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三十讲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第三十讲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概况(1)范围:以西、日月山以东、以南、____以北。(2)地貌特征:厚层黄土覆盖(风力沉积),发育,地表(流水侵蚀)。2.水土流失的危害(1)耕地,养分流失,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太行山脉长城秦岭河谷破碎土层变薄降低基础巩固(2)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的发生。(3)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问题导思]“哗啦啦的黄河水,日夜向东流。黄土地的儿女,跟着那太阳走,一道道岭,一条条沟……”——《西部放歌》(1)“一道道岭,一条条沟”显示了黄土高原什么样的地貌特点?提示:河谷发育、地表破碎(千沟万壑、支离破碎)。(2)这种地貌的形成与黄河有什么关系?提示:黄河及其支流等地表径流的侵蚀、搬运作用而成。自然灾害地上悬河二、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原因原因表现地理位置特殊从____向山地高原、从______向干旱区、从森林向____、从农业区向______的过渡地带黄土质地特殊钙质胶结的粉砂质土状沉积物组成,干燥时坚实,遇水易____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____,且多____地质灾害频繁滑坡、塌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平原湿润区草原牧业区分散夏季暴雨2.人为原因(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制度、生产建设中的不合理土地利用。(2)破坏植物:农业(为主),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三、水土流失的治理1.治理策略(1)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调整____________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综合发展轮荒耕作垦荒土地利用结构农林牧(2)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压缩________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开展矿区复垦工作(3)以综合治理为手段:①原则林草、工程与________相结合经济、社会与效益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②目的改善配合当地群众最终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耕作用地耕作措施生态生态环境脱贫致富2.具体措施(1)工程措施:固沟、护坡、。(2)农业技术措施:①管理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________等。②技术措施:选育良种、发展地膜、技术、科学施肥等。保塬轮作套种喷灌和滴灌(3)生物措施:[温馨提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三类措施之间的作用和功效是不同的,工程措施见效快,生物措施是根本,农业技术措施是关键。地区措施目的不宜耕种的地区退耕____________地表植被有条件地区大力________,实行乔、灌、草结合防止暴雨对表层土的冲击,增加土壤______和团粒结构,提高抗侵蚀能力还林还草恢复植树种草有机质一、水土流失问题分析1.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的自然景观正是在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如下图所示:精讲点拨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1)自然原因:自然要素特性及表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特性表现地理位置过渡性①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②从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③从森林向草原过渡;④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然条件不够稳定,抵御灾害能力较弱自然要素特性及表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特性表现土壤质地特殊性黄土由粉砂质土状沉积物组成,土质疏松黄土层极易受流水侵蚀降水不均匀性①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季;②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多发性地处自然灾害频繁多发地区,滑坡、塌陷、泥石流时有发生加剧水土流失(2)人为原因: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且黄土高原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导致了人口与有限的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人类活动过程结果农业轮荒制度烧荒→耕作→弃荒→开荒使原来的林草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工矿业露天开矿开挖表土→弃土破坏植被,使矿区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其他生产、生活建窑洞、修路、建水利设施开挖表土→施工破坏植被,扰动土壤②植被破坏:过度樵采(解决生活燃料需求);历史原因(营造宫殿、战争、毁林开荒等)。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黄土高原地区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实行“保塬、护坡、固沟”方针,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具体措施如下图所示:1.(2013·江苏高考)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对点练(1)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A.水平梯田B.坡式梯田C.隔坡梯田D.反坡梯田(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修筑难度小C.利于机械化耕作D.便于灌溉施肥解析:第(1)题,根据等高线可知,甲区的地形是陡坡与平地相间分布,这样的地形应修筑隔坡梯田,即在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的地方发展种植业,而在等高线稠密、坡度较大的地方发展林业。这样修筑梯田,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又便于发展种植业。第(2)题,由图可知,反坡梯田是梯田边缘较高、梯田面向海拔高处倾斜的梯田,这样的梯田使水土顺坡而下的速度减慢,从而更有利于提高保水保土的效果。答案:(1)C(2)A2.(2013·重庆高考)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1)~(3)题。(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A.气温分布图B.降水量分布图C.工业分布图D.旅游景点分布图(2)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3)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解析:第(1)题,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发生主要与地势起伏状况、降水多少及降水强度、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土质等密切相关,因此地理兴趣小组对小流域水土流失进行调查之前应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降水量分布图,故选择B。第(2)题,根据流域产沙量是指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可知,通过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而获得该流域年产沙量最可行,故选D。第(3)题,一般来说,在一定坡度范围内,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故①曲线符合。答案:(1)B(2)D(3)A3.下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止沟头的()A.侧蚀B.下蚀C.溯源侵蚀D.沟头崩塌(2)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渍化D.生物多样性减少(3)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为()A.A点B.B点C.C点D.D点解析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沟头位于沟的源头,故沟头防护工程可以防止沟头的溯源侵蚀。第(2)题,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第(3)题,B点位于沟头和防护埂之间,故在此种树可以缓解该处的生态问题。答案:(1)C(2)A(3)B二、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1.荒漠化的含义及类型2.荒漠化的成因(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其成因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发展。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④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2)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因素分布地区破坏原因危害过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区樵采天然植被作为燃料严重破坏植被,易造成风沙侵蚀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增加收入因素分布地区破坏原因危害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加速了草场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绿洲地区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水源短缺,生态恶化次生盐渍化灌溉农业区大水漫灌3.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渍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自然原因地形原因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等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当然,分析原因并不需要每一方面均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方法技巧(2014·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m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cm高度范围内。对点练[审答规范培养]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该区域冬春季节盛行西风,风力大(≥8级),刮风天数多(157天),集中在冬春季节(10月至次年4月)。另外,沙源在本地(就地起沙),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风沙灾害对铁路危害严重。(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审答规范培养][审答规范培养][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1.(2015·山东高考)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解析解析:第(1)题,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是生态脆弱区,在绿洲区附近过量开采地下水,易造成绿洲区水位下降,其他地区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故C项正确。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会造成自然植被生存条件恶化,植被减少,从而导致风力侵蚀增强,固定沙丘转变为流动沙丘。第(2)题,要保持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防风固沙
本文标题:第三十讲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61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