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电影”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电影电影的特性19世纪末,随着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诸学科技术的发展,人类可以将活动的物像用摄影机拍摄在胶片上,又能通过放映机将这些记录在胶片上的活动物像投射到银幕上。从此,这种被称为电影的“第七艺术”问世了。到20世纪末的近百年时间内,电影已发展成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有着广阔的覆盖面的与人类生活发生密切联系的崭新的艺术。电影的发展是以与其相关联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先导的。一个世纪的时间中,电影由无声而至有声又至立体音响,由黑白而至彩色,由单一银幕而至多种银幕。这种技术上的变革,使得电影在艺术上不断变化,成为具有丰富表现力及较大可塑性的一门艺术。电影在逐步的发展进程中,吸收了诸多艺术的积累及创造,并逐步将这种吸收与自身特点尽可能完善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其综合性,又有其独立性,使电影终于成为融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于一身的崭新艺术,又成为覆盖面最广阔的传播媒介。电影是兼有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特性的视听艺术,是兼有时间艺术、空间艺术特性的时空艺术,是善于用分解和组合的方法,在运动中表现事物运动的艺术,是需借助于必要的放映设施、以群体性、“一次过”的方式进行观赏的艺术……。电影的这些特性,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电影经营管理、电影艺术创作、电影技术工艺、电影放映发行、电影理论研究等系统,各系统内又有细致的分工,各司其职。这种分工协作,保证了庞大的电影企业的正常运转,维持着兴旺的电影王国的繁衍发展,其涵盖之广、分工之细、整体协调性之强,是其他艺术种类所不及的。电影的综合性是以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进行统筹,得以体现的。因之,也可以说,电影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在艺术领域的成果。电影是一门群众性的艺术。电影制作是有组织的、相互依赖的群体劳动;与其他艺术相比,制作成本巨大;影片以画面为主体,直观、形像,通俗易懂,便于多层次观众观赏;复制简便,易于传播,早期无声片及有声片产生的配音译制方法,使电影能够超越语言障碍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这种特点使得电影始终是一门大众化的“俗文化”。电影只能在寻求与社会的同一性中生存及发展。影片既是精神产品,有其艺术属性,同时,也是物质产品,通过传播渠道,进入市场流通,又有其商品属性。电影观众既是艺术欣赏者又是商品消费者。成本巨大的电影再生产是无法依赖个人或集团承担的,而只能依赖于社会,也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电影只能以各种方式求得尽可能多的群众的认同,方能生存,方能发展。任何想把电影囚于“沙龙”和“象牙塔”内的想法和行动,都是难以成功的。电影只能偶尔充当“沙龙”及“象牙塔”中的匆匆过客,它生存的土壤仍在群众之中。近一个世纪的电影发展的历史,也就是电影工作者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以与之相适应的方法寻求社会容纳、群众认同的历史。为寻求社会容纳、群众认同,电影必然要实现与人民群众、与社会进步的结合。电影问世之初,是以新奇的技术满足、吸引群众的娱乐需要。然而,只具备纯娱乐功能的电影“杂耍”、“游戏”时期很快就结束了,电影开始对现实生活进行能动地反映,逐渐具备教育、认识、审美诸多功能并努力将其寓于娱乐功能之中。无声片时期崛起的天才大师C.卓别林的电影创作,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在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中,电影虽程度不同地出现过扭曲、变异的不健康成长状况,然而它终究要回到与人民、与时代、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道路上来,这是电影发展的主流。不论是美国的好莱坞电影、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法国的新浪潮电影,或是正在勃兴的第三世界电影,都是在这一主流前进中腾起的一个个浪潮。在这一主流中,电影几乎与20世纪人类生活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诸多领域发生了密切的联系。电影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变革,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变革,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随着电子工业的兴起而诞生的电视,曾一度危及电影的生存及发展,然而,现在它们已经日趋融合,走上了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发展道路。这是因为,电影已在百年来与人民、与时代、与社会进步的结合中,产生了自身生存、发展的活力。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还将面临着更新、更多的竞争和挑战,电影仍需在寻求社会容纳、群众认同中汲取生命的活水。电影是遍及全球的世界性艺术,它在现代大工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国家中首先兴起并迅速发展,在美国好莱坞电影的鼎盛时期,曾以其为中心成散射状遍及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电影,在经过短暂的对外来电影的单纯模仿阶段之后,便进入将电影在本国家、本民族中移植的阶段,即实现电影本体与本土的结合,使电影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与本民族群众的生活风俗、伦理道德、文化积累、欣赏习惯相适应,只有这样,电影才能在本土寻求到被社会容纳、群众认同的必要条件。几十年过去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电影工作者,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在实现电影本体与本土日趋完美的结合中,各自从本民族文化传统中汲取精华,创作出具有本国、本民族特色的电影,形成世界电影的丰富多样,并以多点散射的方式相互渗透、广泛交流,使得世界电影发展呈现出在宏观上异中求同、微观上同中求异的局面。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电影是19世纪末由西方传入中国的。一开始是由外国人在中国放映、摄制影片。1905年,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摄制了京剧舞台纪录片《定军山》,揭开了中国人摄制影片的历史序幕,至今,中国电影已走过了80余年的路程。中国电影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1905年到1931年是中国电影前辈将诞生在西方的电影艺术移植到中国、并在已被西方电影以绝对优势占领的中国电影市场上取得立足之地的拓荒时期。1913年,中国的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问世。之后,相继有电影摄制机构出现,进行国产影片摄制与经营,但均为小规模的、时断时续的、收效甚微的尝试。1923年,明星影片公司的《孤儿救祖记》以丰厚的票房收入证实国产影片在中华大地立足的可能性,随即吸引了一批投资者对民族电影的关注,相继成立了电影企业。至1925年,在上海,就出现100多个。从各种不同渠道涌入电影行业的投资者、创作人员各显其能,各行其道,在与外国电影竞争的总背景上相互激烈竞争。经过一段时间的混乱发展,形成以明星、联华、天一这三个初具规模的电影公司为主的制片工业,经历了家庭伦理片、社会言情片、民间传说片、神怪武侠片等类型片创作热潮的起起伏伏。