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XXXX汕头国民经济与统计发展公报
汕头市统计局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11年3月24日)201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继续解放思想,提升发展理念,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120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7%,比“十五”期末增加567.37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0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678.14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461.11亿元,增长11.5%。从产业结构看,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5.5∶55.0∶39.5调整为5.3∶56.4∶38.3,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提高。民营经济增加值713.52亿元,增长15.0%。全市人均GDP23274元,比上年增长11.8%,“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0.9%。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65亿元,一般预算支出119.79亿元,分别增长24.1%和23.3%。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1%。中心城区各类价格比上年升(降)%(以上年为100)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3.1消费品价格指数4.5食品5.9#粮食9.4油脂2.5肉禽及其制品0.9水产品7.5菜类15.6烟酒及用品3.1衣着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0.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5.3交通和通信-1.1娱乐教育和文化用品及服务-1.1居住5.8服务项目价格指数-0.9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29万人,增长0.3%;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30万人,增长0.3%。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5%。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产业发展水平低,企业“小、弱、散”特征仍较明显,经济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投资总量规模小,缺乏大的生产性投资项目,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科技创新投入增长缓慢,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深层次矛盾仍较为突出;发展环境仍需不断优化。二、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4.00亿元,比上年增长5.0%;农业总产值117.38亿元,增长5.2%。其中,农业产值53.52亿元,增长2.0%;林业产值0.33亿元,下降1.8%;牧业产值26.69亿元,增长9.8%;渔业产值34.53亿元,增长6.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1亿元,增长0.5%。产品名称2010年产量比上年增长(%)粮食49.03万吨9.5#稻谷35.01万吨11.6花生0.33万吨-2.1蔬菜143.12万吨1.5水果16.25万吨5.5#柑桔1.84万吨-0.4肉类总产量12.22万吨6.2生猪出栏量90.49万头8.9家禽出栏量3006.22万只3.9禽蛋产量0.95万吨-0.8奶类产量0.41万吨-1.5水产品产量40.44万吨4.7#海水产品33.18万吨3.7淡水产品7.26万吨9.8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9.89万千瓦;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5.14万吨;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7.18万亩;农村用电量23.86亿千瓦时,增长9.1%。全市乡镇企业(含个体)3.19万个,从业人员66.42万人,比上年增长7.8%。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81.20亿元,增长12.8%;利润总额78.62亿元,增长17.2%;劳动者所获得的报酬120.78亿元,增长16.8%。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629.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0.8%上升为52.3%,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2.7%。完成工业总产值2642.15亿元,增长1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87.42亿元,增长17.8%。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71.4%,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9.3%、集体企业增长34.7%、股份制企业增长12.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8.9%;轻、重工业中重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814.19亿元,增长17.9%;完成出口交货值281.63亿元,增长5.7%;工业产品销售率96.12%,比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新增上市企业9家,合计16家;获“中国文具生产基地”称号。全市工业用电量83.36亿千瓦时,增长1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产品名称2010年产量比上年增长(%)发电量201.67亿千瓦时72.9#火电197.00亿千瓦时74.1风电3.99亿千瓦时22.5冷冻水产品2.85万吨10.3配混合饲料37.31万吨1.7布9314万米25.8服装30244万件12.3家具128.66万件15.9机制纸及纸板27.65万吨28.9纸制品27.62万吨31.0初级形态的塑料14.38万吨9.8化学原料药1377吨47.4中成药2750吨3.1塑料制品43.47万吨27.2玩具105.22亿元23.0工业锅炉123蒸发量吨29.5高压开关板4633面15.7铅酸蓄电池48.60万千伏安时70.6商品混凝土桩122.82万立方米42.3预应力混凝桩56.95万立方米37.3粮食加工机械179台5.3塑料加工机械14882台6.0包装专用设备762台3.0试验机3131台27.5印制电路板113.65万平方米37.6超声波仪器8775台13.4液晶显示器16.04万平方米20.0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5.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27.36万平方米,增长8.2%,其中实行投标承包工程面积1342.50万平方米,增长2.4%;房屋竣工面积612.33万平方米,下降29.1%。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156.04万平方米,下降14.4%;农村竣工住宅面积262.59万平方米,增长30.7%。四、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61.68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城镇投资274.74亿元、农村投资86.94亿元,分别增长21.6%和32.0%。