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思路-讲义
201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专属讲义课题:实验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学生姓名:授课教师:201年月日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目的→装置步骤的分析→实验的变量→现象→注意事项(操作是否可行)知识点一: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知识点内容说明燃烧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燃烧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着火点(缺一不可)【例1】(2016年武汉元调)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前开关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I.打开K1,通入N2一段时间,点燃酒精灯;Ⅱ.关闭K1,打开K2,通人O2,观察现象;Ⅲ.……(1)步骤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步骤Ⅱ可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3)本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Ⅲ,将装置B中的红磷换成___________(填序号),可验证燃烧的另一条件A.细铁丝B.硫C.水D.食用油【例2】(2017年武汉元调)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实验一:装置A处玻璃管中盛放木炭,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I.打开K,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II.……III.打开K,通入氧气,观察现象:IV.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l)步骤II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步骤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装置A处玻璃管中盛放氧化铜,探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4)能证明一氧化碳其有还原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实验中,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1】(2012年武汉元调)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请按下列实验步骤完成探究活动,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步骤操作Ⅰ打开活塞a,缓缓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aⅡ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Ⅲ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Ⅳ……Ⅴ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步骤Ⅱ中,木炭不燃烧的原因是。(1)步骤Ⅲ中,装置B的作用是。(2)步骤Ⅳ的操作是、,观察现象。(3)步骤Ⅴ产生的现象是木炭燃烧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4)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练2】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________;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装置(图三)与图二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2)实验结束时,小晶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倒置试管,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且接近试管容积(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你是否同意她的说法?理由?_________;_________.【知识运用】我国的成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对以下成语进行解释:杯水车薪_________;釜底抽薪_________.知识点二:实验流程目的、设计及合理性一、实验的操作程序及装置的连接顺序大体可概括为: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二、仪器连接的顺序1、所用仪器是否恰当,所给仪器是全用还是选用。2、仪器是否齐全。例如:制有毒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是否有尾气的吸收装置。3、安装顺序是否合理。例如:是否遵循“自上而下,从左到右”;气体净化装置中不应先干燥,后又经过水溶液洗气。4、仪器间连接顺序是否正确。例如:洗气时“进气管长,出气管短”;干燥管除杂质时“大进小出”等。三、实验操作的顺序1、连接仪器。按“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的顺序连接好实验仪器。2、检查气密性。在整套仪器连接完毕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要依装置而定。3、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例1】小明设计如图装置,利用氢气的还原性来探究某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氢气反应),回答下列问题。(浓硫酸和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吸收气体中的水分,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1)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2)小明称取10g氧化铜样品放在图示装置的玻璃管中,使其充分反应,测得D装置质量增加了1.8g,则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3)如果将B装置删去(不考虑实验安全因素),测定结果会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例2】如图是某课外学习小组设计的气体制备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其中装置C中盛有足量的炭粉,请结合图中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B中浓硫酸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中玻璃管内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套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你认为不足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5)E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中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A中和C中放生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1】小明同学想研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草酸(H2C2O4)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H2C2O4==加热==CO↑+CO2↑+H2O。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图A是用草酸制取CO的反应装置,你认为应选择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装置;(2)装置B、C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4)为检验装置D中产生的气体,E装置中的液体应为____________;(5)装置F中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2】已知铜绿[Cu2(OH)2CO3]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下面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部分生成物未标出):(1)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G_______;F_______。(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铜绿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三:信息类实验探究题【练1】“嫦娥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过氧化钠还能与盐酸、水等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氧气,碳酸氢钠溶液可以与盐酸反应)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1)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制取CO2的装置,应从图乙中图1、图2、图3中选择.(2)设计A、B装置的目的是净化导入的纯净且干燥的CO2.其中,A装置的具体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B装置的具体功能是,其瓶内液体应是.(3)为了确定CO2跟Na2O2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最后还要采用的验证操作是.(4)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5)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练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锌粒加入到浓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出,他们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浓硫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查阅资料】①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②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提出猜想】甲:气体是H2;乙:气体是SO2;丙:气体是SO2和H2。【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进行探究:(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则证明气体中含有SO2。(2)B装置的作用是。(3)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证明气体中含有H2。(4)写出D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017武汉中考】(5分)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其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及少量水,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为测定其中各成份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C、D中所装药品足量).已知: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加热条件下,氢氧化镁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部分实验步骤如下:Ⅰ.将质量为m的样品装入装置B的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给样品加热;Ⅱ.待样品完全反应,先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再熄灭酒精喷灯,直到玻璃管冷却;Ⅲ.实验完毕,测得装置C、D中的液体质量分别增加了m1、m2;Ⅳ.根据实验所测数据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氢氧化镁和和水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该水垢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4)实验反思:实验步骤不变,若没有装置A,会导致氢氧化镁的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法判断”).【2016武汉中考】(6分)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加热则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过程,并测定某样品中碳酸亚铁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减少了ag,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bg。回答下列问题:⑴仪器①的名称是;⑵写出装置A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⑶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中质量增加且;⑷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ab(填“﹥”“﹦”或“﹤”);⑸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装置(填“甲”“乙”或“丙”)。知识点四:计算类实验探究题【练1】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NaN3遇盐酸、H2SO4溶液无气体生成,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罝测定某工业级NaN3样品中Na2
本文标题: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思路-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680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