其中,神怪武侠片将中国武术、中国戏曲中的武打及电影特技巧妙地融于一体,以中国传统道德中“侠义精神”为主,一度蜂拥而起,甚至泛滥成灾,虽以粗制滥造者为多,但也使后来发展成中国特有的“功夫片”得具雏型。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多以迎合城市市民观众趣味以保证票房收入。在内容上多宣扬传统封建道德,在形式上多顺应中国戏曲及文明戏以适应观众的欣赏趣味。拓荒时期的中国电影带有浓厚的纯娱乐性及纯商业性,其根本原因是未与中国社会变革的主流──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运动发生紧密的联系,与“五四”运动后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诸多艺术领域中蓬勃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格格不入。因而呈现出混乱、起落沉浮、变幻不定的局面。然而,中国电影事业拓荒者的功绩还是不容抹煞的,是他们坚持不懈的奋斗,使得电影这门新生的外来艺术,在古老的中国扎下了根、站住了脚,在被外国电影垄断的中国电影市场上争出了一席之地,使中国民族电影成为中国都市人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也为中国民族电影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方面、人才方面、舆论方面的初步基础。1932年到1949年是第二个时期,是中国民族电影事业的探索时期。1931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三省,翌年又发生了淞沪战争,国难当头,民族矛盾尖锐。1932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入电影领域,中国民族电影再也不能脱离实际,不能不考虑广大群众的要求了,于是,中国电影开始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阵地,电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旗帜,确立了大众化的路线方针,汇入中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民主革命运动的时代洪流,发生了与人民、与时代、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历史性转折,开始与中国的社会变革相联系。这一重大的历史性转折,为艰难求生的中国民族电影事业注入了时代的活力。电影工作者将创作的目光,由脱离实际的题材转向现实生活,转向广大的劳苦大众。通过对中国社会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民族危机、阶级对立,与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强烈要求呼应起来,在与中国社会变革的同步中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博得了观众的欢迎。从1932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左翼电影运动蓬勃兴起,在泥泞中跋涉,荆棘中潜行,初步形成了这一历史性转折,制作了《三个摩登女性》、《春蚕》、《大路》、《神女》、《渔光曲》、《新女性》、《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比较优秀的影片,在拓荒时期的基础上产生了较大幅度的质的变化。抗日战争时期,战乱使中国的电影事业几乎陷于停顿。由于摄制基地被毁和胶片来源中断,上海几家规模较大的电影公司被迫停产。1938年上海沦陷,除一部分人在香港、重庆、武汉、延安坚持很少的故事片和纪录片摄制外,大部分电影工作者参加了救亡工作,一部分人转入戏剧等其他领域。抗日战争结束后,与中国劳苦大众共同经历了八年离乱之苦的广大电影工作者,与社会实际有了更多的接触,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体会,思想、艺术均较前成熟,长期的生活积累与被压抑的创作热情的结合,迸发出可贵的艺术火花,很快就推出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丽人行》、《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等优秀影片。这些影片,以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深刻,人物形像塑造的典型性,艺术手法的精美,整体水平的和谐而表现出相当的思想性、艺术性及两者的较好结合。这些影片,迅速及时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在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下的痛苦呻吟和强烈愤怒,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崩溃前夜的正义要求和革命呼声,尽管在历史条件的限制下,只能用比较隐蔽的手法来表现,仍然与广大观众产生了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与此相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与解放区,也建立了电影摄制机构,以拍摄纪录片为主,为中国革命历史保留了丰富而珍贵的电影资料。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电影事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阶段。使得电影不仅在中国的土地上立足,而且通过与人民、与时代、与社会进步的联系获得自身发展的活力。电影在中国人民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也比以前大大提高了。1949年到1966年是第三个时期。是中国人民电影的振兴时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人民结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苦难生活,开始当家作主,创建新生活。如果说,在第一、二个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是在黑暗的社会条件、腐朽的反动统治、外国电影的垄断包围下艰难求生的话,那么,在这一时期,电影是在人民政府的关心爱护下,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天地和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首先,外国影片占85%以上的电影市场的局面结束了,国产影片以绝对优势占领了中国电影市场;过去,只有上海一个地方有电影制片厂,抗战时在重庆虽也建厂,但出品数量很少。建国后,东北、华北、东南、中南、西北、西南相继成立了电影制片厂;1966年以前全国列入国家生产计划的生产故事片的制片厂,规模不一,共7个,它们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峨嵋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和八一电影制片厂。过去,只有生产故事片的电影厂,建国后,相继成立了新闻纪录片厂、科教片厂和美术片厂,品种更齐全了;过去,没有国产胶片、电影机械制造工业,建国后,电影胶片和电影机械基本可以自己制造了。过去,电影的放映发行只局限在都市,建国后,电影普及到乡镇、农村、工矿、部队,形成了遍布全国的发行放映网;过去,没有全国性的电影专业学校、电影专业团体、电影出版和电影科研机构,建国后,建立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由于社会条件的改变,电影工作者获得更直接、更深入地了解人民生活、社会实际的便利,继续坚持并发扬了中国电影与人民、与时代、与社会进步相联系的良好传统,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进行的民主革命和经济建设。过去没有条件在银幕上正面表现的各个革命时期的武装斗争和地
本文标题:“电影”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91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