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四讲1、教学设计概述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所进行的整体策划和具体活动安排。它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2.教学设计的依据(1)现代教学理论(2)系统科学原理(3)教学的实际需要(4)学生的特点(5)教师的教学经验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行为,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可行依据。3.教学设计的依据(1)现代教学理论(2)系统科学原理(3)教学的实际需要(4)学生的特点(5)教师的教学经验1、吃透教材的编写思想意图;2、学会分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需求合理的增删、调整、选择处理教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3、利用身边的、当地的课程资源。3.教学设计的依据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教学,因材施教。多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生动有趣的内容。目的是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加音乐活动。(1)现代教学理论(2)系统科学原理(3)教学的实际需要(4)学生的特点(5)教师的教学经验3.教学设计的依据教学设计同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风格、智慧紧密相关,每个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都会不同程度地带有个人风格与色彩,它为教师创造才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天地。(1)现代教学理论(2)系统科学原理(3)教学的实际需要(4)学生的特点(5)教师的教学经验4、教学设计程序5、学期教学计划的设计音乐教学计划一般可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课题)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三种形式,这样才能将整体的教学任务逐级落实到每一节课中。6、单元教学计划的设计单元教学计划单元计划(unitplan)是对一组相对完整的或某独立课题的教学内容为单位制定的教学计划,课时的多少因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异。无论是平时的教学设计(日常备课),或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开发或改革,或是设计有特色的自创课,都需要确立“单元意识”,就是以单元为单位系统而有侧重地确定每一节课的位置,设计教学和实施教学活动的意识。6、单元教学计划设计一般可以分为三阶段:(1)确定本课的位置教师在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用书的基础上,理解本单元的内容在音乐教科书的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本课题与其余各课题之间、与以前学过的知识技能的联系等。(2)分析教学内容仔细分析本课题的教学内容,确定本课题的知识结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目标群)等,确定本单元应当分为几节课来完成,每一节课应解决什么问题,其侧重点是什么,以什么教学形式为主等。(3)提出教学方案根据本校学生的现状与教学条件,思考完成本单元教学任务的教学策略和具体的教学方案,形成各具特色的节奏感。7、课时计划的设计课时计划及其格式课时计划也称教案、教学笔记。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以课时(课题)为单位的教学方案。包含了教师对教材的独到理解及其创造性的设计,包括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也应该写出预期学生的反应和学生需要的活动,写出教师着重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板书或板画的内容等。课题课业类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达标程序教具准备学具准备备注1、课题是教科书中提供的内容,或是教师自己开发的内容。在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就要划分出若干“课时课题”。如“中国戏曲”单元:第一课时:京剧,第二课时:豫剧,第三课时:黄梅戏……;如“亚洲音乐”单元包含中国音乐、日本音乐、印度音乐等课时课题来完成。在课时计划中要写出本课时属于某一单元的第几课,如“中国音乐––––藏族民歌”,或直接写出本课时课题。教学过程:1.2.3.4.课题课业类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达标程序教具准备学具准备备注2.课业类型目的在于认识本节课的性质、主要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特点。音乐课可分为音乐常识类、音乐欣赏类、唱游类、创编类、器乐类等,每一类课中还可分成更具体的类型,如歌唱常识课、欣赏常识课、器乐常识课等等;也可根据课业成份分类,如单一课、综合课等。教学过程:1.2.3.4.课题课业类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达标程序教具准备学具准备备注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节课教学后,学生应当掌握的具体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明细规格。要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应当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法与过程、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提出综合性的目标群。教学过程:1.2.3.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音乐教育的效应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音乐教育的机制主要体现在有情感的教师将表达情感的音乐传达给需要不断丰富情感体验的学生。其具体划分为五个小目标: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过程与方法目标音乐本身的表现性、实践性、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音乐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因为只有通过亲身经历与体验这一过程,才能独立地获得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才能通过模仿逐步积累感性经验,在探究与创造活动中,在与他人的共同合作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学习,并感受学习音乐过程中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终身愿学音乐、会学音乐的兴趣与习惯。过程与方法目标为:1、体验;2、模仿;3、探究;4、合作;知识与技能目标音乐知识与技能对于音乐学习无疑是必要的,关键是以什么样方式去获取知识和技能。单纯追求知识与技能,忽略人的情感态度与兴趣,忽略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与途径,将会继续“仓储式”的教育与“四脚书橱”的“打造”。“教人真理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的教师才是好教师”。音乐教师应在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下,引导学生学好音乐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的情感态度、方法与能力与知识技能共同成长。其目标有下列几点:1、音乐基础知识;2、音乐基本技能;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4、音乐与相关文化。《东北好》一课教学目标的比较甲老师从教师出发制定的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东北音乐的风格特点,并通过听唱、自学等形式学习《东北好》,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喜欢东北音乐。