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22分)入戏的赵老师在我中学六年的语文老师里,赵新仁老师是别样的一个。高一结束,分文理班,我选了文科,于是就遇到了教语文的赵老师。赵老师第一节课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上来就说:“遇到我算你们幸运,我带你们两年,你们的语文成绩保证能平均提高五六分。”口齿不清和说话的习惯,让赵老师“保证”后的“能平均提高五六分”显得根本就是对“遇到我算你们幸运”的否定。大家对分数提高不提高没放在心上,只对赵老师的说话习惯感兴趣,背地里喊了他很长时间的“五分老师”。那时住在学校里的老师都是见缝插针地安排住房,赵老师一间五平米不到的宿舍在学校广播室旁边,远离学生和其他教工宿舍,离教工食堂也最远。可能习惯了一个人吃饭的氛围,赵老师从不与其他教工一起用餐,他打好饭菜就从食堂出来,边走边吃,一般刚好到宿舍门前吃完,当然也有吃不完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他从裤兜里晃晃啷啷掏出一大串钥匙,熟练地用嘴挑出一把,插进锁孔,拧转,推门,进门,哐当又关上门。春夏秋冬四季如此,刮风下雨飘雪皆如此。赵老师吃饭在我们眼里是一道有趣的风景,他吃饭很甜很香,早晚咸糊糊他边走边喝,午饭炒菜他边走边吃,无论早晚,总是右手拿筷子,左手既端碗又攥两个大馒头,走两步停一下,或喝汤或咬馒头或夹菜。有时遇到汤水过热,他会边走边吹边吸吸溜溜地转着碗沿喝。他穿的鞋永远大两码,踢踢踏踏地走路。遇下雨,他就在伞下吃,走两步停下,吃一口再走,不管地面有无积水,也不管自己裤管湿了半截。我的地理老师,有一次在课堂上不知为什么突然提起语文赵老师,说:“你们赵老师,他入戏。”赵新仁老师入戏,我们知道。他上《孔雀东南飞》,讲到焦仲卿刘兰芝二人分手时,读“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竟哽咽不能语,半天,眼含泪花,望着空荡荡的屋梁长叹一声,摆摆手让我们自己读书,一个人看着窗外的梧桐树发呆去了。课文总是要讲下去的,下一节课,说到刘兰芝“脱裙揽丝履,举身赴清池”时尚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到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后就再也无法抑制,一屁股坐到讲台的水泥地上大放悲声,双手握住自己的双脚,哭得涕泪涟涟,无法自已,活脱脱一绝望女人。太震撼了,我们目瞪口呆。但很快,我们以极高的朗读音量盖住了赵老师的哭腔。赵老师入戏后心里就没有了我们,但我们很感动,我们用声音掩饰他事实上的尴尬。但后来还是发生了不愉快,仍是《孔雀东南飞》,那是入戏的赵老师和我们在两年的相处里仅有的一次不和谐。这篇文章,赵老师走进走出地教了我们一个礼拜,六节课的最后一节课是赵老师的总结和控诉,他歌颂刘兰芝的善良、勤劳、美丽和反抗,批评焦仲卿的软弱与愚孝,控诉封建家长制,怒斥刘兰芝婆婆的蛮横、专断、霸道无礼,鞭挞刘兰芝兄长的自私、冷漠、无情,总之那节课赵老师口齿不清、喋喋不休、唾沫挤满了嘴角。他时而怒目圆睁,时而眼含泪水又布满柔情,就像一个咬词不准又停不住的爱唠叨的老妇人。恼人的是,他重复,歌颂、批判、控诉之后再重新来一遍。还要再来一次刘兰芝如何如何美好的时候,我们班最能捣蛋的赵保龄没举手就站了起来,将了赵老师一军:“刘兰芝勤劳吗?指如削葱根的女人不可能三日断五匹,夜夜不得息是她自己说的,我怀疑刘兰芝说了谎。”我们都兴奋地看着赵老师。赵保龄说完后,赵老师愣在那儿,双眼大睁,瞪着赵保龄。他的脸越来越红,鬓角青筋暴起,眼含怒火,嘴角哆嗦,足足分把钟。教室里鸦雀无声。恢复常态后,赵老师叹了一口气,摇摇头,用有些无奈有些恨铁不成钢又有些理解的语气对我们解释道:“这是文学手法,文学,明白吗?”这时下课铃声刚好响起,入戏的赵老师获得了解放。1985年我们读高三,也就是赵老师教我们第二年的时候,一次无意间看到赵老师在读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很好奇,我们不知道王力是谁,更不懂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教书之外为何还要读这种看起来枯燥无聊的书。赵新仁老师一脸的自豪与得意,乐呵呵地露着一嘴的大黄牙说在自考,自学考试。“老师也要进修学习。”他拍拍保龄的肩膀,嘴角有唾沫飞出。其后我们慢慢知道,他已通过自学考试拿到大专文凭,正在自学攻读中文本科。