体把握、筛选信息2.提要钩玄论说文1.区分文体,把握论点、论据2.学习论证方法:事例论证、道理论证3.学习驳论1.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筛选信息2.质疑思辨、融会贯通3.提要钩玄、迁移运用从上表不难看出,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高中语文教学能力层次由初中的理解层提升到应用、鉴赏的高度,要求“文本对话”深入读者内心世界。这一变化过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确了初高中语文在阅读培养目标上的明显差异,我们才能避免盲目,进行有效的学习。((四)、从表达能力上看: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课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二万字”,“通过写作实践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等基本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初高中写作目标层级比较初中高中散文与诗歌1.交待记叙要素2.选材真实熟悉3.情感真挚动人4.思路清晰5.有创新6.正确使用记叙人称1.用心感受生活2.深入思考生活3.要善于想象和联想4.再现客观事物5.表现主观情意6.写出人物的个性7.写出事件的波澜8.写出景物的特征9.诗歌说明文1.恰当安排说明顺序2.正确使用说明方法1.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2.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论说文1.一事一议2.论点的提出3.论据的运用4.论据的展开1.议论要有理有据2.议论要有条有理3.作点辩证分析4.短评5.自然科学小论文6.社会生活评论7.综述小说自传、小传、自荐信1.传记2.小小说3.寓言故事4.科幻小说其它1.消息2.毕业赠言1.札记2.随笔3.消息通讯由此可以看出,高中语文的作文,由初中感性思维提高到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无疑是一次质的飞跃与提高。从以上比较中,我们看到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但在教学目标、内容上与初中存在明显差异,我们只有把握好这些差异,才能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如鱼得水,进而达到高中新课标的要求。(二、高初中教材体系、考查评价体系的不同(一)高初中教材体系的不同青岛市初中语文教材选用人教版,这套教材体系框架有三部分组成: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这三大板块组织单元,突出了以人为本,尤其是突出生命意识、突出爱的教育,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熏陶,重视学生思想感情的培养,关注学生作为“人”而更好地发展,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思考社会,思考自身。每册教材的篇目在呈现过程中,以课前导读、课后练习为主要内容,每一单元设置综合性学习活动,系统地完成这一单元的阅读、写作及简单的实践活动。青岛市高中语文教材选用的是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这套教材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五册,选修有《唐诗宋词》《语言运用》《中国古代小说选读》《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史记选读》等。必修课是高中语文学习的基础,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延伸,突出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共分20个话题,涉及到了八大学习领域:人生、情感、生活、自然、社会、艺术、科教、文化。每一单元的讲读课文之后都设计了一项学习活动。或者是就具体的文章内容进行研读和探究,或者是针对某一文学或文化现象搜集资料,形成观点,进行交流,或者是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书法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具体的竞争性和激励性很强的活动。例如“走近孔子”“名著阅读”等活动,较好地体现出高中语文要求学生有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入的思考,从而使学生汲取更丰富的营养,陶冶美好的性情(二)考查评价体系的不同青岛市初中语文的考查以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为主要考查方式。内容包括:书写、简单的语言运用、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作文等。高中语文以学分制为考查方式,其中高中语文必修模块以学期为单位进行认定评价,高中语文选修模块以所选具体科目为单位进行认定评价。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必修课程五个模块的学习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完成。学生修满必修课的10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最基本学业,达到高中毕业的最低要求。选修课程有五个系列,系列1:诗歌与散文;系列2:小说与戏剧;系列3:新闻与传记;系列4:语言文字应用;系列5:文化论著研读。学生可以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中选修4个模块,获得8学分,加上必修课的10学分,共计可获得18学分,达到报考高等学校的最低要求。达到要求后方可参加高考。三、高初中语文教法学法的不同青岛市初中语文教学,一般采用的主要教学环节是: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研读赏析――拓展延伸。在这样的教法学法中,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和把握学习内容,在课内所学的基础上得到适当的延伸可拓展。体现了初中语文教材的知识技能密度小、难点少、要求低、坡度缓的特点。高中语文教学课程内容繁多,课时量少,高考压力大,在课堂上,生动活泼、畅所欲言、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较少,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形成文字表达的方式较多,这也更符合高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在课外,合作探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比比皆是,充分发挥了语文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体现出高中语文教材的知识技能密度大、难点多、要求高、坡度陡的特点。由此可见,初中的语文学习方法较单一,有许多内容“读读背背写写”即可完成,相当一部分学生主要采用机械记忆识记的学习方法;而高中语文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转变到对课文深入、细致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应该多用一些分析、讨论、比较、启发的方法,加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本学科知识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并学会知识的迁移,注意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把过去的学会与现在的会学衔接起来。所以,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方法纷繁多样。四、高中语文内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每册的《说明》中,都明确注明各册教材“汉语知识短文”,但是由于“学生结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实践随意阅读,不考试”,学生掌握较差。通过课程标准的对比,从青岛市目前的高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高中语文必须熟练掌握的现代汉语知识,尤其是语法和修辞,文言文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是高初中衔接过渡阶段应该重点掌握的内容。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的区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410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