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80.12亿元,增长18.5%;民营经济投资200.11亿元,增长31.6%。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87亿元,下降4.7%;第二产业投资178.72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投资181.09亿元,增长34.8%。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内资投资332.06亿元,增长26.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29.62亿元,增长0.9%。全年制造业投资126.66亿元,增长24.8%;基础设施投资115.97亿元,增长11.5%。全年单位投资施工项目1524个,增长16.1%。其中,新开工项目1306个,增长13.0%。新增固定资产255.89亿元,增长23.2%。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9.31亿元,增长29.4%。商品房销售面积162.99万平方米,增长24.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9.42万平方米,增长35.9%。商品房销售金额69.60亿元,增长45.2%,其中住宅销售金额61.94亿元,增长60.8%。五、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强力推进广澳深水港、厦深铁路、汕头至揭阳高速公路、南澳大桥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汕头至揭西等高速公路和疏港铁路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十一五”期间,完成牛田洋海堤、东里桥闸、秋风岭水库等一批江海堤围、水闸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华能海门电厂1、2号机组和500千伏送出工程等一批能源项目建成投产。一批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全市污水处理能力58.7万吨/日。产业转移工业园获省认定为示范园区,潮南产业转移工业园完成首期基础设施建设,南山湾科技园、濠江电子电路工业园加快建设。城市面貌明显改观,2010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当年城市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35亿元,市区建成区面积181.60平方公里;新扩建道路(含城区内公路)面积13万平方米,年末实有道路(含城区内公路)长度1317.9公里;下水道排水管长度1661公里。市区日供水能力131.20万立方米/日,年供水总量29274.81万立方米。全市电网发购电量137.37亿千瓦时,增长12.9%。中心城区年末拥有出租汽车1004辆,公共交通线路41条,客运量7911.5万人次;轮渡营运船只9艘,客运量373.2万人次。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15个,环保总投资906万元,关停并转迁污染企业37个。中心城区已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显示装置2个,烟尘控制区9个;改造和完善生活垃圾填埋场及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能力58.7万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5分贝。市区建成区绿地面积7113.11公顷,绿化覆盖率40.65%。六、交通运输和邮电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5.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全市完成运输量和吞吐量如下:项目2010年比上年增长(%)货运量3088.96万吨11.0公路2413.00万吨10.5水路674.30万吨12.8民航1.66万吨11.4货物周转量101.98亿吨公里27.7公路25.64亿吨公里16.5水路76.16亿吨公里32.1民航0.18亿吨公里5.7客运量2761.90万人10.6公路2539.00万人10.3民航222.90万人14.5旅客周转量74.26亿人公里13.8公路51.67亿人公里13.8民航22.59亿人公里13.8铁路站旅客吞吐量115.20万人-0.9机场旅客吞吐量172.80万人36.4港口货物吞吐量3509.50万吨13.2#集装箱93.50万标箱14.0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47.35亿元,增长4.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01亿元,增长7.5%;电信业务收入45.34亿元,增长4.3%。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99.82万门,接入网设备容量123.11万门。全市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41.28万户,移动电话总用户(包括储值卡用户)506.08万户。每百户拥有住宅固定电话99.28户,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包括储值卡用户)96.55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66.80万户,增长17.3%。七、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0.41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89.96亿元,增长26.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0.45亿元,增长25.1%。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四大业态的零售额分别为36.02、738.01、5.99与50.39亿元,增长33.8%、25.8%、14.9%和22.6%。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分类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销售额54.82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食品类9.97亿元,增长6.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15.18亿元,增长60.0%;化妆品类1.99亿元,增长21.5%;金银珠宝类0.54亿元,增长40.4%;日用品类5.87亿元,增长6.3%;体育、娱乐用品类0.24亿元,增长31.4%;书报杂志类0.45亿元,增长29.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5.70亿元,增长35.5%;中西药品类29.62亿元,增长67.1%;通讯器材类1.64亿元,增长23.5%;石油及制品类77.42亿元,增长36.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5.36亿元,增长101.6%;机电产品类38.23亿元,增长43.8%;汽车类55.46亿元,增长48.9%。全市年末城乡集市贸易市场262个,销售额亿元以上市场7个,其中,专业批发市场38个,农贸市场161个。八、对外贸易和旅游据海关统计,201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73.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进口总额24.30亿美元,增长20.8%;出口总额49.35亿美元,增长22.9%。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35.
本文标题:XXXX汕头国民经济与统计发展公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78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