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优化方案】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习题)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讲课后达标检测
1一、选择题1.(2015·黑龙江鸡西模拟)下列有关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金属腐蚀速率越快B.在铁管外壁上镀锌可防止其被腐蚀C.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发生了氧化反应D.将钢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可防止其被腐蚀解析:选D。温度升高,金属的腐蚀速率加快,A正确;锌比铁活泼,破损后锌被腐蚀而铁被保护,B正确;金属被腐蚀的过程是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的过程,C正确;防止钢闸门被腐蚀应将其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D不正确。2.某化学小组设计的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所示,通电后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到铜电极附近有黄绿色气体产生B.通电后,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立即变红色C.溶液中的Na+向石墨电极移动D.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解析:选D。根据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果通电后两极均有气泡产生,则金属铜电极一定是阴极,该电极上的反应为2H++2e-===H2↑,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2↑。铜电极上产生的H2为无色气体,A项说法错误;石墨电极是阳极,该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可以观察到黄绿色气体产生,由于阳极反应不产生OH-,而阴极反应产生的OH-迁移至阳极附近需要一段时间,故通电后,石墨电极附近溶液不能立即变红色,B项说法错误;电解池中,阳离子移向阴极,即Na+移向铜电极,C项说法错误;金属铜电极是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D项说法正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弱,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B.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C.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D.电解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可通入一定量的HCl气体来恢复原溶液解析:选D。A项,在海轮上装铜块,海轮外壳(含铁)、铜和溶有电解质的海水,形成原电2池,铁的腐蚀加快,A项错误;B项,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氧化反应,B项错误;C项,因氧化性:Fe3+Cu2+H+Fe2+Al3+,故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Fe3+首先生成Fe2+,然后析出铜,最后能生成H2,但不能析出铝和铁,故C错误;D项,电解食盐水生成了等物质的量的H2与Cl2,通入HCl可使溶液复原,D正确。4.(2015·云南昆明模拟)如图是模拟电化学反应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关K置于N处,则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B.开关K置于N处,可以减缓铁的腐蚀C.开关K置于M处,则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D.开关K置于M处,电子从碳棒经开关K流向铁棒解析:选B。开关K置于N处,构成电解池,铁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铁的腐蚀减缓;开关K置于M处,构成原电池,铁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电子从铁棒经开关K流向碳棒。5.右图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不可能是同种材料的电极B.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C.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D.该装置可看作是铜锌原电池,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解析:选A。A项,若以Zn作两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即可发生该反应;B项,以Zn作阳极即可;C项,以Zn作负极,不活泼金属或惰性电极作正极即可;D项,Zn为负极,Cu为正极,Cu不发生反应。6.有关下列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3A.图①铝片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Al+4OH--3e-===AlO-2+2H2OB.图②发生析氢腐蚀,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2H+===Fe2++H2↑C.图③烧杯中发生了变化:4Fe(OH)2+O2+2H2O===4Fe(OH)3D.图④充电时,阳极反应是PbSO4+2H2O-2e-===PbO2+SO2-4+4H+解析:选B。图①中铝片作负极,镁片作正极,铝被氧化;图②发生析氢腐蚀,但醋酸为弱电解质,不能写成离子形式;图③发生吸氧腐蚀,空气中的氧气又把氢氧化亚铁氧化;图④充电时,硫酸铅被氧化为二氧化铅。7.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SO4溶液和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石墨电极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溶液pH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阳极先析出Cl2,后析出O2,阴极先产生Cu,后析出H2B.A~B段阳极只产生Cl2,阴极只产生CuC.B~C段表示在阴极上是H+放电产生了H2D.C~D段相当于电解水解析:选C。两种溶液的体积相等,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即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设CuSO4和NaCl的物质的量各为1mol,A~B段:阳极为1molCl-失去1mol电子,阴极为0.5molCu2+得到1mol电子,因为Cu2+水解使溶液显酸性,随着电解的进行,Cu2+的浓度降低,酸性减弱,pH增大。B~C段:阳极为1molOH-失去1mol电子(来自水的电离),阴极为0.5molCu2+得到1mol电子,因为OH-的消耗,使水溶液中H+浓度增大,pH迅速减小。C~D段:阳极为OH-失去电子,阴极为H+得电子,它们都来自水的电离,实质是电解水,导致溶液的体积减小,使溶液中H+浓度增大,pH继续减小。