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3、引导学生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特点的东北音乐,根据《东北好》音调创编《沈阳好》,提高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乙老师从学生出发制定的教学目标:1、感受东北音乐热情奔放、活泼风趣、热烈红火等风格特点,并有进一步了解东北音乐的愿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聆听和演唱歌曲《东北好》,表达出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东北音乐,根据《东北好》创编《沈阳好》,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过程与方法目标)3、能清晰正确地演唱歌曲,并能边拍节奏或边扭秧歌边唱歌曲。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知道东北的地理位置、语言特点、风土人情及东北三人转、东北秧歌等知识。(知识与技能目标)第一种设计目标笼统、宏大,强调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是教师想使学生充分感受,是教师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想引导学生探索、体验与创编,充分体现了传授者的良好愿望与主观想象,是教师对教学结果的期盼,但定目标的后期效果则不在考虑之内。第二设计目标明确、清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设置了学生在45分钟的教学中能够达到的短期学习行为与实际效果的具体目标,也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作了铺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兴趣与情感的主线在与知识技能这条暗线紧紧缠绕交织呈现的时候,价值观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音乐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如果我们把教学目标表述为“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与歌唱能力”,就等于把目标的行为主体定位于教师而不是学生,因为是教师想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某些方面的能力。事实上,判断教学效果的直接依据是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真正获得情感体验与切实的进步,而不是教师的主观愿望能否实现或教学任务是否完成。2、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明确、可测评的,而不是笼统、抽象、模棱两可的。如果我们学唱了一首歌唱雷锋的歌,就把目标定位于“把学生培养成雷锋式的好少年”和“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不仅是主体定位的错误,而且也无法就“把学生培养成雷锋式的好少年”和“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进行测评,因为通过学唱一首歌,根本无从测评学生提高了多少。3、行为方式必须是灵活、多样、可操作的,而不是单调、乏味、缺少情感与活力的。如果我们的教学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其行为方式也必定会不合适宜,只有真正熟悉、理解、研究学生的教师,才能制订出深受学生喜爱、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与实际水平的行为方式。否则就会出现没有教学效果的盲目的教学活动、浮躁的不贴切的行为方式。4、行为程度必须是面向全体的最低底线,而不是个别尖子生才能达到的最高标准。如果我们制订的教学目标不是最基本、最普通、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我们的教育也就不是面向普通人的基础教育了。因此,行为程度要适当,既符合多数学生的实际程度,又能让那些接受快的学生有继续发展的空间。例如:“至少能记住歌词或音乐主题”、“能基本正确地演唱歌曲”、“感受音乐作品浓郁的地方风格”、“体验创编活动的快乐”等众所能及的标准与层面。课堂目标的陈述1、知识: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2、技能:模仿水平——模拟、重复、再现、扩展、缩写等;3、独立操作水平——完成、表现、制定、解决、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4、迁移水平——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5、经历与感受——合作、交流、讨论、体验、参与等。6、反应与认同——关心、关注、欣赏、称赞、采纳、支持等。7、领悟与内化——建立、树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课题课业类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达标程序教具准备学具准备备注4.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指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或技能,一般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教师只有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了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之后,才能准确地找到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教材中提出的学习任务,客观存在于教材之中。教学过程:1.2.3.4.课题课业类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达标程序教具准备学具准备备注5.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指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而学生却难以理解或难以掌握的知识或技能,通常距学生生活比较远的内容。它与教学重点有必然的联系。教学难点多数处在教学重点之中,但占教材知识总量的比例较少。教学重点容易被确定,而教学难点不容易被发现。教学过程:1.2.3.4.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区别教学重点是教材中提出的学习任务,客观存在于教材之中,关键需要教师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是“教师-教材”的关系;教学难点则是具体的教学任务与学生主观知识能力水平之间的差距,即“教材-学生”的关系,需要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准确地判断学生的能力水平。总结:教学重点具有客观性,对任何学校或学生来说都是一样的;而教学难点则因人而异,对于某些学生而言是难点,而对于水平较好的学生也许并不难,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能力水平。课题课业类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达标程序教具准备学具准备备注教学过程:1.2.3.4.6.达标程序达标程序是教师针对某一类课程教学特点的规律性总结,是指导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逻辑结构或过程。达标程序的表述要求可概括为意义确切,语言简洁,次序明晰:选取学生学习某一类课时最关键、最具特色的若干教学环节,言简意赅地加以表述,并按教学逻辑顺序用连结号排列。在教案中,达标程序中的一个个阶段就应成为导学达标中的小标题,使整个教学过程一目了然。常用音乐课教学程序举例音乐课的类型常用音乐课教学程序参考音乐常识教学讲述概念——举例说明——举一反三——分析练习(侧重于教师中心)举例导入——提炼概念——研讨引伸——选例分析(侧重于学生探索)音乐欣赏教学作品给你什么感觉?——作品如何使你产生这样的感觉?——作者想表达什么?——你喜欢这件作品吗?(适用于小学)感知作品──理解主题──发掘意蕴──表达感受(适用于初中、高中)歌唱或一般音乐技能教学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评价美音乐创作教学命
本文标题:音乐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94081 .html