于是就有些理解他为何每顿饭都要端回宿舍吃,为何总是把自己关在一间不足五平方的狭小房间里。枯灯独坐,清苦捧读,寂寞里有寄托,这对容易入戏的赵老师倒不失一种安慰。后来我去南京读书,赵老师曾先后两次写信,让我更明了他。他让我帮忙买自考资料,每一次都在信纸上重要的地方划上红色的波浪线,像当初批改我们的作文。划了波浪线还不放心,再在下面划上三角符2号,信的末尾还反复说着感谢的话,啰嗦得就像他上课。每次,赵老师都会在信封里附上回寄的邮资和买资料的费用,非常认真地迂腐。在信里,赵老师向我坦承过参加自学考试的现实考虑,寄希望有一天政策松动,自己的本科文凭能让全家人的身份改变,妻子孩子可以吃上计划口粮。“农村太苦了。”赵老师在信里说。后来遇上新疆吸引人才的政策,于是赵老师举家西迁了。我极力想象他西迁前后的场景,想他一脸憨厚又呆气的表情,他走路低头吃饭的样子,他高兴起来的一嘴黄牙,可是一片模糊,脑子里最最清晰的场景只剩下他教学《孔雀东南飞》的一些琐碎片段。18.结合全文,完成表格空白处内容。(5分)时间事件我的认识我读高中时①,赵老师保证能提高我们语文成绩。不在意吃饭时,赵老师独自打好饭菜回宿舍,在路上边走边吃。感兴趣②感动课余时间,③。④.我在南京读书时写信让我帮买资料时,赵老师向我坦承了参加自考的目的。懂得19.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赵老师愣在那儿,双眼大睁,瞪着赵保龄。他的脸越来越红,鬓角青筋暴起,眼含怒火,嘴角哆嗦,足足分把钟。教室里鸦雀无声。20.篇末,作者为什么说“脑子里最最清晰的场景只剩下他教学《孔雀东南飞》的一些琐碎片段”?(4分)21.课堂之外的赵老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4分)22.本文的标题“入戏的赵老师”能否换成“别样的赵老师”?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由。(5分)18.【内容概括】(5分)①第一节课(1分)②上《孔雀东南飞》时(一定要点出课文,不能只写上课时)(1分),赵老师很入戏(1分)。③赵老师自学攻读中文本科(只写赵老师读书不得分)(1分)④理解(诸如“好奇”类词语不得分)(1分)19.【写法分析】(4分)①通过对赵老师的“眼”“脸”“青筋”等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判断+分析)(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赵老师面对同学的挑衅的反应(内容方面)(1分),表现了赵老师既生气恼怒,又无奈、不解的尴尬情景(情感或人物性格方面)(1分)。②“教室里鸦雀无声”是侧面描写(或是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写出同学们因见到赵老师的表现而震惊。(1分)(能判断就可得1分)20.【内容理解】(4分)结构作用:①篇末点题。题目叫做“入戏的赵老师”,所以赵老师入戏的教学场景在结尾再次强调记忆清晰。内容作用:升华主题。②赵老师上这堂课时很入戏,是赵老师对文学的热爱、对教学的用心;③而赵老师的入戏也震撼了我,我也被赵老师感动得“入戏”了;④同时在这堂课的冲突中赵老师对学生的包容和理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1.【人物形象分析】(4分)①赵老师认真、迂腐:给我写信时,重要的句子划了线,还划上三角符号,并随信附上邮费和书钱。②赵老师生活随性:他独自用餐,在路上边走边吃。③赵老师好学上进:他勤奋自学,攻读中文本科。④赵老师顾家、为亲人着想:他考上了本科文凭,举家西迁,改善家人生活。22.【主题探究】(5分)示例一:不能替换。理由是:①“入戏的赵老师”指赵老师很认真、很投入。②“入戏的赵老师”能点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对文学入戏。③更利于表现文章主题:对老师的怀念。④文章内容紧紧围绕“入戏”在写。⑤“别样的赵老师”指赵老师与众不同,如换成“别样”,就不能体现以上的作用。3示例一:能替换。理由是:①文章开头也说赵老师“别样”,②“入戏的赵老师”指赵老师上课、生活都很认真、很投入,③“别样的赵老师”指赵老师与众不同。④“入戏”也是“别样”,正是赵老师的入戏,才显得他别样,两者是紧紧联系的。⑤题目如换成“别样的赵老师”,也能统领文章全部内容。与父亲和解许多年后,父亲仍忘不了中越之间那条绵延1400公里的条带状边界线。