8.下列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4解析:选D。A选项,铁作阳极被腐蚀,不能起到保护作用,错误;B选项,在粗铜的精炼中应该是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错误;C选项,电镀时应该是镀层金属作阳极,镀件作阴极,错误;D选项,铁棒作阴极,氢离子被还原生成氢气收集在小试管中,可以验证氢气的存在,碳棒作阳极,氯离子被氧化生成氯气,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D选项正确。9.(2015·安徽合肥模拟)以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B.a极是铁,b极是铜时,b极逐渐溶解,a极上有铜析出C.a、b两极若是石墨,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D.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解析:选D。本题结合原电池和电解池综合考查电化学的基本理论。图中左侧为氢氧燃料电池,右侧为电解池,燃料电池为酸性介质,负极反应为2H2—4e-===4H+,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A错误;a为阳极,b为阴极,金属铁作阳极,优先失电子,a极逐渐溶解,B错误;a、b两极若是石墨,b极上析出铜,a极上产生O2,与电池中消耗的O2体积相等,C错误;粗铜为阳极,铜及比铜活泼的金属失电子形成离子进入溶液中,铜离子得电子后在b极上析出,D正确。二、非选择题10.(2015·新疆乌鲁木齐高三检测)铁是用途最广的金属材料之一,但生铁易生锈。请讨论电化学实验中有关铁的性质。(1)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右侧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侧烧杯中的c(Cl-)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已知下图甲、乙两池的总反应式均为Fe+H2SO4===FeSO4+H2↑,且在同侧电极(指均在“左电极”或“右电极”)产生H2。请在两池上标出电极材料(填“Fe”或“C”)。(3)装置丙中,易生锈的是________点(填“a”或“b”)。5解析:(1)原电池反应中Fe作负极,石墨棒作正极,右侧烧杯中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由于平衡电荷的需要,盐桥中的Cl-向负极迁移,故NaCl溶液中c(Cl-)增大。(2)装置乙是电解装置,阴极(右侧)产生H2,同时根据总反应式可知Fe只能作阳极(左侧)。由已知条件知,在装置甲中,Fe作原电池的负极,在左侧,C作原电池的正极,在右侧。(3)装置丙中由于a点既与电解液接触,又与空气接触,故易生锈。答案:(1)2H++2e-===H2↑增大(2)甲池中:左—Fe,右—C乙池中:左—Fe,右—C(3)a11.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装置的名称:A池为________,B池为________。(2)锌极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极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墨棒C1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墨棒C2附近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C2极析出224mL气体(标准状况)时,锌的质量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________g,CuSO4溶液的质量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________g。解析:(1)A池中Zn、Cu放入CuSO4溶液中构成原电池,B池中两个电极均为石墨电极,在以A为电源的情况下构成电解池,即A原电池为B电解池的电源。(2)A池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B池中C1为阳极,C2为阴极,阴极区析出H2,周围OH-富集,酚酞变红。(3)n(H2)=0.224L/22.4L·mol-1=0.01mol,故电路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2=0.02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锌极有0.01molZn溶解,即Zn极质量减少0.01mol×65g·mol-1=0.65g,铜极上有0.01molCu析出,即CuSO4溶液增加了0.01mol×65g·mol-1-0.01mol×64g·mol-1=0.01g。答案:(1)原电池电解池(2)负Zn-2e-===Zn2+正Cu2++2e-===Cu阳2Cl--2e-===Cl2↑有无色气体产生,附近溶液出现红色(3)减少0.65增加0.01612.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处理污水的方法,实验过程中,污水的pH始终保持在5.0到6.0之间。如图是电解污水实验装置示意图。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在A电极附近有深色物质产生,在B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气泡可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积累到一定厚度时刮去(或撇掉)浮渣层,即起到了浮选净化作用。试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以及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电解池的电极A、B分别为______极和______极。(2)B电极材料的物质X的名称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因深色物质具有________性,因而可以将水中的污物沉积下来。(4)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2O-4e-===4H++O2↑;阳极区生成深色物质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污水导电性不良时,可以加入适量________溶液(写某盐的化学式)。解析:根据实验现象,A极附近产生了具有吸附作用的Fe(OH)3,所以A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Fe失去电子变为Fe2+,同时A极附近的水也失去电子产生O2:2H2O-4e-===4H++O2↑,产生的O2将Fe2+氧化为Fe3+而形成Fe(OH)3胶体:4Fe2++O2+10H2O===4Fe(OH)3(胶体)+8H+。溶液中的H+在B极获得电子产生H2:2H++2e-===H2↑,X电极选择能导电的Cu、石墨均可。若污水导电性不良时,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小,加入Na2SO4、KN
本文标题:【优化方案】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习题)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讲课后达标检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551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