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突破思维定式,启发创新意识21世纪是人类不断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在新世纪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学生传统的思维定式,启发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逐步增强其创新能力就显得十分紧迫而重要。一、首先要打破学生传统学习观,树立全新的积极主动学习观。学生在传统学习中是“教师权威”、“唯书是尊”。老师叫学生往东他就往东,叫他往西,他就往西,叫他坐即坐,叫站即站,越老实,越规矩就是好孩子。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教材上的、书上的都是正确的,不敢怀疑,不敢反对。许多学生的学习简直就是“照搬”、“拿来”,起一个活的录音机的作用。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超越老师,超越课本。比如我在教浙江省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十一册第九课《布衣元帅》时,我让学生先看文中照片描述徐帅的外貌和衣着,然后对照课文进行比较。学生描述衣着后觉得与课文不符不敢怀疑书本,却认为自己没有看清或者认为是自己描述出错。其实这照片真的与课文不相符,是编教材的人出错了,我们的学生由于受旧的学生观念的影响,不敢怀疑书本。我就借此向学生宣讲积极主动的学生观,要敢想敢说敢做,要敢于怀疑,大胆怀疑,要敢于反对,要敢于打破学生传统学习观,即使是教师、专家、教授或者教材也可能出错,改变以前被动消极学习的态度。可见,传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生产,贴近科技,让学生自己设计,亲自体验,自我评价,体味创新的滋味,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思维方法。超出常规,开展具有独创性、主动性、敏捷性和深刻性的求异思维,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和善于异想天开,敢于标新立异的创新性思维,提高超常规的思维能力,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积极主动学习的观念。二、明确培养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条件。意识是驱使行为的心理动机,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能树立创新目标,释放出创新的激情,而兴趣爱好、好奇心、自信心和勇于开拓、敢为天下先的想法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动力。我们要建立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并积极激励学生克服创新的神秘感,树立信心,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开拓、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愿望、创新动机和创新精神。对学生独特见解要予以重视、鼓励小学生敢想、敢说、敢否定、敢做,发展他们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大胆地去发现、创造。久而久之,学生便产生了标新立异的思想,拥有了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敢于向一切事物挑战的勇气,变得越来越有创见了。三、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的有效途径。创新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创新素质的核心。1、鼓励大胆质疑,释疑是培养创新思维意识的基础。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往往是一个数学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可见,在教学中激励学生多想、善于质疑,提出问题是发展创新思维的一把金钥匙。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让学生学会质疑,鼓励他们打破框框,多角度质疑。比如我教浙江省义务教材语文第九册练习1第(2)题,我让学生查情不自禁的禁的读音。有的学生从罗小玲主编的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常用成语词典》第362页查出读音为“jin”,而另外一些同学却认为禁没有这样的读法。我于是抓住这点让他们查资料,找证据。经过一番研究和讨论后,确认”jin”读音为错误。我就是要抓住此机会教育学生要敢于质疑,并解决自学释疑的思想。所以,有了问题就要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查资料,再展开不同意见的讨论,不是一一举发言,而是让他们自由交谈、辩解,教师也参与其中,在自主、开放、愉快的气氛中驰聘思维,各抒己见,感悟知识,共同研讨。从而营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自由争辩的气氛,激活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一步。放手让学生大胆想象是培养创新意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历史上许多科学家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从一些不起眼的生活小事与大胆猜想中得出。在教学中,尽可能开发学生想象空间,为培养创新意识打好基础。如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唐伟在浙江省诸暨市城关二小上人教版第十一册语文《穷人》一课,让学生想象桑娜拉开帐子后的事,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在一定依据上敢于标新立异。结果学生发言踊跃,想出的结局各不相同:有的学生侧重于想象桑娜怎样培养西蒙的孩子;有的学生侧重于想象西蒙的孩子怎样照顾年老体衰的桑娜;还有的学生想象西蒙的孩子长大后上了大学,之后当上了总统,改变了这种黑暗的社会制度,改善了渔民的生活。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将会在未开发的领域中展翅翱翔。因此,我们在创新教育中,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奇思妙想,对可能发生的奥秘事情进行轻松的虚构后,对学习中暧昧不明的问题不强作结论。只有这样,学生的想象力才不至于苍白,创新意识才不会干涸。3、突破思维定势,启发求异思维是核心。求异法是创新思维的精髓,只有求异,才有可能获得前所未有的成果。我们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和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问题,并鼓励他们敢于公开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当学生提出新颖合理的见解时,教师应该及时予以褒奖;而当学生提出荒诞、离奇甚至违背常规的见解时,教师则应进行合理引导、启发,力求让学生得到独创的见解,切忌予以批评指责。求异思维按照其思维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多向思维和逆向思维。(1)、多向思维的培养。多向思维就是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思考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创新思维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重视多向思维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如我指导学生写作文《我的爸爸》时,为打破学生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我引导学生运用多向求异思维,从多角度选材。从品德的角度选材,可以写“我的爸爸很正直”、“我的爸爸吃苦耐劳”等等;从性格的角度选材,可以写“我的爸爸很幽默”、“不爱笑的爸爸”等等;从家庭和社会作用的角度选材,可以写“爸爸是我家的顶梁柱”、“爸爸是名好教师”、“爸爸下岗了”等等;从才能的角度选材,可以写“爸爸真能干”、“爸爸有副好嗓子”等等。通过这样拓宽思路,有效地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2)、逆向思维的培养。逆向思维是一种否定思维,即看到某种现象或观点便想到它的反面,进行反向思维。逆向思维的训练即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比如我读书时,书上有一道作文题《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讲的是古代的一个读书人整天读书,而书房却乱糟糟的。当时我的作文第一次当成典范得到老师的高度赞赏,因为只有我从反方面提出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观点,成为与众不同的作文。又如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生活中也有相反的现象,“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就有像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情况。遇事多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往往能使形势体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独特思维快乐,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4、充实学生的课外活动,扩展“创造空间”和“创造自由”。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创新思维意识的形成,提供了良好智力营养和良好的情绪和环境。比如:组织学生续编故事,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学生办校报、班报等;或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学会选择、收集、整理信息;或上网去分享资料库……我们尽可能地让学生展开智慧的翅膀去动脑、动手,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增添创新的火花。总之,21世纪充满挑战,也孕育着机遇;充满竞争,也孕育着希望。“国家兴亡在教育”,“教育兴亡在创新”,基础教育则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而语文教育则是基础的基础,语文教育的创新尤其显得重要而紧迫,只有以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科学的创新方法,坚持创新,勇于创新,乐于创新,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给我们的重任!
本文标题:突破思维定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784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