1978年底,19岁的父亲参军,跟着22.5万解放军集结在中越边境。这里山高林密,红河、李仙江顺势而流,龙脑香树、橡胶林和梯田延续着这片土地的生息。父亲每天跟随部队从指定地点执行穿插、迂回、包围的战斗任务,训练投弹、排雷、战场自救、利用地形等技术,研究山林地区攻防战术。作为一名军人,他是合格的。但作为一位父亲,他对于我来说是可望不可及。我记事以来,父亲就显得有些古怪。他老派守旧,就连夏天穿衬衫时,第一颗扣子也总系得严严实实;他也不苟言笑,甚至仍“遗留”着特有的军队生活做派;他不愿待在像电影院这种暗色调的地方——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从幼儿园升到大学,他对我要求格外严格。迟到、打架、旷课这些不良行为,我从没有参与过。我害怕他的训斥,以至于我在成长路上都没有叛逆期,与周围小伙伴显得格格不入,唯一的骄傲只有漂亮的成绩单。我没按照他的预期去读军校。进入大学后,他也不再约束我那么多,甚至总是试图在电话那端和我多讲些什么,可结果总在“没什么事,就这样吧”的回复中挂断。我觉得和他没有共同话题。而我和我的母亲,却十分喜欢说笑。每次回家,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喊声“妈”,整个青春期的心事也只对她倾诉。工作后,打电话时大多数时间也是和母亲嘘寒问暖。有一次我开玩笑地问她:“嫁给这么无趣的父亲后不后悔?”她只是微笑着摇了摇头说:“你不了解他。”今年春节假期,母亲来到我的房间低声给我说:“咱们仨去看《红海行动》吧,你爸的战友给他打电话说了这部电影,他听得眉飞色舞的。你知道他那怪脾气,明明很想看,但就是不去电影院。”看着一脸期待的母亲,“交给我吧,我骗他去。”终于,以过年影院做活动,军人凭证件免费观影的理由,“骗”他坐在了灯光暗淡的电影院里。电影根据2015年“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以索马里海域因为一艘中国商船被劫持为导火索,讲述了蛟龙突击队解救中国公民的故事。屏幕上火力全开、子弹横飞,观影的父亲却格外镇定,影影绰绰的灯光影射着父亲的面庞,仿佛冻结的湖面不易松动。“这部电影拍得很真实,让我想起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在电影闭幕的音乐声中,父亲突然感叹道,眼里有泪光。2我作为一个吃鸡玩家,看到《红海行动》蛟龙突击队里狙击手精准的瞄准和各种枪械的使用和配合,几乎点燃了身体里的所有“吃鸡”兴奋细胞。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跟朋友组队排位赛。接连几场不和谐的配合比赛,我们都以“吃鸡”失败告终,我与老友都不甚甘心,继续坚强地打着磨合赛。就在我们语音玩得兴起时,父亲刚好路过,扫了一眼我的屏幕,突然一声不响地坐了下来。我以为他又要说点让我从沙发上起来去活动之类的话,没想到他却一反常规地认真观摩起来。随着战局深入,他的神情也跟着紧绷起来,没等我开口,他突然斩钉截铁地说“你这局,要输。”我皱皱眉没理他,继续左躲右闪地做着最后的努力。结果可想而知。我叹了口气,看向父亲。他摇摇头说:“亏你才刚看过电影,这个游戏我看着跟那电影很像,要讲究战术的。”说着便让我再开一局,专注地盯着屏幕,指挥我们团战。“单人巷战,你要注意每一扇窗户和每一扇门,说不定后面就猫个人”;“东南方向那个石头和石头西北角那里的反斜面可以作为你抵近之后的掩体,到位后要注意那棵树……你看,有人吧。”两个脑袋凑在一部手机面前通力合作。父亲好像瞬间又回到了他的战场,他思考缜密,策略精妙,在他的指点下,我们的团战进行得无比顺利。父亲得意地说道:“咋样,你爹还行吧,毕竟实战出来的人。这个游戏在画面上还蛮真实的,不过要在真正的战场上,你中一枪,还没有战友,基本就交代了。战场上,一个人的力量还是很渺小,要想胜利,得团队作战。”我怔了一下,从来没看到他这么兴奋过。一瞬间,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他不是没有感情,而是把所有的热忱都埋进了他的光荣岁月中,放在了“军人”这个称号中;他深爱着这个和平的年代,但他年轻时在4战斗中见惯了生离死别的痛苦,所以内心再无大波澜、喜乐不再形于色。“老头儿,我想听听1979年的故事
本文标题:中考语文阅读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545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